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70-80(第10/16页)

,足足有小半盆呢,只是这些茯苓粉自用是够了,做成点心售卖还是不够。

    圆娘决定上山再找些什么!

    宛娘和辰哥儿举双手赞同,她们这次出门学乖了,都在身上扑了防虫蚁的药粉,每人手中拄了一根竹杖。

    六郎见二哥和

    阿姊们要出门寻宝,他也坐不住了,也闹着要跟去。

    任嬷嬷好说歹说将他劝住,辰哥儿带着两个妹妹悄悄跑路!

    辰哥儿和金猊奴在最前面开路,圆娘提着竹筐在后面跟着,宛娘拿着三把打草刀跟在圆娘身后,王适不放心他们三个出来,跟在宛娘身后断路。

    宛娘悄悄往后看了一眼,目光扫到王适的袍角,弯了弯唇,笑了。

    圆娘边走边说:“也不拘什么,有用的就往家薅,酸甜可口的浆果、无毒的山蕈子等等,都行!”

    “好嘞!”宛娘张目四望寻找目标,见草丛里有一株藤蔓上挂着红彤彤的野浆果,她用打草刀在身前的草丛里薅了薅,稍微过了一会儿才走了过去,将熟透的浆果一一摘下,圆娘摘了两片苘麻叶卷成兜底的小筒将宛娘摘到的浆果收入小筒里,省的一会儿被别的山货压到。

    四人走了半晌,辰哥儿又为圆娘寻了些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茯苓,块头虽然不如六郎寻得那么大,但也可以了。

    宛娘寻到几株野绿豆,刚要摘豆荚便被圆娘制止了,她摇了摇头解释道:“这个煮不熟的,不能要。”

    宛娘惋惜的看了一眼野绿豆,看了一眼竹筐里的茯苓块和野浆果,总觉得这些东西也还是不够。

    “啪嗒”一声,正当两个小娘子一筹莫展之际,一只果子砸在了圆娘头上,她惊呼一声:“哎呀!”吓得直往辰哥儿身边躲。

    辰哥儿耐心安慰道:“没事的,只是上面掉下来的野果子。”

    圆娘惶惊,见不是她所害怕的不可描述之物,心绪这才渐渐平复,她低头一看,见是一只跟无花果有些相似的果子,她心内一喜,忙拾起来掰开一看,看到些黏黏的果肉后,笑道:“有了!”

    “什么?什么?”宛娘凑过来一看,失望道,“这个不能吃的,没什么味道,口感还特别奇怪。”

    圆娘坚持道:“能吃!只不过不是直接下口,大家都找找看,要果型小一些的,掂在手里沉甸甸的,又大又轻飘的果子不要,没什么用。能找到多少是多少!”

    大家见圆娘说的如此笃定,都选择相信她!几个人齐心协力,一会儿就装满了竹篮,连他们带来的麻袋都装了不少。

    山户不知这些果子的吃法,弃如敝履,这座山里多的是这样的果子,没人采摘,都便宜了他们。

    圆娘看摘的差不多了,又寻摸了一些酸枣、酸角摘走,辰哥儿意外发现了一个蜂窝,几人狗狗祟祟的点烟熏走蜂群,将蜂窝取走。

    王适用土造的弓箭射杀了两只竹鼠,晚上回去可以加餐了。

    一行人上山一趟收获颇丰。

    山间丛林叠嶂,不容易看到日头,稍一觉昏暗,王适就把几人劝下山了。

    圆娘回到家时,见院子里站着一个白面书生,毕恭毕敬,手里端着一只大海碗,碗中有些红乎乎的东西。

    这人他们认得,正是那日大集上被辰哥儿撞崴脚的那个。

    辰哥儿笑着上前打招呼道:“潘大哥,你的脚好些了吗?”

    潘大临笑道:“二公子送的红花油很管用,脚已经完全好了。”

    辰哥儿点点头道:“那便好。”

    潘大临将手里的大海碗递给他道:“这是我姑祖母做的枣豆馅儿,可甜了,留给你们吃吧。”

    辰哥儿知他来意,接过枣豆馅儿道:“没见到我爹?”

    潘大临遗憾道:“苏子在歇觉。”

    辰哥儿说道:“这几日我爹眼疾犯了,家里拘着不让他读书,不让他四处走动,兴许是有些无聊,赌气睡觉了。潘大哥若得空可以常来啊,我爹是个闲不住的人,闷得久了要发霉的。”

    潘大临惊喜道:“这……真的好嘛?会不会太打扰,我……我可以常来看望苏子吗!!”

    辰哥儿道:“我爹一向好热闹。”少年眨了眨眼,笑容灿若朝阳。

    圆娘将枣豆馅儿倒入自家碗里,又在潘大临的碗里盛了些吃食,这才将其递给辰哥儿,辰哥儿将碗递给潘大临,潘大临端着碗兴高采烈跑了,简直连跑带跳,完全没有往日的斯文稳重。

    圆娘将枣豆馅儿放在庭院里的石台子上,辰哥儿、宛娘、叔寄、六郎一人拿了一只木勺,轻轻的蒯着吃。

    所谓枣豆馅儿就是用红豆、绿豆、花豆、红枣去皮熬煮而成,又沙又甜,是农家夏日甜食。

    为何是夏日吃呢,因为这些枣豆都是去年收获的,隔年入夏之后极易生虫,农家一粒粮食也舍不得浪费,将生了虫或者想要生虫的枣豆放在太阳地儿下曝晒,把虫子晒出来筛掉,余下的枣豆就可以熬枣豆馅儿吃了。

    圆娘想着,既然是潘大临来送的吃食,应该不会是枣豆生虫后熬成的豆馅儿,他看样子像师父的铁杆粉丝!

    碗中的豆馅儿一点点减少,最后辰哥儿将碗收起来道:“给爹爹留点。”

    六郎没有吃够,拐弯抹角的说道:“郎中不让爹爹吃甜的。”

    辰哥儿敲了他脑门一下,笑道:“不让他吃荤腥,还不让吃甜的,还不让读书,是要把爹爹拘起来做标本吗?”

    他刚说完,身后传来一声轻笑,苏轼懒洋洋的伸了个懒腰,手里拿着一只木勺,走了过来说道:“知我者辰儿也,我只吃一口,尝尝味。”

    叔寄显然也没吃够,但他到底比六郎年长些,性子又一向安静沉稳,见状叹了一口气道:“要是天天能吃到枣豆馅儿就好了。”

    辰哥儿无意间说道:“那也得自家有地才行,想吃什么种什么。”

    苏轼闻言一怔,他略一思索后说道:“辰儿这个提议不错。”

    宛娘支颐,发愁的看着大家说道:“若果真存了买地的念头,从现在开始就要准备钱了。”

    大家一时寂静无声,现如今家里生活拮据,花钱买粮都捉襟见肘的,哪里有钱买地呢。

    苏轼默默吃豆馅儿,没有再说话了。

    等傍晚吃过饭后,苏轼借口出去走走,便不见了人影。

    直到要入睡了,也不见苏轼回来。

    辰哥儿指了指北边,对圆娘说道:“在江边赏月呢。”

    圆娘点了点头,提了一盏纸糊的破旧灯笼出门寻人,辰哥儿要跟她一起去,被圆娘制止了,辰哥儿只好把熟睡的金猊奴从狗窝里扒拉出来,让狗子陪着圆娘出门。

    苏轼正在临江吹竹箫,其声哀怨凄婉,听的人心碎。

    圆娘和金猊奴站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一边听箫一边赏月。

    过了片刻,苏轼也不吹箫了,仰头灌了一口冷冽的酒,圆娘抱着灯笼,看他借酒消愁,金猊奴趴在一旁打盹儿,狗头一点一点的,最后枕着圆娘的脚呼呼大睡。

    兴许是金猊奴无忧无虑的鼾声惊动了苏轼,他回过头来见圆娘抱着灯笼坐在不远处,沉默一瞬,招了招手。

    圆娘拍了拍金猊奴,起身朝师父走去。

    昏黄的烛火下,苏轼的眼睛在醉意的熏染下亮晶晶的,如天上的星星一般。

    圆娘叹道:“师父,别喝了,家里的儿郎们都睡了,一会儿醉了,是打算让我抬你回去还是让金猊奴背你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