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

40-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40-50(第12/16页)

苏河也因此屡屡上折向他请示,次数多了,苏河也知道了嬴政对林凤至近乎没有底线是纵容。后面再也没写过类似的折子了。

    “您看反正官坊那儿都开了学室了,不如就让他们学一学墨家经典?农家经典倒不是我不想让学子学,只是还未勘定完成,估摸着也快了。”

    始皇帝神色古怪:“你是不是还要让学子们学一学儒家经典?”

    林凤至一笑:“有何不可?”

    儒家有其历史局限,它让等级固化,压制个性,轻视女性和工商科技,在社会近代化转型过程中成为批判的对象。

    但不可否认的是,儒家强调和谐、秩序、忠孝的理念有利于维持农业文明的稳定。

    儒家的入世精神、伦理本位、家族观念、教育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这片土地。

    刚刚经历傻大儿偏向儒家的嬴政龙颜小怒:“荒谬。”——

    作者有话说:贝贝们,俺去玩耍了。一周后回归[求求你了][求求你了][求求你了]

    为表歉意,再发一次红包。评论即可。

    第48章 士民咸怨陛下

    儒家的好处始皇帝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

    大秦以法治国, 也以法家为尊。但始皇帝在朝中设置了博士一职,本身就是在给儒家提供机会。

    朝廷礼仪、祭祀等制度仍需儒家支撑。

    泰山封禅之时,始皇帝便询问过儒家关于封禅礼仪的问题。

    只不过齐鲁儒生各自争辩, 又拿不出一个令秦始皇满意的答案。

    算是踢翻了他递过去的橄榄枝了。

    明面上,秦对儒家仍旧是排斥和压制的。

    但就像始皇帝对扶苏所言, 他并非对其余诸家弃之不用。

    大秦管理天下的底层逻辑当中,也有儒家思想的渗透。不然儒家也不会轻易就与三老联合。

    法家为体, 百家为用。

    不外如是。

    始皇帝纵然心中恼怒, 却也深知儒家那一套君臣秩序和礼法很好用。

    身为帝王, 他知道什么对国家、对朝堂、对天下、对自己有利。他也从来不会固步自封,他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坚守自己的决定。就譬如在面临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抉择时, 纵然朝堂上下无数人反对,他依旧坚定自我。

    他生气的点在于扶苏对儒家的维护, 扶苏自己把自己放在被礼法和规矩束缚的位置,完全没有懂得自己任命他做事的深意。

    以农为本,他又令扶苏推广农事。还不够明显吗?

    儒家都已经明了了,扶苏却这般行事, 嬴政实在是有些无力。

    他发现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竟然有这样一件——教孩子。

    真是稀奇。

    他忽而有些颓然,往林凤至处一望,这人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着, 并未因为他甚少泄露的怒气而害怕。

    嬴政也为自己这一想法笑了。

    害怕?神使岂是凡人。这世间谁都会怕他,唯有她不会。她看他的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个皇帝、一个生杀予夺的帝王,更像是什么传说中的人物活生生地站在她的面前了。她看他的眼神,有时候甚至会有些悲悯。

    如果他没有意会错误的话。

    始皇帝不便对他人诉说的一切忽然有了一个倾泻口。

    他跽坐上首,凝视着林凤至那张年轻的脸庞,他缓缓开口:“扶苏, 过仁近懦。朕将推广冬麦一事交予他,本想试试他的成色如何,却不想叫朕发现了他不堪为帝的弱点。”

    说到这里,始皇帝漠然,冠冕微动:“为君者最忌讳赏罚不明和感情用事。他都做了。”

    扶苏推广冬麦,只赏无罚。

    对于儒家堪称僭越的举止,他一来无从察觉,这是失职。二来,知晓之后竟为他们求情。

    儒家要挖的是大秦的江山啊。

    始皇帝实在不能理解。

    林凤至听罢扬了扬眉,她是知道扶苏的计划,却不知道他如何实施。看来他不仅没完成始皇帝的考验,反而让始皇帝对他更加失望。

    不过,扶苏真有那么不堪吗?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林凤至说道:“据我所知,许刍等人对扶苏公子有诸多赞誉。何至于让陛下如此失望?”

    林凤至有些狐疑,继承人的问题不是已经探讨过了吗,怎么如今又旧事重提?

    许刍等人跟随扶苏上山下地,走遍了关中。初时对扶苏还有些微的不满,后面却是慢慢被扶苏折服。

    农家是务实的学派。

    林凤至从他们的言语中听见了扶苏的改变。他们说,扶苏浑然如同老农,能精准地辨认不同的麦种。这种知识绝非临时恶补,而是长期观察积累。

    他甚至亲手参与沤肥、验看土壤的情况。起初大家都以为他这般的天皇贵胄是作秀,哪知他是真的每日都在坚持。

    在麦苗抽芽时,他也彻夜不眠地观察。

    农家弟子们认可这位懂稼穑肯吃苦的贵公子。

    林凤至想了想,倒也理解始皇帝的情绪了。庞大帝国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所谓的仁德。若只有仁德,缺乏必要的权谋和铁腕手段去制衡和约束甚至清除威胁皇权的势力,那么社会秩序必将混乱。

    林凤至借着冬日难得显露的阳光瞧了瞧始皇帝的脸色。

    也许这些日子坚持做五禽戏,又加之科学的作息和饮食,他的面容红润有光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林凤至又说道:“陛下是想知道什么?”

    始皇帝眸光一动。

    作为当事人,他十分清楚自己身体的变化。人到中年不由己,即便他精力高,他也渐渐感受到身体的疲乏。更何况他工作强度大,又服食丹药,久而久之易感焦躁不安、案牍劳形。

    他明显感觉到自己近几个月来气血调和、心境宁和,身体也越来越康健灵活,关节和背痛也消失不见。虽然处理政务的时间比之前短,但效率却高了。

    “神使,若是真将大秦江山交予扶苏,他能否撑得起?扶苏仁厚正直,有储君之德。但其性过柔,不谙帝王之术,常怀妇人之仁。”嬴政垂下眼眸,缓缓道:“这天下,还须由朕执掌。还请神使,授予我长生术法。”

    林凤至呆滞了两秒,意识到始皇帝的意思之后缓缓无语。

    陛下的燕国地图未免太短了。

    这来才说几句话。

    扶苏之事或许烦忧,但真正想要的恐怕是长生术法。连朕都不称了。

    啧啧啧。

    她委婉道:“骊山帝陵汇聚天下枢机,我尚未参透。我也早已说过,我肉体凡胎,无法致陛下以长生。再则,陛下不是体悟到关键了吗?那陛下做到了吗?既然做到了,那何必问我。若是没有做到,那更不必问我。”

    林凤至逛骊山几个月了,自己都还未找到回家路,哪儿有心思搪塞他。

    她自以为委婉,实则不然。

    她想到此处,心情也不大愉悦。看着始皇帝将信将疑的神情,咬了咬牙,估摸着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赫然决定给他下点猛药,让他没有闲心再在长生之事上纠缠。

    “听陛下的语气,仿佛并不喜欢儒家。”

    始皇帝默然不语。他这个人颇有些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想要让他活得好好的,厌恶一个人的时候恨不得他立刻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