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步履之往》50-60(第13/25页)
眼下,在长岛癌症中心的疗养病房内见到辛未明的时候,步蘅把这段儿当笑话慢慢讲给他听。
辛未明只同她打趣了句:“以后你的办公室门外,可以贴幅对儿: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二次抗癌,努力了十几年,辛未明如今已经十分孱弱,连呼吸带动胸腔起伏都看起来不算轻松。
凹陷的两颊,晦暗的眸光,也共同昭示着一条生命线即将前向勾画到终点。
步蘅讲时他听得仔细,但受限于衰竭的体力,已经不能给出太多回应。
上次见辛未明,还是一年前。
国内某个大客户的一批新型通信设备在美/国被扣/押,因为在此前的数次合作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步蘅被客户钦点,返美加入其诉讼代理团队,参与其对美/国商务/部和旗下的工业安全/局和出口执/法办公室发起的诉讼。
从与客户高管、法务以及其他机构律师交替进行的无数个联席会议里抽身,步蘅曾短暂地拜会过辛未明。
那个时候,两人还能有来有回得及时谈笑。
同那时相比,窗外的太阳还是同一轮太阳,远处,癌症中心的人工湖周边草地上,依然矗立着那棵树龄已达七十七年的红槲栎。
明明一切都没有变化,但下一年,同一轮太阳倾光而下照耀这片大地的时候,恐怕世上就不再有眼前这个人的存在了。
**
在纽约与师父骆子儒的发小兼冤家辛未明相逢是个意外。
彼时距离辛未明出境前托步蘅向骆子儒转交东西的时候,两人见的那一面,已经四年半。
步蘅已经JD毕业,开始卷生卷死的职场新人期,还在资本市场和并购的深海里试错,还没有因为中美贸易战和TLP301关税的浪潮冲击,扎根在为中企维权的前线上。
某个并购项目意向期内,在尽调的过程中,步蘅拜访一位卖方股东的时候,与辛未明在一家知名医院的癌症分院里偶然相遇。
辛未明当时已经卸下天明资本的掌权人身份,对外官宣的口径是提前退休,未来将把更多精力用于个人生活及慈善项目。
新一周期的免疫疗法效果低于预期,目睹护士于送药间隙宽慰辛未明,步蘅才明白,多年以前辛未明的助理郁西川在那辆车上同她讲的简短一席话中,那些露出端倪又被辛未明强行打断的欲言又止下掩藏着什么,更明白了为何当年他们会同患病的程淮山在肿瘤内科偶遇,那从来就不是巧合。
辛未明看得开,当是时大方敞亮地同步蘅分享病情:“贲门癌复发,四期,病理结果不理想,高分化与低分化之间,我是危险的高分化;腺癌与鳞癌之间,我是更难缠的鳞癌。”
字字句句展露的都是噩耗,还活着,但是随时要面对最坏的结果。
病情很难有起伏,生存质量也很难保障,能争取的是延缓的时间长短。
**
到如今,永诀近在眼前。
辛未明每一道艰难的喘息,拂过这一方白得刺人眼的房间四壁,传递出的都是腐朽的气息、人近凋零的痛苦。
步蘅慢慢感受着,抵抗着眼眶泛起的潮湿,让自己尽量看清他的每一丝神色的变化。
她踟蹰了许久,终是忍不住,要出格地问出一句:“要不要我告诉他?”
辛未明已经在连续的自持中,修习出了极致的隐忍功力,步蘅很努力地分辨他的眼睛和神情中有什么,结果是……什么都没有。
只要他想藏,便不会被任何人窥见心思。
天色渐暮,灯火着色。
辛未明微摆了下头,并不清明的眸光被扇动的睫羽遮盖:“不了。现在再生联系,岂不是约等于通知他来参加我的葬礼。”
嗓音低沉,语调艰涩,带着一些节奏不平的喘意。
他和骆子儒,是从出生后第五天,便打过照面的关系。
是幼儿园一起钻狗洞,头撞脚,撞出来的感情。
他们是已经分道扬镳的朋友,已经歧路而行的发小,已经于人海间失去联络的人……又何必失去第二次。
决定不说,不是一分、一秒,又或者一天、一周做出的决定。
那是一场无法向外人道明的漫长马拉松。
第一次同这个疾病抗争,距离现在远得像上辈子的事儿了。
那会儿他和骆子儒虽然已经频频大吵,但还没散伙,俩人的小徒弟孟昇得知他生病的消息,想要告诉骆子儒,被他用一顿佯装出的滔天震怒拦了下来。
他清楚地知道,骆子儒知道这个变故后的结果。
他能活多久,自确诊那天起,便是不再确定的。
但那时,骆子儒对现状的不满是摆在面儿上的。
骆子儒一旦知道,他们之间已经撕裂开的信任会被强行修复。
骆子儒会选择共患难,不再能自由地放弃他已经想放弃的东西,不再去奔赴他新的人生。
作为知情人的孟昇后来大抵还是想要说,却被那场意外事故意外封住了嘴,没能讲出来。
“他知道了,如果过来,到时候我不在了,他骂我的话,就没有人能完全听得懂”,辛未明说着说着,忍不住笑了下,一室萧索应声腾起,“我也不想好奇,他会如何反应,会说什么。我是唯物主义者,不相信人死后有灵。到时候成了一堆灰了,再好奇,又能听明白、看明白什么呢”?
步蘅探寻的答案,适才没从他眉梢眼角溢出来,没从他神色间被窥探出来,此刻却意外因为他话间的坦诚而昭彰。
辛未明的后半生即将戛然而止,但骆子儒的后半生或许还长。
他们两个人,至少有一个,需要孤单地、长久地面对这场死别。
辛未明选择自己来做这个人。
“一起长大的情分还在”,辛未明最后说,“我不能临了了再害了他。本来就是个不知道快快乐乐、轻轻松松过日子的人”。
最后那句,声音很低,几乎被窗外的风吹碎了。
窗外夕阳余晖烘烤着步蘅瘦削的背脊,那点热,却不足以驱散步蘅心口横生的湿凉。
“辛总”,夕照的热与心口的凉在步蘅的世界里激烈对撞,她喉咙里挤出的声音干得像气音,“您能不能对他,也对自己仁慈一点”?
日子还长
,倘若日后骆子儒仍旧得知呢?
万一他还是知道,同一同面对死别相比,因为后知后觉而交错顿生的后悔和于事无补,要如何消解?
那些不止不休的悔,依赖时间真的能够化解吗?
辛未明自己,又真的觉得没有未尽的遗憾吗?
“当年的那个盒子”,辛未明的声音随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照明灯而落,“有个夹层。如果……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留在里面的东西,或许能帮助他”。
“那您呢?”荒芜仍在步蘅胸口蔓延,随着辛未明的这句话,漫过了她如今坚实的心防,簌簌落了她满身。
这个局面,于旁人而言,乍看,似乎有无数种解法,有许多个选择,但每一种,通向的都是日暮穷途。
没有一种,能以两全收尾。
就像曾经,她所面对的另一场抉择一样。
“至于我,下次来看我,”辛未明交代,“带一束我想收但没机会的鸢尾花,随便放在太平洋的哪个海岸就好。还有……过会儿走……别说再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