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50-60(第4/23页)
干多少活?”
张苍又看了看厅堂内的粟米和金银,纵然他不甚缺钱,心中也不免泛起一股喜悦。
他好像也不是不能干。
被金钱洗礼过的张苍有了新的变化。
他开始主动找活儿。
张苍设计了专门用于冬麦的统计账簿,分立细项:各县亩数、预估产、实收产、脱落损耗、人力工时、天气影响、入库实数、霉变损耗……十分详尽,使看者能一目了然,知其实效。
冬麦开始收割之后,每日各县报来收取麦谷之“石数”。他就带着配给他的计吏,亲赴仓场,抽样核算。校验衡器,防止仓啬夫、田佐虚报或压报。所得之数,是为真正的“上计”依据。
除此之外,他还注意到旧律针对粟稻,于新麦之晾晒、脱粒、防霉、仓储标准皆有不足。张苍请示之后,即刻研拟若干临时条令。急修《仓律》补充条令,规定新麦入库之水分、杂质标准,以及各类损耗的允许范围,使各级官吏有法可依,不致混乱。
治粟内史每每路过他的工位,总用奇异的、欣赏的目光注视这个能力可靠、素养极高的御史。
治粟内史摊开一本奏折,写下了今岁冬麦收获之喜。
【陛下圣明,天佑大秦。关中千顷冬麦试种,赖陛下洪福,公子扶苏之辛劳,及百官黔首之用命,今已颗粒归仓,大获丰稔。初步核计,增收麦逾十万石,仓廪充盈,朝野震动。此乃陛下、神使高瞻远瞩之圣果】
思及张苍发挥的作用和李斯对张苍近来的重用,他又在奏折的末尾着重提了张苍几句。
【然,此次成功,非惟天时,亦在人事。御史丞张苍,借调至臣署,其于此事,厥功至伟,臣不敢贪天之功以为己有,谨为其奏功:
精算核验,功在求真。麦收之事,千头万绪,数据浩繁。张苍精通算数,制新式计簿,立核验之法。亲赴田垄仓场,持算筹而校石数,衡黍麦而督斤两。使各县所报之产量、损耗、入库之数,毫厘不差,皆为准绳。自此,冬麦之功过利弊,皆有实据可查,为陛下日后决断,奠定了万世不移之基石。
张苍此人,才堪其用,学以致用,忠谨实干,乃国之干器。此次试种成功,其算数律法之才,于理财富国之大业,实有砥柱之功。臣昧死恳请陛下,不次拔擢,重用于庙堂之上。】
治粟内史的请功立竿见影。
张苍再次回到咸阳学宫讲课时,身上的头衔已经变了,他的俸禄也由两千石变为三千石,还有始皇帝赐下的御赐之物。
李昭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模样,松了口气,心中的内疚也少了许多。
其余人等见张苍因算术在冬麦中居功至伟,私底下找墨家的讲师拿了些算术题,看了两眼又默默合上。
数学这种东西,不是说行就能行的。
张苍的算术,真的很有东西。
张苍的晋升总结为:我的丞相师兄,我的算术律法。
学不来啊学不来。
第53章 百越捷报,大秦官报,吕……
初春时节, 咸阳尚且寒风料峭,岭南已经开始变得闷热。
协助史禄修建灵渠后,章邯等人即刻奔赴战场。
其实主要还是赤粟。赤粟严格把关火药的重量、配比和抛掷角度。
其他人不明所以, 但看到火药带来的威力之后闭嘴惊艳。
在这个移山开桥搭路只能依靠人力的时代,火药的惊天伟力大大地减少了人力在开凿上的运用。
同时, 也让章邯、刘季等人再一次加强了对战百越速胜的信心。
用上几人带来的火药之后,修建灵渠的速度快了不少。
留下随同的墨家弟子协助灵渠修建事宜, 几人再度亮相百越, 便是在战场之上以待取得胜利。
那日连绵的雨丝与山林间的瘴气混合, 织成一张粘稠的、令人呼吸困难的网。
咸阳难得一见的参天古木遮天蔽日,藤蔓如蟒蛇般缠绕,林间暗处仿佛藏着无数双警惕的眼睛。
秦军黑色的甲胄上凝结着水珠, 队伍在泥泞崎岖的小道上艰难前行,气氛虽然紧张, 但没有畏惧。
新兵陈甲紧握着长戟,手指因用力而发白。他本是楚人,不,他现在也是秦人了, 所以他被征召为伐百越的士兵。
但作为新兵,他不仅害怕那些神出鬼没、擅长吹箭和布置陷阱的越人猎手,更恐惧无孔不入的湿热。
军中传言, 吸多了这瘴气,便会腹泻不止,浑身无力,最后烂死在异乡。恐惧的阴云一直缠绕着他的心脏。
林中难以看见领头将军的身影,陈甲抬首时能看得见前方代表大秦的黑甲。他心中略略安定,想起听说南下而来的将军有药方可以缓解疟疾, 军中也备着大量的水陵,他悬着的心慢慢落下。
前方是一处依山势而建的越人寨垒,木栅之后,隐约可见身影闪动,传来充满敌意的呼哨声。
这是章邯精挑细选作为立威而用的越人寨垒。
此处的领袖是译吁宋,他很年轻,但因为父亲的余荫,在其余越人部族也能说得上话。
一名校尉啐了一口泥水,对章邯抱怨:“将军,地势太窄,大军展不开。强攻的话,弟兄们怕是要折损不少在这泥潭里。”
章邯面色冷峻,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敌寨。
他抬起手,声音沉稳而有力:“不必让将士们填这沟壑。让‘霹雳营’上前,让这些山野之民,见识一下何为天威。”
所谓霹雳营,便是由墨家弟子赤粟在秦军中训练出来的专门运用火药的兵种。
这也是章邯信心的来源。
几名工兵在盾牌掩护下,迅速将几个沉重的陶罐埋设在寨门之下,引出一根浸了油脂的麻绳。
陈甲听见赤粟再三叮嘱几个士兵注意引火的角度。
随着章邯一声令下,一名士兵用火把点燃引信。
刹那间,一道火光撕裂了雨幕,紧接着——
“轰!!!”
一声绝非人间应有的巨响猛然炸开,地动山摇!巨大的冲击波将沉重的木寨门炸得粉碎,火光与浓烟冲天而起,碎裂的木屑和石块如雨点般四溅。
寨墙后的呼哨声变成了凄厉的尖叫和混乱的哭嚎。幸存的越人战士呆若木鸡,望着那恐怖的景象,脸上写满了最原始的恐惧,他们无法理解这种力量,只能将其归为神罚。
陈甲和周围的秦军也吓得几乎握不住兵器,但随即,一种巨大的安全感取代了恐惧。他看向章邯和赤粟的背影,眼中充满了狂热与敬畏。
他们知道,这名为火药的东西,是章邯和赤粟从咸阳带来的。
他们更知道,这场面对百越的战争,他们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了。
章邯缓缓放下手,声音依旧平静:“传令,进攻。降者不杀。”
这一次,秦军的喊杀声充满了无可阻挡的气势。
经此一役,秦军已然插入百越腹地,在此地站稳脚跟,建立了坚固的营寨。
营寨之外,是大片被清理出来的土地,一种当地人称为“柘”的植物正在温暖多雨的夏季里疯狂生长,绿浪滚滚,充满了生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甜腻和泥土混合的气息。
年轻的西瓯部族首领译吁宋内心充满矛盾。他目睹了“天雷”的毁灭性力量,知道抵抗只是徒增伤亡。但他又不愿祖先的土地被外人夺走,更不信任这些北方来的征服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