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娇养病弱小夫郎》40-50(第14/16页)
后山甩着膀子热火朝天干起来——
作者有话说:四千……
莫慌,今日无事继续码字,明日定能补齐!
恭喜小两口圆房,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第50章 阮家来探亲 一要就是四十两,你咋不去……
云溪村百姓平日里没少撕扯斗嘴, 真遇见大事儿总能拧成一股绳,大伙齐心协力忙活两日,将村子护了个密不透风, 别说那没开灵智的大虫,便是外村人想进来, 也是不易。
翌日一早, 刘家早早燃起炊烟, 原是阮家老两口放心不下女儿,天不亮便催着阮家两位舅舅, 借牛车赶来了云溪村。
“你娘还担心嘞,在家饭也吃不下,就怕山上下来大虫, 来村里嚯嚯人。”阮长河在院子里给牛喂草料,笑着跟女儿搭话。
李春花白老伴儿一眼,“说得像你不担心似的。”
她扭头拉着女儿手,拆台道:“这一路上你爹可没少絮叨,比文平话都多, 给我磨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嫁进刘家这么久, 爹娘上门的次数屈指可数,阮秀莲有些眼热, 趁二老不注意擦了擦眼角。
“爹娘,大牛二牛还有二弟妹, 你们快进屋坐,吹一路冷风, 赶紧进来喝口热茶。”
“哎。”
堂屋里燃着炭盆,阮家二老进了屋子,总算觉着身上有了些热乎气儿。
母女俩在屋里头说着话, 瞧见宋听竹跟小妹端着茶水进屋,点着头道:“竹哥儿这气色,瞧着比前阵子好多了。”
宋听竹唤了声外婆,弯着眉眼笑着说:“这些日子养得好。”
李春花拉着他问了些话,老人家心里想的无外乎那些,说来说去,最后绕回了子嗣上。
宋听竹瞧着一屋子人都将视线落在自个儿身上,想糊弄过去是不成了,只得老实回道:“落雪前到镇上瞧过脉象,大夫说能怀,只是不太容易。”
屋内众人松了口气,李春花更是一连说了几声好,拍着宋听竹手背,满脸慈爱道:“外婆没逼你的意思,也晓得这事儿急不来,顺其自然便好,万事身子康健最要紧,实在不成你大舅小舅再生两个,到时候过继给你跟虎子。”
“你这老婆子瞎咧咧啥呢。”阮长河皱起眉头,“夫夫俩年轻着哩,咋就不能有个孩子了,你有那闲心不如想想宁哥儿的婚事,过完年节宁哥儿十六,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头两年便有媒人来家说亲,李春花舍不得孙子,总想把人在跟前多留两年,这一留便留到了十六,眼瞅着别家一般大的汉子都定下了,一时寻不到合适人家,这才晓得着急。
李春花听得直犯愁,“怪我,当时就该先给宁哥儿寻个好人家定下才是。”
阮秀莲道:“婚姻大事儿急不得,娘您可得相看好了,宁哥儿性子软,夫家也得寻个脾性好的,尤其是公婆,村里磋磨媳妇儿夫郎的公婆咱瞧的还少?”
“这是自然,宁哥儿可是老婆子我的心头肉,亲事自然不能随意对付了去。”
宋听竹瞧着话头落在别处,眼下也没自己什么事,便出了堂屋到灶房隔间,陪着陈阿婆说了会子话。
“阿婆,您腿今日可还又疼了?”
“不疼了,多亏你跟虎子隔三差五来给我按,眼下好多了。”
月余过去,陈阿婆跟初见那会相比,简直判若两人,瞧见宋听竹来陪自个儿说话,面上挂着笑,心里头这个高兴。
“你夫家外公外婆来了?可有为难你?”
宋听竹牵起唇角:“没有,外公一家待我很好。”
陈阿婆放下心来,直言道:“村里也就你公婆一家是个好的,田家蔡家勉强凑合,旁的狗屁不是。”
“阿婆为何这么说?”
左右无事,宋听竹边同陈阿婆唠起家常。
陈阿婆住在村尾,村里的事儿却鲜少有她不知道的,宋听竹听陈阿婆说了大半柱香,从隔间出来人都是飘的。
刘虎见媳妇儿精神恍惚,心里升起担忧,“媳妇儿你这是咋了,身子不舒坦?”
宋听竹摇头,“听陈阿婆讲了些过去的事儿,有些惊到。”
何止是惊讶,他着实没有想到,这小小的云溪村竟有那么多辛秘,说出去怕是好些户人家,都要寝食难安。
刘家今儿炒了不少好菜,一大家子和乐融融用过午饭,瞅着天儿又阴起来,担心路上落雪不好走,二老紧忙唤上儿子儿媳,赶着牛车急匆匆出了村子。
大雪一连下了四五日,小年儿前日老天爷方才肯放晴。
这日一大早,家家户户都拎着扫帚出来扫雪,刘家也起了个大早,将自家院前积雪扫了。
唐春杏拎着豆腐回来,不等踏进院门,便同家里说着:“我刚到蔡婶子家买豆腐,你们猜瞧见谁了?”
宋听竹在院墙下陪小妹夏哥儿堆雪人,听见问话,下意识想到刘翠娥一家。
“谁呀?”刘小妹搓着雪球,一脸好奇。
“崔玉兰!”
“哦。”刘小妹扭回头,兴致缺缺。
阮秀莲从灶房探出头来,“刘玉书也一起回来了?”
“回了,老太太可高兴,听说在村里嚷了好几圈,一大早天还没亮,吵的街坊四邻觉都睡不安生。”
“回来就回来,老太太嚷啥?”
“还能说啥,说她家宝贝孙子书念得好,来年二月要到府城考秀才,她要做秀才奶奶了呗。”
唐春杏撇嘴,“八字儿都还没一撇呢,这会嚷的人尽皆知,到时考不中可就打脸了。”
阮秀莲边在腰裙上擦着手,边道:“咱不管这些个,老大媳妇儿把豆腐切切,我去菜窖里取棵菘菜来。”
“哎。”
宋听竹帮着夏哥儿把雪人点缀上眼睛,便瞧见小家伙一把将雪团掷在院墙上,嘴里还嘟囔着:“坏人回来了,打倒坏人!”
他不由笑出声,拉着小家伙手放在手心里搓着。
“雪人儿也堆好了,进屋玩吧,小手儿都冻凉了。”
夏哥儿乖巧点头,被小叔么牵着进了堂屋。
而此时,刘老二家院内。
“娘你糊涂啊,那可是一千来斤酒,一斤便是只能卖个二三十文,一千斤那可就是二三十两银子,够玉书几年束脩的银钱了!”
崔玉兰不晓得大哥一家竟干起了酿酒的营生,且还当真酿了出来,她这个婆婆一向爱占便宜,这回怎的就如此沉得住气,大哥家院门都不曾进过。
她今晨去买豆腐,要不是听几个妇人夫郎说起,还不晓得这事儿哩!
刘翠娥咽着菜粥,道:“我可不像你是个眼皮浅的,咱玉书将来可是要当官老爷的,没得为了这些个俗物坏了功德。”
还俗物,没银钱你吃啥喝啥,这些年没少到大哥家搜刮,这会子讲起俗物了。
崔玉兰心里直翻白眼,面上却是一副笑的模样。
“娘您是不晓得在镇上讨生活有多不易,我跟他爹累死累活,一月才能挣个一两出头,您瞧,我这双手给人搓衣裳,都快搓烂了。”
崔玉兰伸出手,同婆婆卖起惨来。
“为着我儿能继续在书院念书,这点苦不算啥,可就算我跟他爹拼了老命,比起镇上百姓也还差了一大截。”
说着给儿子递了个眼色。
刘玉书心领神会,接过话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