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20-1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120-130(第9/21页)

遇没有理会章惇的阴阳怪气,只拱了拱手问道:“老师将我的扎子递上去了吗?”

    章惇用笔头点了点桌角的扎子,没好气道:“我怕气着官家。”

    苏遇松了一口气道:“那便好。”于是他将扎子拿过来翻看了一下,然后平静的撕掉。

    章惇:“……”他细细的打量了苏遇一番,由衷的问道:“你今天吃错药了?”

    苏遇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冷笑,回道:“学生深思熟虑后觉得这个扎子写得太草率了。”

    章惇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道:“你想通便好,别年纪轻轻的像你爹一样,成了老顽固。”

    苏遇不语,只是一味的坐在章惇的书房里写扎子。

    一个时辰后,扎子一蹴而就,苏遇搁了笔,躬身道:“有劳老师了,请老师在我父亲的弹劾案爆出来之前,将此扎子呈给官家。”

    章惇惊疑不定的接过扎子,从头到尾仔细翻看一遍后,捋了捋胡须深思熟虑道:“我知道了你的用意。”

    苏遇点了点头,离开了章府。

    蜀国长公主府繁花绮丽,胜友如云,前面待客的花厅被装扮的十分雅致漂亮。

    今日的宴席由云水间包场,一开始还有些贵夫人心有余悸,但碍于长公主的面子,并没有声张什么。

    云水间大厨精心烹制的菜肴被一道道的呈上宴席,有胆子大的宾客先尝了一口,不少人看她的反应,见她一口连一口的吃,众人也被勾得馋虫大动,纷纷举箸品菜。

    菜品是圆娘和蜀国长公主亲自拟定的,特意避开了各位客人的忌口,又彰显了云水间的特色。

    然而最出色的一道菜,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竟不是云水间的大厨做的。

    圆娘有些惊讶的看着蜀国长公主,蜀国长公主笑着解释道:“这最后一道压轴菜出自苏府。”

    永平侯夫人疑惑的问道:“苏府?”

    蜀国长公主点了点头道:“新科状元苏遇的手笔,此道甜点名为莲心如故,是用莲子和藕粉制成的蜜糕,用模子打成莲藕的形状,食用之前在上面撒一层清新甜美的莲花蜜,莲心本是苦的,但因为这层莲蜜的功劳,这道点心淡淡的苦涩中透着清新的甘甜,是为莲心如故。”

    侯夫人敬服的点了点头道:“竟是这样的讲究,不愧是状元郎发明的点心。”

    说着,她用象牙箸将洁白如玉的点心夹起来送到嘴里,品了品,果真如蜀国长公主说的那样玄妙,更重要的是唇齿之间还有股淡淡的莲花香,雅致至极。

    点心风雅,做点心的人也风雅,吃点心的人自然亦想沾惹几分状元郎的风雅文气。

    圆娘心中五味陈杂,二哥悄悄为她做了这么多,她竟然一无所知。

    蜀国长公主见她呆愣愣的,不由调笑道:“我儿可是高兴坏了,这是苏遇特意让我瞒着你,说要给你一个惊喜的。”

    圆娘将莲心如故塞入口中,嚼了嚼,随即点了点头道:“确实惊喜,二哥有心了。”

    蜀国长公主抬头望了望,纳闷道:“苏遇人呢?刚刚还在此处呢?怎么一眨眼的功夫便不见了。”

    她身边的女官踮脚看了看,笑道:“说曹操曹操到,苏状元这不就来了?!”

    苏遇额间透着一层薄汗,手中端着酒杯来向蜀国长公主敬酒。

    敬完酒后,圆娘悄悄将他拉到花荫下,掏出浅粉色的帕子替他拭汗:“做什么去了?瞧这满头大汗的模样,当心暑气侵身。”

    “回家做大厨了,那道点心你还满意吗?”苏遇目光灼灼的看着她,问道。

    圆娘似是被这灼热的视线烫了一下,伸手戳了戳他的胸膛道:“喜欢自然是极喜欢的,只是……”

    “只是什么?”苏遇扬眉问道。

    “二哥还有什么宝贝尽管拿出来!”圆娘笑道。

    苏遇眉眼带笑道:“那可不成,得留着慢慢讨好你。”

    “油嘴滑舌!”圆娘哼道。

    永平侯夫人的声音又传来了:“殿下,这莲心如故做的这样精巧,不知云水间可否贩售?”

    蜀国长公主转头看向圆娘这边,圆娘点了点头道:“卖!卖的!”有钱不赚王八蛋!!

    “不仅要卖,还要给它改名卖!叫什么莲心如故?要什么淡淡的苦涩味!要叫状元酥,要甜甜的口感!”圆娘掰着手指头盘算道,“一定能卖爆它!!只要带状元二字,人们便会买来讨口彩,尤其是家里有读书人的。”

    “嗯,你说了算。”苏遇温声说道。

    小饕餮啧啧两声,吐槽道:“哎!林浦圆你这该死的占有欲!!你怎么就是不肯承认,你觉得莲心如故是单单属于你一个人的,而状元酥才是属于大家的!”

    “多嘴!”圆娘拿了一块青笋塞进小饕餮嘴里道,“快点把嘴堵上,省的惹人嫌!!”

    小饕餮叽哩哇啦的快速逃掉,它最讨厌吃青笋了,艮艮的,没什么味道,还不如直接啃草皮呢!林浦圆必是故意的吧!!

    蜀国长公主府热热闹闹的,同样今日官家的御书房也很热闹。

    章惇拿着苏遇的扎子去见官家,官家认真阅读后,大发感慨道:“苏遇真是个百年难遇的奇才,才能不在二苏之下!你对他的派遣有何看法?”

    章惇略一思索道:“新政正值用人之际,当是不拘一格的,中书户房有要紧的差事给他办。”

    “嗯,是该留京,不过还是要仔细观察一阵子,朕是被他叔父弄怕了,想当初王安石调他叔父进制置三司条例司,苏辙可倒好,给新政一顿好骂,尖锐程度,不忍卒听!”官家心有疑虑的说道,“朕怕苏遇也给朕来手以进为退。”

    章惇点了点头道:“开封府的判官暂时空缺着,此官职虽然留京,但事物繁杂,正好可以考校一番他处理政务的能力和心性,当初苏轼就是在这个位置上还有空抨击新政的,苏遇若果真反对新政,必然也忍不住。”

    官家一听,觉得此言有理,便让章惇着手去办。

    章惇是个执行力十分强

    悍的人,没用一天呢,就将苏遇的调令办下来了,各处公章盖齐后,他暗示手底下的言官,开始放风黄州知州王瑞弹劾苏轼的事了。

    言官办事,保准传的满朝皆知。

    次日早朝的时候,便有谏院的官员启奏,官家听得脑袋嗡嗡的!

    下朝后,政事堂的重臣们齐聚御书房继续商议此事。

    章惇启禀道:“黄州大疫时,王瑞并未知黄州,对其中的具体情况也不甚了解,只凭州志笔记里的只言片语就给人定罪,恐怕不妥吧!”

    王珪旧日心腹反驳道:“苏轼当年因诗毁谤朝政被安置黄州,官家的本意是让他好好的静思己过,这才没安排他签判公事,他倒好,到了黄州之后比谁管的都宽,甚至还闹出了人命官司,无论如何,也辜负了陛下的一片苦心,我看苏轼他没有在好好反思,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嫌!此事定要彻查严惩,以正法纪!”

    范御史说道:“前面的江南大疫来势汹汹,甚至闹得严重的地方十室九空,若不是苏轼及时配出治疗时疫的妙药,江南不知要死多少人了!这事无论怎么查,这个功绩是抹不掉的,有些人见人家儿子登科了便眼红,暗地里什么阴损招式都使出来了,也不怕贻笑大方。”

    “范御史,我们如今就事论事,你可不要东拉西扯的,既然有人告发苏轼,言官们有闻风奏事的特权,他既像你说的那样身正,还惧怕朝廷的彻查?!”王家的爪牙冷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