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百合耽美 > 村边杏花白

【完结】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村边杏花白》【完结】(第10/12页)

失地后,前线离大定府太近,契丹皇帝便决定迁都上京。

    听到沈辽的水稻亩产九石的诱人成果之后,契丹就如何将这份利益拿到手中一事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该攻占沈辽,另一派则认为该收购那些谷种,在自己的地盘种植。

    两派争了许久,最后决定一面出兵给沈辽制造麻烦,最好是能毁坏他们的农田,另一方面则大量买进那些谷种,尝试在沈州旁边的通州、渌州、长春州等地种植。

    ……

    三年后,大周趁契丹内忧外患之际,攻下大定府,打到上京附近,契丹不得不请和。大周同意了讲和,并以潢河为界,将潢河以南、长白山以西等几十个州府划为大周的国土。

    而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赵长夏以功迁从四品谏议大夫,权三司户部副使,从沈辽回到汴京述职。她见战事已经平定,便又请求致仕。

    官家:“……”

    就知道你这家伙不老实,一有机会就想偷懒!

    赵长夏的理由十分充分:“官家,这高产的粮食必须要隔三四年便换一批种子,否则产量依然会慢慢变低。而为了天下,我必须要将时间和心思都花在如何培养粮食种子上面,岂能因为这些政务而置天下苍生于不顾?”

    官家:“……”

    这个理由强大又充分,官家没办法,只能允许她致仕,并且给曲清江的外命妇封号也提了两阶,为“令人”。

    除此之外,为表恩泽,特别允许赵长夏荫补三人。赵长夏无子,因而官家考虑过后,便特赐封其女曲桢、赵杭为“孺人”。

    ——

    五年后。

    “爹、阿姊,你们动作快些,别慢吞吞的!”

    鹄山乡浦村,曲家大宅门前,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牵着一匹白色的矮马,不住地敦促正慢悠悠地走出来的赵长夏与她身旁那位十六七岁的少女。——这两个少女正是“虎妞”赵杭,与“小木头”曲桢。

    赵长夏的姿态算得上悠游,而身旁的曲桢则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端庄娴雅。赵长夏摸了摸脸上的假胡子,——这是系统出品的仿真胡子,可以根据她的喜好来调整胡子的形状,而且除了她自己及知晓她女子身份的人之外,别人甭想扯下来。

    她原本也不想贴胡子,奈何她已经不是二三十岁的青壮年人了,她已经步入了四十岁的大关,在这个四十多岁就该自称“老朽”的时代,她若还是没有一点胡子点缀,别人都要疑惑她是不是阉人了。

    所以白天她贴着假胡子出门,夜里则扯下胡子,——不扯胡子,曲清江不让她上床睡觉,还说跟贴胡子的她睡在一起,感觉像是在跟男人同床共枕。

    赵长夏:“……”

    她还收集了几款仿真胡子给唐斯羡送了过去。

    这不,作为答谢,唐斯羡让她家的唐泉儿送了一些水产过来。唐泉儿的船估计今日靠岸,她要出门接人去。

    至于曲桢跟赵杭,她们一个要去绣坊寻曲清江,一个则要跟她去接人,便同时出门。

    赵杭显然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赵长夏对她道:“你还是待在家,或者跟桢儿去找你娘,你这么虎的性子,我怕你跟唐泉儿一言不合就打起来。”

    赵杭不服气:“我哪里虎了?好端端的,我怎么会跟她打起来了?!”

    “你跟村里那些男娃打的架还少吗?”

    赵杭嘀咕:“还不是因为他们笑话我是爹娘捡来的,跟阿姊不是亲姐妹?”

    “那你打他们打少了,下次见了面,狠狠地——”

    赵长夏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曲桢出言打断,“爹,小心娘知道了,又让你睡书房。”

    赵长夏:“……”

    她可爱的小木头啊,在曲清江、李氏及洛春鸠等人的教导之下,终究还是走向了不苟言笑、沉稳老练的不归路。才十几岁,便已经在处理内外事务上十分得心应手、有条不紊,大有一副“她跟娘子退休后,也能顺利接管曲家”的架势。

    赵长夏心想,“其实,书房也挺好的。在书房睡觉,会比在房中睡觉刺激,花样更多一些。”

    不过这些话她不可能告诉自己的女儿,便只能装出一副接受批评的模样。

    曲桢看看她,又想了想,道:“既然爹担心虎娃会跟泉儿姐姐发生争执,那还是虎娃去找阿娘,我与爹去接泉儿姐姐吧!”

    赵杭脱口而出:“哎,我也想去外面玩,不对,我想去接人!”

    “鹄山乡那么大,还不够你玩的啊?就这么定了,你阿姊跟泉儿是好朋友,由她随我去接泉儿更加恰当。”赵长夏一锤定音。

    五年前她跟曲清江、曲桢、赵杭再度从汴京返回筠州时,再去了饶州一回,而在那之后,她跟唐斯羡便常有书信往来,唐泉儿跟曲桢的书信往往会夹在她们的书信中互相传送,因此唐泉儿跟曲桢的关系也确实算得上是好朋友。

    赵杭:“……”

    行吧,她们就欺负她当年不喜欢读书,写不出几个字来!

    “那我去找娘!”赵杭骑上她的矮马,哒哒哒地便跑了。

    曲家的护卫赶紧策马跟上。

    正文 珍重

    大船到达筠州城外的码头后, 唐泉儿是被人扶下船的。

    这事说来让她有些难启齿:她一个能在水里畅游的人,竟然会晕船?!而且这个晕船的毛病,这么多年来一点儿也没有得到改善!

    赵长夏和曲桢也是清楚她晕船的毛病的, 因此在接到她后, 便问:“你怎么不走陆路过来?”

    唐泉儿摆了摆手, 表示已经不想说话了。她身旁的少年则道:“阿姊说, 那些水产走陆路不便运输,所以宁愿晕船也要走水路。”

    “致远?原来你也跟着过来了啊!”赵长夏认出了对方, 这正是唐斯羡与秦浈的儿子唐致远,小名间儿。

    唐致远朝她与曲桢行了礼,微笑道:“爹娘不放心让阿姊一个人出来, 便让我随行,顺便让我带些谷种回去。”

    虽然这事,唐斯羡的信中没提,不过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赵长夏与曲桢接了姐弟二人,便先带他们到绣坊歇息,——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 如今曲绣绣坊已经成为了江南西路数一数二的刺绣作坊,而且其面积不断扩建,如今已有两座三进大宅子般大小, 并且根据功能划分为几大区域:

    前面依旧为售卖刺绣的商铺,而且还增设了只展示不出售的绣品的展览区。里面有刺绣的区域、织染区域及住宿的区域等,曲清江不在家里住时,一般住绣坊, 因此绣坊也是家当齐全。

    “泉儿姐姐,抹了姜片,你可好些了?”曲桢问枕在她的腿上, 一副咸鱼模样的唐泉儿。

    “好多了,不过你怎么会随身带着姜片?”唐泉儿问。

    曲桢微微一笑:“知道泉儿姐姐晕船,所以备着姜片,以防万一。”

    “你想得真周到,照顾人也周到!”

    “泉儿姐姐是客人,还大老远跑来送水产,这是应该的。”

    唐泉儿忽然不说话了,只定定地看着曲桢,后者察觉到异样,也低头看去,注视着唐泉儿的双眸,有些疑惑:“泉儿姐姐,怎么了?”

    唐泉儿爬了起来,问:“我们好些年没见了吧?”

    曲桢点点头:“快五年了。”

    唐泉儿笑了:“是啊,五年不见,你越发水灵了!当初的你,还是这么矮,身板也单薄,尤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