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70-80(第14/16页)

找了。”

    辰哥儿含笑道:“多谢这位兄台,常来啊。”

    那人走后,圆娘悄悄拽了下辰哥儿的衣袖道:“二哥,要不下次你去城东跟着师父他们开荒吧。”

    这些读书人貌似挺瞧不上读书人摆摊的。

    辰哥儿笑吟吟道:“赚钱嘛,不寒碜。咱们又没偷没抢的,有何可避的?”他拍了拍她的手,将五十五文钱递给了她,继续吆喝茯苓糕。

    喊着喊着,喊来一个熟人,邻居潘大临。

    潘大临是在府学读书的,今日正好开学,他在路上跟几个同窗探讨文章之事,忽而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是辰哥儿和圆娘,他带着三位同窗走了过去,每人要了一碗凉粉,两块茯苓糕。

    潘大临的同窗还在惊叹道:“潘兄近日文章精进不少,隐隐得了苏文的精髓,想必这次秋闱定能金榜题名。”

    “就是,就是,常言道苏文熟吃羊肉嘛!”

    潘大临谦逊道:“哪里,哪里,我需要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

    另一个同窗好奇道:“潘贤弟可是得了什么特殊的机缘?可曾拜访了什么名师不成?可不能藏私啊!”

    潘大临半开玩笑道:“梦见神仙指点算吗?”

    大家屏息,叹道:“算,怎么不算?!昔日李太白还梦到过妙笔生花呢,若潘兄梦里真得了神仙指点,这份机缘是寻常人得不到的,潘兄并非池中之物,他日定能鱼跃龙门,紫蟒金带加身啊!”

    圆娘没想仔细听,但这些吹捧一股一股的随风直往耳朵里灌!

    苏轼在黄州的消息,大宋官员们人尽皆知,只是下面这些未取得功名的士子们就不清楚了。不过,即便他们知道苏轼在黄州,也没什么胆量来苏家拜访的,毕竟苏轼还在贬任上,这世上从来都是锦上添花容易,失势的苏轼足够让许多人自动离他远远的。

    所以说,潘大临是个十分有胆气的人。

    辰哥儿将凉粉端上桌子,也装作不认识潘大临的模样。

    只是渐渐的,桌子上没音了,大家只顾低头吃凉粉,争先恐后的模样别提多滑稽了,丝毫没有读书人的斯文气。

    半晌后,潘大临旁边的同窗道:“潘兄,我怎么觉得你那碗更好吃呢!料头加的更足!”

    潘大临轻咳了一声道:“有吗?”他摸了摸鼻尖道,“或许这摊位是家里的弟弟妹妹开的呢。”

    潘大临的同窗诧异的看了看圆娘、辰哥儿,不可思议道:“你不是家中独子吗?哪来的弟弟妹妹?”

    潘大临笑道:“邻家也是家啊。”

    “我可去你的,邻家是别人家!!”同窗冲他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又瞧了瞧竹篮里所剩不多的茯苓糕,对辰哥儿说道,“不过,既然是熟人摊位,我们少不得关照一番,这些茯苓糕有多少都给我包上吧,日头

    足了,你们且回家去吧,别晒中暑了。”

    辰哥儿笑道:“多谢兄台关照。”

    那人见辰哥儿谈吐不俗,遂多问了一句:“读过书?”

    “粗读了几本,不成气候。”辰哥儿眨了眨眼说道。

    那人道:“刚刚听你吆喝,声调雅致,很有趣味,可见是个机灵的,或许读书比摆摊更有前途也说不定。”

    得,又来一个劝学的。

    潘大临拿扇子敲了那人后脑勺一下,说道:“管好你自己吧,人家用不着你操心。”毕竟人家的亲爹可是苏轼!!!

    他又转头对辰哥儿道:“记住他,这位家境殷实,可狠狠宰一把,不必优惠。”

    他的话虽如此,圆娘感念他带着同窗们光顾生意,不仅抹了零,还赠了一块茯苓糕。

    送走潘大临等人后,圆娘又卖出去几碗凉粉,从家里带来的茯苓糕和凉粉都卖空了,装钱的小罐子也沉甸甸的。

    辰哥儿把剩下的最后半碗凉粉盛出来,加足了调料,让圆娘坐在一旁吃,他收拾摊位,等会儿圆娘吃完凉粉就可以动身去找宛娘和王适。

    这时府学门口匆匆跑出来一个人,见辰哥儿在收摊,不禁遗憾道:“小哥儿,东西都卖完了?”

    辰哥儿点点头道:“都卖完了。”

    那人是第一个光顾生意的人,辰哥儿对他有印象。

    “哎,还是来晚了一步,你还来吗?”那人不死心的问道。

    “府学休沐的时候还来的。”辰哥儿道。

    那人点点头,失魂落魄的回去了,走到半路不忘回头道:“可一定要记得来呀,你们家的茯苓糕真好吃!!我下次包圆买!”

    辰哥儿笑道:“好嘞!”

    辰哥儿手脚麻利,圆娘吃完凉粉时,他也收拾好摊位了,圆娘汲了一碗井水将碗净,又添了些甘冽的井水,而后舀了些果汁果酱和匀,香香的,甜丝丝的,递给辰哥儿解暑。

    辰哥儿边喝边冲着她笑。

    待辰哥儿喝完水后,推着小车往宛娘他们的摊位走,半路上正碰到宛娘他们朝这边走来,双方会合,都将东西卖空了。

    四人拿出些钱来,买了些酒肉和糖霜米面,这才兴高采烈的往家走。

    第80章

    苏轼率领家眷在城东开垦荒地,半晌的时候特意命任嬷嬷回家备饭,等饭熟之后盛在食盒里给他们送去便好。

    任嬷嬷看着米缸里的粟米唉声叹气,便是全蒸上也不算多,今日大家都在干体力活,肯定早饿了,只吃干饭也不顶事啊!

    她掀开菜篮子一看,瞬间头更疼了,只有些蔓菁、萝卜和蔫儿掉的青菜,荤腥一点儿都无。

    她往门口的方向望了望,正好有行脚的豆腐郎在打梆子当街唤卖豆腐:“豆腐嘞,三文钱一大块!”

    任嬷嬷赶紧攥着一只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随便端了个干净的黑陶碗,急走出去,喊叫道:“小哥儿暂且站一站!”

    货郎卸下扁担,见任嬷嬷走近,他这才掀开围布道:“老大娘,你买多少啊?”

    任嬷嬷见这豆腐水灵灵的,着实不错,可她手里的钱真的不多,于是笑道:“要三文钱的。”

    货郎行动利索,立马给她切了四四方方一大块,放在任嬷嬷端来的碗里。

    恰在此时,圆娘等人也回来了,见任嬷嬷在当街买豆腐,她好奇的凑了上去,没有科技与狠活的豆腐,依旧十分水嫩鲜亮,看上去十分不错,闻起来也没那么大的豆腥味。

    她看任嬷嬷只买了一块,家里那么多人绝对不够分的,今天大家都出了大力气,不吃好点儿怎么行?

    于是,她对货郎说道:“小哥儿,再称两块!”

    任嬷嬷立马拦道:“哎,小娘子,别介,买那么多吃不了,一块就够了。”

    货郎抬眸看着她们俩道:“哎?一家的?你们还买不买?”

    圆娘晃了晃怀里的陶罐,对任嬷嬷解释道:“今天的吃食卖空了,嬷嬷,我有钱的。”

    说罢,她笑着对货郎说道:“买,怎地不买,你只管切便是。”

    货郎见圆娘在掏钱,便也利索的切了豆腐,宛娘跑回家去拿了两只陶碗回来,货郎用细竹刀将豆腐挑到碗里。

    一群人热热闹闹,有说有笑的回家去了。

    圆娘等人迫不及待的开始数钱,除却他们刚刚在集市上花掉的及刚刚买豆腐花掉的,再除却成本之外,净赚一吊钱,大头在酒囊改装的包包,那个成本最低,卖的也十分不错。

    两个小娘子喜的直拍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