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青春校园 > 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270-2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270-280(第7/13页)

“难道你要亲眼看着我妈堕落?”

    “没那么严重,是该让丈母娘好好休息了,再说了,卷王只是嘴上说休息,哪有不卷的时候。”

    黎剑知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心想你们才是一对卷王母女,这会儿异曲同工了,嘴上说着自己要躺平摆烂,实际上不卷死外人誓不休。

    即便道理是这样,但秦想想偏就是见不得她妈躺平当咸鱼,一大早起来,赶在周傲冬出门前,大声叮嘱:

    “妈!你不能堕落,你要努力!”

    “我在纺织大学读书,我们学校的教材我给你带一份,学习笔记——我让人给你抄一份,我学什么,你也学什么!”

    “妈,你要思想进步啊!”

    秦想想努力给亲妈打鸡血!

    她妈可千万不能放弃,可千万不能躺平。

    “我不!我年纪大了,该是你们年轻人努力的时候!”

    黎剑知给三个闺女倒好甜豆浆,情不自禁摇摇头,心想这个世道真是荒谬。

    穗穗:“爸爸,是你该努力的时候!”

    小禾苗握紧拳头:“努力!”

    澜澜:“力!”

    老公房三楼装修完成后,秦想想夫妻俩挑了个好日子搬进去,乔迁新居,也给孩子们分配房间,孩子多,仍然不太够住,“还要等四楼装修好,几个孩子才有自己独自的房间。”

    “卧室拆成两个小房间。”

    “小胖今天还没回来?”

    黎剑知:“路口那边听人说书呢。”

    秦想想:“???!!!”

    “还买了凉茶瓜子,似乎人家说得不错。”黎剑知也感觉很新奇,七八十年代竟然还有“说书先生”,不过这也理所当然。

    这让黎剑知情不自禁想起了很多幼年时候的事情。

    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广泛普及,但是收音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八十年代广播电台的节目最为丰富,其中就有各种评书传记,还有小说朗诵。

    以前八十年代电台,会朗诵很多世界名著的内容,很多人第一次阅读名著,不是看书,而是守在收音机前听广播。

    等到电视普及后,爱听电台的人越来越少,后来就连电视节目也落寞了,全都泡在网络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快乐。

    “那路口说书的,好像也是个回城知青,之前夏天还卖凉茶瓜子,后来还会说点故事,最近就在凉茶摊附近讲评书,讲得好像是《三国演义》。”

    秦想想跑过去一看,发现自家儿子还真混在人群里听人家讲《三国演义》评书,一边嗑瓜子一边喝茶,真是好不快乐。

    “讲得真好,能不能再说一段!我就喜欢听三国的故事!”

    “之前的我没听过,能不能从头再讲一遍。”

    “我要两毛钱炒瓜子,再来一碗凉茶。”

    秦想想:“……”

    这个家到底是怎么了?

    她妈周傲冬出门喝咖啡吃奶油蛋糕,儿子黎小胖喝茶嗑瓜子听人家讲三国。

    而她呢,又要在华东纺织大学上课,又要当飞燕联合纺织厂的总厂长……

    秦想想:“这个世界不对劲。”

    第276章 厂内广播 成了这片街区公开的秘密。……

    秦想想站在凉茶摊附近, 儿子黎小胖还没发现背后的亲妈,她此时此刻的心情五味杂陈,以前她觉得自己是家里最作最会享受的那个人,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

    “我天天在大学和工厂之间疲于奔命(花式摸鱼), 你们却在这里提前退休?!我不接受, 哼!”

    秦想想还在为自己的“摸鱼”感到窃喜的时候, 人家早已经冠冕堂皇的享受起来。

    这哪行!

    她秦想想必须是家里最会享受的那个人,最擅长吃喝玩乐的的小作精。

    根据眼前这样的状况, 她觉得自己必须做出一些改变。

    秦想想凝神听了一会儿这个姓顾的知青讲三国评书, 发现这人普通话水平中上,但是人家内容讲得确实不错, 人物生动有趣,情节绘声绘色。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把人挖走?

    等到人群散了,小胖转身发现亲妈在背后, 吓得魂飞魄散, 而他妈秦想想却走上前, 跟顾知青说:

    “我是飞燕联合纺织厂的总厂长,你要不要考虑来我们厂里广播站工作,你很有天赋,每天讲两三个小时广播,丰富广大工人群体的业余文化生活, 我看你这三国讲得很不错。”

    纺织厂里三班倒,和普通人的休息时间不一样, 而这时候广播电台的娱乐节目大多集中在下午六点到十点之间,八点是文艺节目的黄金时间。

    这也就意味着,轮到上下午四点到十二点晚班的工人,听不见当天的文艺娱乐节目。

    而此时的文艺节目也很匮乏, 除了广播电台和少部分电视节目,其他的则是歌舞团,以及厂里业余文艺队的表演,或者是厂里播放电影……但这些始终无法满足工人群体中日益高涨的文化娱乐需求。

    挖角眼前这位“说书先生”,丰富工人文化生活,同时……秦想想自个儿也想听他把三国说完,舒舒服服的在工厂里喝茶嗑瓜子听评书节目。

    气死黎小胖同志。

    “我?我去工厂广播站?”顾志怀指了指自己,他有些不可置信,其实他之前也去广播站求过门路,但是口语面试直接被刷下来,他的普通话不太标准,经常nl不分,前后鼻音也偶有问题。

    人家还笑话他,说话不标准,回去再练练吧,干什么播音啊。

    顾志怀被人笑得满脸通红,也觉得自己不是个干正经播音的料子,他和其他返城知青一样,没考上大学,知青办那边也没给他安排工作,只能自己摆个凉茶摊,夏日里卖卖凉茶和瓜子糊口。

    像他们这样的知青有很多,他一个朋友,整个夏天都骑着自行车卖雪糕,可这家伙命好,夏天尾声,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顾志怀则没那么幸运,始终没有考上大学,瓜子凉茶卖得也不行,因为他不太会炒瓜子,煮的凉茶也一般般,生意不咸不淡。

    直到有一次,在凉茶摊旁边跟“插友”讲三国,吸引了一大堆人,那天的凉茶瓜子卖得特别好,顾志怀便开始了他的讲评书卖瓜子凉茶之旅。

    顾志怀以前在乡下插队的时候,就好为人师,而且口才好,乡下人都夸他“普通话标准”“声音好听”,而回到大城市后呢,备受打击,说他有“特殊口音”。

    “对,就是你,来厂里广播站工作,增加工人们的娱乐文化生活,你适合文艺工作。”

    “我干!”

    顾志怀立刻答应了,他知道眼前这位,可是颇为传奇的秦总厂长,听说过秦想想的故事,“秦想想、于国良,《报告》文学”在知青群里可火了。

    他都差点想把这个编成故事——没想到真人出现在他面前,还给他指了条明路,拥有正经工作。

    哪怕是国营大厂里面的临时工,也比在路边支个摊身份地位高。

    虽然现在不太管他们这些无业青年在路边干点小买卖,到底游走在灰色边缘,没有正经确定下来,万一未来口风变了,说你不合规就是不合规……惶惶不可终日。

    能有个正经身份,谁愿意在路边“刀口舔血”,哪怕如今顾志怀这个凉茶摊赚得很不错,秦想想一挖角,他就打算“上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