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50-60(第7/13页)
己缝的。
    林肆偶尔出一趟门,看见小豆丁们背着书包上学,也算是一道风景线。
    林肆坐在牛车里没露脸,但黎县的人都知道这是县主的马车,纷纷行礼。
    林肆此番出门,不为别的,是要去看部曲队伍的训练成果的。
    南双和南乔暂时被林肆拨去教了部曲队伍,封凌暂时则是只教五更天。
    比起蛮力,五更天更需要技巧,封凌更为合适。
    林肆来到黎县已有三年,五更天最大的孩子也马上十一岁。
    在现代人看来,十一岁的孩子就是小学生,完全的小孩子,但是在古代,十一岁已不算小,能做许多事情。
    钟地厌与郭寒此次陪同林肆前去。
    现在五更天已经开始轮流担任林肆的护卫工作,许是因为五更天这个名字激发了孩子们的中二之魂,小小的年纪护卫在林肆身边时,板着一张脸,故作严肃。
    有点小孩偷穿大人衣服的感觉。
    林肆掀开帘子看了一会黎县的街道,熟练的伸出手。
    郭寒即可心领神会,将茶递到林肆的手上,钟地厌也端起点心碟子。
    现在的林肆今非昔比,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有一辆小破牛车的人,她的牛车是新造的,大得很,里头还有一张桌子,不光可以放茶,还可以放点心瓜果。
    林肆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说,“你们表情做这样严肃干什么,我只是看看部曲的训练,又不是什么特别沉重的事情。”
    郭寒回,“自从县主将庄园改名为五更天以后,大家都觉得自己身上莫名有一股责任感,不能再当小孩子了。”
    钟地厌点点头,算是认同郭寒的说法。
    更何况五更天这个名字是他取的,他更不能展现出孩子气的一面,他马上就十一岁,已经不小了。
    林肆听着两个人故作老成刻板的回答,弯了眉眼,“分明还是稚气未脱的年纪,倒也不必装作这般老成的模样,在我这里,大可轻松些。”
    二人表情松动。
    林肆又闲聊一般地说,“过段时间,我会再好好挑挑,买些孤儿回来,到时候你们也能当师兄师姐了。”
    郭寒喜不自胜,“我也是要当上师姐的人了,看我到时候怎么好好教育那群小孩。”
    与郭寒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牛车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林肆为这些部曲们专门圈了块空地做训练,现代的战术基础训练,障碍跑,自救互救,3000米跑,这些硬核的全都来一遍。
    这些部曲就是以后黎县的士兵,林肆不想给他们养成古代士兵攻城后烧杀夺掠和流氓习气,因此一直在给他们灌输当部曲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他们是为了保护黎县,保护自己的家,保护自己的家人。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是天天循环洗脑。
    部曲们知道今日林肆要来,一个个都鼓足了劲想表现的好一些,毕竟今日县主说了,谁表现得好,就得奖励呢,那可是非常丰厚的一笔钱。
    趁着林肆还未到,甘郎戳了戳徐绰,叹息一声,“阿言的简化数字学的怎么样,我家阿弟简直蠢笨如猪,就之前,那些个小西席教的那什么加减法,如此简单,硬是学不会,我真是辅导他快气的冒烟,昨日气的我心口疼,还去人民医院,唐小大夫给我看了看,说让我别生气,但是我怎么不生气。”情绪越说越激动。
    徐绰心中泛起一丝幸灾乐祸,他家阿言生得好看,那些个小郎君总向她献殷勤,尤其是这个甘安!
    别以为他这个做阿兄的看不出来。
    徐绰故作安慰,实则炫耀,“我从未操心过阿言的学习,我看的开,她学的进去就学,学不进去以后就老老实实的伺候棉花,也挺好的,只不过我上次偷看她的随堂小测,瞧见是一百分,连附加题都答对了。”
    甘郎不听还好,一听心中更是忧愁,“真羡慕你家阿妹如此聪慧,我怎么就有这么个蠢弟弟,这般下去他连技术学堂都考不上。”
    尹笙在旁边默默的听,出言安慰,“现在学堂才开学半年都不到,你这般着急升学考的事,是不是太早了,给阿安一些时间。”
    甘郎一张苦瓜脸,“不是我着急,两年的时间说来也快得很,他如此蠢笨,我有几次去接他放学,我都觉得我对不起两位西席,对不住县主。”
    徐绰添油加醋,“阿安也许就不是学习这块料,将来若真是考不上,就老老实实回家种地也不错。”
    几人说完学堂,又聊起今日的训练来。
    徐绰对着尹笙道,“队长,得了第一可以请我们吃饭吗?”
    甘郎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就是就是,就当是安慰我吧。”
    尹笙垂眸,其实他更想要的不是那笔奖金,而是他今日得了第一,她会从县主口中听到他的名字吗,会不会庆幸自己随手救下的人现在已经变得很厉害了。
    第56章
    梁年现在很自觉的给林肆当下属, 参加廷议的时,态度也端正了不少。
    从前廷议之上她的发言无人在意,自然也鲜少被记录, 甚至当时林肆要来黎县时, 好些人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
    这么一个麻烦但又是皇亲国戚的县主,看她要如何应对。
    因此梁年对熙河路的廷议一向是只听不说。
    但现在不同,她已和林肆达成一致目的, 她认了林肆做家主, 她在廷议之上不光要听,还要说。
    又是一天无聊的廷议,唯一有用的信息是朝廷和南诏经过长达一年的拉扯, 双方终于达成一致议和。
    郭自和徐绰在前头驾驶着牛车,郭自嘴里叼了根狗尾巴草, 牛车内是羊以冬坐在在梁年身侧。
    现在外面世道不太平,梁年出门廷议,林肆都派五更天和部曲保护。
    梁年掀开马车帘朝外看,也许是心境的使然,她看着窗外官道外焉黄草木, 总觉得蒙着一股灰败的死气。若是在从前, 草木草长莺飞,但如今竟连蝴蝶都少了。
    廷议结束, 县令们的神色都不太好看,毕竟议和就得付出钱财和布匹, 人人都怕又要增税, 每次增税就会闹出起义,到时候报上去他们不好交差不说,若是规模较大的起义, 县令的头不一定保得住。
    众人感叹,当官也是越来越难了。
    梁年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但失望的同时她又迅速冷静的抽离。
    她现在是在给林肆办事,不是大宸。
    大宸烂就烂吧。
    徐绰现在是个十六岁的郎君,这两年在黎县吃好喝好养的不错,汉话已说的和本地人无异,有时徐绰自己都在想,在草原的那些苦日子难道是一场梦吗。
    徐绰一边驾车一边和郭自闲聊,“你家阿妹跟随钱阿婆出去了一个多月吧,也不知何时回来。”
    和钱遂一起出去的五更天不止郭寒,一共有七八个人,目的是挑选新一批的孤儿回来培养。
    “这次去的地方多,不光是在熙河路,我估计最少还有半个月,倒时也是能听到那群小孩叫师兄。”郭自话音刚落,猛地拉住缰绳。
    道路前方是几个面色凶狠的流民,只不过他们站定未动,看来是有些犹豫,毕竟徐绰胡人的优势在补充营养以后彻底显现出来,他身材高大,衬得这几个流民像小鸡崽子。
    羊以冬透过牛车帘子的缝隙火速了解情况,她随身佩戴着花装弩,这是一种小巧的暗器,其长度只有二十厘米,极其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