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30-1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130-140(第6/18页)

,“程之才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配不配,这门亲事我一百个不同意。”

    “可是师父也没更好的法子拒绝不是。”圆娘说道,“且不说程潍是姑母留在世上唯一的血脉,师父一旦拒绝他,苏家会面临什么,不得而知。”圆娘抹了抹眼泪道,“这件事交给我处理吧。”

    苏轼轻轻摇了摇扇道:“你去泉州找辰儿假成亲,让程氏死了这条心。”

    “师父!”圆娘失声道。

    “看着火,别把仙丹炼糊了。”苏轼道,“你们成亲了,程氏能如何呢?还能杀人灭口吗?大不了就是继续贬我而已,我是不怕的,岭南已经够南了,再往南便是海外蛮荒之地,也并非不能住人,这仙丹在哪儿炼不是炼?”

    圆娘咬着唇不说话。

    苏轼又继续劝说道:“不是叫你真的嫁给辰儿,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待此事风波一了,该怎样还怎样,况且我也觉得女子嫁人没什么好的。放心,师父多吃点仙丹,争取长命百岁,给你做一辈子的后盾。”

    “嗯。”圆娘扑在苏轼怀里,失声痛哭,她也不知道自己哭什么,不似委屈,倒像是释怀。

    第134章

    苏轼领着圆娘回家时,程之才父子还没走,还在和王闰之缠磨圆娘的婚事。

    王闰之见苏轼回了,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程家父子见苏轼进门,忙起身,程潍朝苏轼恭敬作揖道:“外甥见过舅舅。”

    他悄悄打量着跟在苏轼身侧的女郎,之前父亲提起这桩婚事时,他还颇不以为意,没成想这小娘子竟这般貌美,恍如神妃仙子一般,看她面若秋月的模样,倒是个旺夫的好面相,他心里不知不觉间对这门婚事又满意了几分。

    圆娘蹙了蹙眉,对这道黏腻的目光很是不喜,她自觉的朝苏轼身后躲了躲,避开这道颇为冒犯的凝视。

    苏轼不提别的,只与程家父子做面上寒暄,圆娘乖巧的立在他的身后,他的身量高大魁梧,将她遮了个严严实实,替她隔绝了那两道若有似无的打量的目光。

    苏轼对程潍冷淡的点了点头,转而对程之才说道:“好巧,未曾想在他乡遇故知。”

    程之才打蛇上棍道:“可见程苏两家的缘分还未曾断绝。”

    “是啊。”苏轼故作讶异的看了他一眼道,“程提刑怎知小儿要成亲了?”

    程之才惊疑不定的看了看苏轼又看了看苏迈道:“哦?是吗?”

    苏轼摆了摆手道:“不是眼前这个,伯达已经成亲了,是我的次子仲合将要与我的女徒成亲,家里预备着先在惠州办一场酒席,而后由伯达护送我这女徒去往泉州与仲合成亲,酒肉果蔬业已置办下了,程提刑可否赏个脸,留下来一道吃席?”

    程之才的脸色变了又变,他忍了数回,终究还是忍不住了,不禁质疑道:“这么突然?苏遇在泉州知道吗?”

    苏轼敛了笑意,一派俨然的看着他,问道:“你这是何意?”

    程之才冷笑一声,说道:“子瞻不会是见我要来,故意将自己的徒弟许配给自己的儿子!”

    宛娘插言道:“我二哥和林娘子情投意合,是天设地造的一对,与你来不来我们家有什么相干?程提刑倒是贯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圆娘悄悄冲她竖起大拇指,宛娘转头对她眨了眨眼。

    程之才单手捋须道:“前不久在京城的时候,章相公听苏遇亲口说自己与宁安县主并无婚约,照你们的说法,二人既然青梅竹马长大,又早就到了男婚女嫁的年纪,为何二人迟迟未曾婚配,岂不可疑?如今突然要婚嫁了,难说这不是苏家故意搪塞我们的理由。”

    圆娘勾了勾唇,淡笑道:“程提刑既然不信,何不亲自送我去泉州,看看我到底是不是要成亲?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到时候一切都明了了。”

    苏迈见状道:“船一早便备好了,只是海边的风浪一起误了行程,如今风浪既过,到了该启程的时候了。”

    程潍道:“我父贵为广南东路的提刑官,如何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花费功夫……”

    “潍儿。”程之才断然出口打断儿子的话,皮笑肉不笑道,“为夫是没有功夫,可你有啊!”

    程潍乍然顿住,目光在几个人间来回扫视,最后定格在自己的父亲脸上,他郑重应道:“是,儿子遵命。”

    他几乎瞬间领悟了父亲的用意,只要宁安县主还没跟苏遇拜堂,自然谁先得到佳人,佳人便是谁的,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做不得数。

    而他在这段行程中有的是机会。

    就这样,圆娘在苏迈的护送下,登上了去往泉州的船,同行的还有程潍。

    嫁衣和嫁妆裹的是宛娘的,先来应急,等风波过了,再把嫁妆送还给宛娘,嫁衣便由王闰之再给宛娘重新做一套,万幸的是宛娘和圆娘身形相仿,这嫁衣借的

    倒也合适。

    只是圆娘心中总觉得愧疚,反而是宛娘大度得多,她摆了摆手毫不在意道:“当务之急是打发了那个姓程的,不然二哥暗地里得哭死!”

    就这样,苏家摆出送亲的模样,浩浩荡荡的送圆娘去泉州了。

    为此,圆娘心中还是有些惴惴不安,万一……万一二哥是个憨的,只当这是一场恶作剧,不肯为她解围怎么办?或者说二哥不能领悟师父的意思,被程潍看出了破绽怎么办?

    小饕餮费心安慰她道:“苏遇的状元之才不是浪得虚名的!他脑子好使,必会闻弦音知雅意,再者说他一个正经科甲出身的人还斗不过一个秀才考了七八次的废物吗?”

    圆娘摆了摆手道:“不是那个意思,君子怎么玩得过小人呢,刚刚若不是你提点着,我都不知道程潍真那么狡诈,竟然敢在茶盏里下药,让人防不胜防的,你就想啊,比起这种阴谋诡计,二哥是不是差点火候,他是师父的亲子,太耿直了,想破脑袋也做不出这种阴祟之事吧。”

    小饕餮拍拍胸脯,笑道:“邪不压正!你放心!我这几日便是睁着眼睡觉,也替你提防着程潍。再者说,苏轼飞鸽传书给泉州那边,要苏遇提前准备着,你设想的这些尴尬场面都不会有的。”

    圆娘闻言点了点头道:“还得是师父靠谱!我差点就让你梦中传信了。”

    小饕餮:“……”

    一人一兽正说着,房间的门突然被敲响了,是程潍的贴身侍从来传话,说是今天的早霞很好看,自家主子邀请圆娘欣赏美景。

    知雪撇了撇嘴道:“真是抱歉,我家主子还在休息,无此眼福欣赏美景。”

    程潍的人离开了,然而半个时辰后,程潍亲自端着早点来敲门,知雪便不能像打发侍从那样打发了他。

    圆娘梳妆完毕,请他进来。

    门口的砚秋是个有眼色的,立马去寻苏迈前来,以防程潍造次。

    程潍一边放下手中的早餐一边说道:“我以为识时务者为俊杰,宁安县主觉得呢?”

    圆娘碰了碰别在耳边的茶花,笑着问道:“在程衙内的眼里何为识时务?何为不识时务呢?”

    程潍见她肯搭话,一时心满意足的笑了:“打个比方吧,新政便是时务,自官家登基以来便竭力推行着,支持新政便是识时务,反对新政则是不识时务。啧,我与你们女人说这些干什么,你们又听不懂这些经济学问。你只需记着,舅父是才高八斗不假,可惜他不识时务,反对的是官家,也就是咱们大宋朝的陛下宽仁,不以言罪人,不然依舅父的轻狂劲儿,焉有命在?”

    “苏遇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