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270-280(第8/13页)
他被这突如其来的“知遇之恩”给砸晕了,二话不说就收了摊子。
“厂长,那我什么时候能去上班?”
“明天吧,上岗越快越好。”
黎小胖:“????妈,你把人给弄走了?我还没听完呢??”
秦想想嘴角上扬:“回家听你爸讲故事去,你爸十几年老海军……快二十几年老海军呢。”
黎小胖:“……”
秦想想宛如打了一场胜仗般带着儿子回家,黎剑知在旁边感慨这一出“母女相残”“母子相残”。
“爸,我妈把人给弄厂里搞广播去了,没得听了,让我听你这个十几年老海军讲故事。”
黎剑知:“你妈,噗——你妈直接一招釜底抽薪,我这个老海军讲故事,讲什么呢?就讲一次出海,我们意外遇见了一座海底墓,这可是南海西王母墓。”
黎小胖表情灿烂:“爸,你在东海。”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可能爸爸上辈子就在南海。”
……
秦想想听自家丈夫逗儿子,觉得他也是挺能胡诌的,“越老越不正经。”
“黎剑知,要不,你给我研究一下咖啡味的蛋糕,或者有没有什么蛋糕味的咖啡?!要快!我要吃个特殊的。”
黎剑知:“有,怎么就没有这东西,下次做给你试试。”
秦想想:“???!!”
她心想:你敢做我还不敢吃呢。
“给你做个’提拉米苏‘。”
提拉米苏需要用到咖啡,也算是带有咖啡味儿的甜品蛋糕,距离现代版提拉米苏发明,其实还不到十年,还没有在世界范围内扩散,但是提拉米苏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流行。
提拉米苏的出现,就跟可乐鸡翅的出现差不多,都来自于意外,甜品师操作失误意外将奶酪和蛋糖混合,又加入咖啡浸泡过的海绵蛋糕和可可粉,做成了新式甜品蛋糕——提拉米苏。
等到八十年代初,这道提拉米苏经过美食杂志宣传,逐渐在全球推广。
黎剑知:“明天我去买材料给你做。”
秦想想:“……有种不妙的预感。”
不过,也有点点期待,毕竟黎剑知的厨艺“神鬼莫测”,正经的饭菜做的一般般,稀奇古怪的东西,有时候做得特别好吃。
“那你多做一点,让小胖先吃。”
黎小胖:“????”
第二天,顾志怀便兴致勃勃去飞燕二厂广播站上班了,分别在中午和傍晚,用他的声音,在广播里讲三国。
“咱们厂里新增了广播节目?”
“下午放完歌之后,又上广播说评书啦?”
“我们这边喇叭广播效果不好,能不能收音机收听?”
“这边距离不行呀!”
飞燕二厂也存在自己的广播频道,但这属于低功率社区广播,也类似于校园广播,覆盖氛围很少,也就几十米左右,功率很低,甚至都不能覆盖全厂。
“很多人都反映想用收音机听广播节目,要不要改良改良?”
工厂的大喇叭覆盖范围大,但是听故事效果杂音多,得在室外才能听得更清楚,而用收音机接听,则能在室内品鉴倾听故事。
秦想想也想在办公室里听说书,于是就找来史开北,让改良改良发射器,增加一下广播信号,最好能覆盖全厂,在厂里就能用收音机收到工厂广播电台。
“这样也能方便厂内联络,下发通知,保障生产,当做是生产保障设备。”
原本这只是个社区内范围极小的工厂内广播,而史开北进行改造后,增加了范围,然而一个不小心,技术过猛,不仅覆盖到全厂,就连附近居民区,竟然也能收听到厂内广播。
而厂里的人还没发现。
老张是弄堂里的无线电爱好者,经常主动帮邻居们调试收音机,这天他帮忙修理收音机,意外收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广播。
“这声音,刚才就好像听见过?没听说过的电台,别是敌特广播吧?”
“这什么频道广播?嗯?怎么还讲三国?”
“这说得挺有意思啊!”
“……这就完了?明天还有吗?”
“这是飞燕纺织厂的厂内广播——就之前的上浦纺织厂,离咱这边近,怪不得能收到广播。”
“这节目听得我心痒痒,明天还继续吗?”
得知是纺织厂的内部广播,居民区里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甚至是有点惊喜和期待,这简直是意外之喜,这莫非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飞燕二厂的“厂内广播”,成了这片街区公开的秘密。
第277章 《秦厂长智斗刘满福》 这破工厂我算是……
黎剑知用这个时代简易的原材料, 尝试做出了“提拉米苏”,还真让他做成功了,当然, 本来也就不难做, 鸡蛋奶酪……这些东西加起来怎么都不难吃。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甜太腻太浓郁。
而且成本过高。
秦想想:“你这个男人……你, 哎, 你可能有点厨艺。”
黎小胖:“那我们家祖传的《黎式菜谱》,又能添加新菜了。”
秦想想品鉴道:“要不做出一点改良, 把部分可可粉改成可可粉和海苔粉。”
最后经过几位“黎大厨”的改良, 添加海苔粉的提拉米苏,味道意外的咸甜可口, 更适合此时的搭配。
来一杯咖啡,再来一块咸甜可口的提拉米苏,听着评书, 度过愉快休闲的午后时光。
黎剑知:“还可以试着做茶味蛋糕, 把茶香融入进蛋糕里, 做茶香蛋糕,其实还可以做绿茶味瓜子。”
“咖啡里加牛奶,也能加茶水,做成茶香咖啡,或者加入椰子汁, 做成椰奶咖啡。”
秦想想:“……”
“你的想法创意很好,但是, 除了这个海苔蛋糕,其他的不予采用。”
秦想想在飞燕二厂里,增加了咖啡角,理由是上夜班的工人和文化人一样, 需要咖啡提神,而咖啡,也搭配相应的下午供应蛋糕,以及其他的甜点。
包括提拉米苏蛋糕,奶油蛋糕,海苔面包,还有儿童们爱吃的虾片、锅巴片、海苔片……
“学校里找来的同学,那个曾敏太缠人,得让他们找点事来做,干脆也在飞燕二厂兴办’养猪课堂‘,让学生们给工人上文化课。”
秦想想被迷妹曾敏用一种“如饥似渴”的眼神盯着,让她心慌,于是她准备重启养猪课堂,给大学生们找点事做。
而曾敏这个信仰学术权威的,还真适合“上课”,立刻在工厂里变成了“曾老师”。
因为还是学生,工厂无法给他们派发工资,于是上课就给工厂福利券,可以用来兑换工厂咖啡角的咖啡,以及蛋糕窗口的各式蛋糕。
华东纺织大学的学生们疯了……纷纷踊跃报名想要来纺织厂上课。
就连交大的,复旦的,同济的,也想要来上课。
“上课给蛋糕——这种好事咋就轮不上我呢?”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美味小蛋糕。”
“还是曾老师上课水平最好,最有趣!”
……
工人们最喜欢的,还得是新增的咖啡角和下午供应的蛋糕窗口,极大的提升了厂内工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