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50-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50-60(第6/13页)

劳,实在不行,奴还略懂毒药与泻药的制作。”

    林肆无奈按住这一双猫狗,“虽然我是县主,但是还没有蛮横到要毒害朝廷命官的地步,能别这么嚣张吗。”

    梁年被逗笑了,故作轻松道:“谁能给我气受,我将县主这尊大佛摆出来,谁也不能拿我怎么样,是你们感觉错了,快些吃吧,我只是觉得今日的暖锅有些辣了。”

    五人又开始风卷残云地吃,林肆吃到肚子圆鼓鼓,才往后一趟。

    舒服了。

    林肆的余光瞟过梁年,二人目光对视,达成无声的默契。

    吃完后,梁年借口讨论学堂的事没走。她在前几日又去陵州参加了廷议,至于内容,她回来以后谁也没说,左莜也没说。

    不说的原因只有一个,怕左莜担心。

    廷议的内容听起来实在是非常不妙,大宸与南诏的边界频频产生摩擦,皇帝正惆怅是要打还是要派使者谈和呢。

    南诏原本属于中原的一份子,上个朝代大覃将这个边境地区赐名南诏,又封当地首领为南诏王,但因大覃边将与太守的残暴统治引发南诏反抗,南诏不光就此独立,甚至还在大覃末年帮助大宸一举灭了大覃。

    南诏如今已经衍生出自己的化以及信仰,想要收复回来几乎是不可能,且南诏对大宸也并不是完全的服从,这次边境摩擦只怕与草原上的胡人南下也有关系。

    林肆知道南诏,更知道南诏公主是个俏皮毒舌的人设,是卓正初的后宫之一,并在后期劝说自己的父王归顺于卓成初。

    至此卓正初完成大统一。

    梁年第一次对林肆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大宸的内里已在衰败,国库亏损,官员却富有,草原与南诏虎视眈眈,这是她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而林肆仿佛早就知道一般,只是很无辜的看着她,“梁县令竟现在才发现呢。”

    梁年:

    林肆又说,“不过梁县令看着如今的黎县,是否会感到一丝安心呢。”

    梁年:“当然,若不是县主,黎县不会有今日的日子,纵使我散尽家财,也救不了黎县。”

    林肆今年已十三岁,少女昔日圆润的脸颊肉已消减几分。“梁县令只需跟着我的步伐就好,这样就能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

    梁年的脸颊似火烧,倒不为别的,大约是兴奋所致,若是成,那自然最好,若是不成那便是九族陪葬。

    “我梁年,自当跟随县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林肆浅浅一笑,“梁县令啊,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光明正大穿上你想穿的衣服,站在万人敬仰的位置,你信我吗。”

    第55章

    林肆知道, 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对送孩子去学堂这件事心中有不解。

    不管小女郎还是小郎君,六七岁皆可算半个劳动力,他们能照顾弟妹, 洗衣做饭, 收拾家务。

    等再大一些,到了十岁,那便是可以砍柴种地, 小女郎学着缝缝补补, 还能挣些外快,完全能算个劳动力。

    现在孩子们一天之中一半的时间都要在学堂里,家中的诸多事宜便无人去做。

    为了结合黎县的具体情况, 林肆一天只安排两节课,上半天, 一节语文一节数学,放学后孩子们便能回家,继续那些繁杂的家务琐事。

    大宸现在的文盲率高的离谱,林肆也不打算教太复杂的东西。

    林肆也派人宣传,读了两年书后, 进行升学考试, 成绩不到升学线,但达到技术学堂分数线的, 分流去技术学堂,铁匠木匠随选, 将来会开设作坊, 到时候就直接进作坊当工人。

    至于升学成功的,再读一年半毕业后选择就多了,可以去县衙当白直, 可以去面试医学堂,继续学医,也可通过考试留任学堂当西席,若是作坊招管事,也能去报名。

    听起来,升学考试成功以后的选择非常诱惑人,许多家长一想到这一点,心中的那点子不满也消散了。

    也有家长问,那既没达到升学分数线,又没达到技术学堂的分数线的孩子呢?

    人群中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回家该干嘛干嘛呗,几十文钱读两年书认字了还不满意啊。”

    林肆原本的计划是年备做两件事,第一件就是学堂的开学,左莜做校长,听雨做西席。

    好在适龄的孩子也不多,刚好分了两个班,两个人也教的过来,就是左莜辛苦些,得两边跑。

    不过没关系,左莜是一个非常勤劳肯干的牛马,她会平衡好的。

    至于另一件事,就是林肆一直打算开设的医馆。

    黎县是有一家医馆的,这间医馆是黎县唯一一家医馆,是被世代传承下来的。

    至于传到这一代,这位医馆的主人对学医并没有兴趣,只和自己的阿父学了些皮毛,医馆也是三天开门两天不开门。

    至于他被选中为部曲队员以后,医馆就更不开门了。

    毫不夸张地说,林肆要开设医馆,他只怕是整个黎县最高兴的那个,终于可以摆脱每天都要闻的药味儿了,他也不知为何,从小一闻这些中药味便头晕想吐,但他的阿父不信邪,他越是想吐越让他闻、看,硬生生将那些个药全部认会。

    这也导致他更讨厌学医看病这件事,他甚至还主动提出将医馆铺子分享出来,只需要换个招牌即可。

    但林肆可不喜欢占百姓的便宜,给了钱将铺子买了下来。

    至于名字,林肆想了想,决定搞一把抽象,让梁年提笔写了黎县人民医院六个大字。

    原本还想加个第一的,但是这样牌匾就太长了,有点挂不太下。

    祝时溪不擅长取名,但黎县人民医院这六个字莫名的给了她一种力量。

    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力量。

    祝时溪喜欢这个名字。

    当她看着家人在流放中死去,在牢狱中死去的时候,她以为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实现济世救人的梦想。

    这两年多的时间,真是美好的像个梦一般。

    铺子买了下来,但林肆还是想按照祝时溪和唐行的想法来重新改变布局和装修一下。

    祝时溪和林肆商讨,林肆说出了她穿书前去医院的常见格局和流程。

    挂号,门诊,拿药。

    间医馆铺子其实面积很大,完全可以多规划一些区域。

    唐行跟着祝时溪学了这么久,加上他本身就是有天赋的人,如今也能独立看病。

    医馆开门的那一日,莫静连带着莫禹叶夏兰悄悄的在角落观望。

    看着身着白色棉布衣服的唐行熟练的给人把脉开药,三个人都不自觉眼泪汪汪。

    “阿行长大了。”

    莫静连感触最深,她在梦里见到唐行死在自己坟前的,现在看到他这般模样,心中复杂又感动。

    她唯一的想法就是,幸好来了黎县,幸好来投奔了县主。

    *

    学堂开学以后,黎县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背着斜跨小书包的小孩子。

    这种书包最初开始是石金给石头设计缝制的,斜跨背着,能装很多东西,石金在上面简单绣了些图案,背着很好看。

    石头非常满意,背上的第一日就去同学们的面前炫耀。

    然后,几乎整个黎县的孩子都背上了这样的书包。

    有的是阿娘给做的,像龚静秀这样不会针线活的就自己出布,花钱找人做,也有兰娘这样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