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

40-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40-50(第16/16页)

 叔孙通身形一僵,脸上的笑慢慢淡去,他半蹲下来,自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那本册子边缘裁剪整齐、由一张张泛黄的纸张编撰而成。册子的封面用小篆写着《农政全典》四个字。

    叔孙通将书页一页页在淳于越面前翻开,上面的文字、图画一一展示在他的眼前:“看到了吗?今日朝议陛下给所有朝臣每人一本。眼熟吗?”

    推广冬麦之时,淳于越便见过纸张。这种比竹简更轻便的的东西无疑让劝农的工作进展更顺利。那些农家弟子十分宝贝,竟然愿意分发给黔首。

    他们说纸张得来不易,要用在实处。

    原本口耳相传、缓慢抄录的冬麦种植技巧,飞速地在关中大地上复制和传播。

    淳于越当时也只觉得甚是便利,并未深想,直到如今叔孙通将这本《农政全典》摆在他的眼前,他意识到了什么,彻骨的寒意忽然攀上他的脊柱。

    竹简笨重、昂贵、制作耗时。这样一本轻便、可以随身携带的册子上刊载的内容若是做成竹简,那该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毋庸置疑,对所有学派来说,它的存在意味着旧的生存和传播模式被彻底颠覆了。而这个恐怖的东西,它掌握在始皇帝手中。

    淳于越良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哑声道:“是神使?”

    叔孙通说道:“是。神使麾下的工匠改良了配方,纸张可以量产了。陛下也因此欲效仿稷下学宫开设咸阳学宫,邀请诸子百家大贤之人来咸阳。若是能得陛下准允,相关的经典即可发送全国,供天下学子观阅学习。哦,对了,今日陛下宣布,大秦将以关中为试点,尝试新的选官方式。”

    淳于越想起在湘水河畔见到的那个穿着祭祀衣袍的少女,他欣赏她所展露的爱民,却无法认同她对女子的观点。

    他闭了闭眼睛,时事变矣。

    上苍竟然如此眷顾始皇帝,将这样一个堪称神异的人送到他身边。

    他忽然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男女皆可入咸阳学宫?”

    女子岂能为官?

    他至今无法忘怀在她的族地上的那一番争论。所以回到咸阳之后,他亲自收了一批母鸡,就为证实她说的母鸡变公鸡的言论。

    谁曾想,在他入狱后没多久,家中传信给他,豢养的母鸡中确实表现出了公鸡的特征。

    它竟然在早晨时啼鸣。

    叔孙通不意淳于越有此一问:“是,陛下还特许朝中官员子女入学。约莫来年八月设一场考试选官,男女皆可为官。”

    淳于越不知自己心中作何感想,只麻木问他:“除此之外呢?陛下这些日子没有处理我,今日派你来,想来已经有了结果。”

    “百越战场顺利推进,章邯带着墨家研究出来的新东西去了战场。想来不日就能再有好消息。神使和扶苏公子为你求情,你可愿去百越教化黔首,让他们心向朝廷?如此可免死罪。你的弟子们都已经同意了,明日就要启程。”

    百越地区民族众多,语言复杂,与中原雅言难以交流。教化第一步的沟通就很难进行。百越有独特的断发纹身、鬼神信仰、生活习俗等。儒家那套基于中原农业文明的“礼乐”制度,在当地人看来可能是荒谬和不可理解的。

    此外,当地气候炎热潮湿,遍布瘴气沼泽,中原人极不适应,疫病流行。即便有观月献上的药方,也很难避免疫病,儒家弟子大多是文弱书生,生存下来都是巨大挑战。

    更何况淳于越已经一把年纪了,能不能活得下来都是两说。

    在朝臣看来,名为教化边民,实为流放。

    但是,有能活着的机会,比什么都重要。

    始皇帝终究愿意给林凤至一些面子。

    叔孙通也觉得这是始皇帝难得的让步。儒家思想当中也有关于教化的部分,教化边民,那也算是教化。

    淳于越却只觉倍感羞辱,他毕生致力于用儒家学说教化文明的君王和百姓,却要被发配去教化被大秦视为蛮夷的边民,他的理想被践踏了。他的坚持被当作一件工具被丢弃。

    他不能让自己的死亡毫无意义,他也不能让儒家的学说从此消逝。

    他缓缓地,几乎是一字一顿:“叔孙通,你记住。道,不是用来传承的香火。道,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根脊梁。脊梁断了,纵然活着,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我淳于越,不怕死。今日虽死,明日,后日,千百年后,世人谈及秦事,会知有一儒生,为护心中之道,甘愿流血而死。他们也应该知道,天下儒生,不都是你这般趋炎附势之人。”

    叔孙通实在无法理解淳于越的脑回路,明明不是必死的局面,却偏偏要做一个所谓的殉道者。

    牢房之中长久沉默,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淳于越面色苍白,仿佛耗尽力气,重新靠回墙壁,闭上眼睛:“你走吧。我与你,无话可说。我就在这里,等着我的结局。这,便是我的道。”

    叔孙通站在原地,脸色铁青。他看着眼前这个形销骨立、却仿佛拥有一种无法摧毁的精神力量的老者。他张了张嘴,心知无法改变他的想法,最终什么也没能再说出来。

    儒家也确实不能只有他这样的人。

    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淳于越要完成自己心中的义,他也是儒家弟子,有什么理由阻止呢?

    他既敬佩又无可奈何。

    他猛地转身,裘袍带起一阵冷风,快步走向牢门,再也没有回头。

    沉重的牢门在他身后轰然关闭。

    新的秩序、新的风暴正在形成,淳于越决意赴死,他不会阻拦,他也要为儒家在咸阳学宫之中争取一席之地。

    始皇帝不喜欢的内容隐藏或者删改,法家已然将《商君书》、《韩非子》付梓,听闻李相正召集法家之人,预备写一本新的书籍以用于咸阳学宫中的教导。

    甚至连道家、纵横家、名家、医家的大贤都在赶赴咸阳的路上。

    农家、墨家更是不甘示弱,儒家怎可落于其后。

    甬道的尽头,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