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50-60(第12/15页)
将三只猴子镇了回去,他先回答圆娘的问题:“爹爹剿匪一切顺利,亦没受什么伤,意气风发的紧。”
继而,又回答宛娘的问题:“苏家的仆人都一一解救出来,除了饿瘦许多,其他的也都还好,宛娘妹妹不必担心。”
然后是回答辰哥儿的问题:“待会儿骑马的时候多着呢,现在老老实实在马车里坐着,不然现在骑马骑累了,待会儿可就打不了猎了!”
三小只这才安静下来,同样安静下来的还有金猊奴,它老老实实的趴在马车中央,伸着舌头哈气。
车轮骨碌碌转着,半个时辰之后一行人来到黄茅冈。
辰哥儿好动,他迫不及待掀帘跳下马车,嗯,还记得回头扶后面的妹妹们一把。
黄茅冈已经被围了起来,苏轼锦帽貂裘众星捧月跨坐在一匹青骢马上,他目光如炬,见苏家的马车到了,打了一声口哨,金猊奴夺帘而出,拼命朝他奔去。
辰哥儿在后面大喊都喊不住,他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嘟哝道:“到底谁是金猊奴之主?”
圆娘笑着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说道:“如今看来,自然是师父啦!”
她极目远眺,见围栏旁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摩肩接踵,异常热闹,人们交头接耳议论苏轼今日以回谢山神赐雨为名实则率众剿匪之事,纷纷称赞苏轼足智多谋,杀了山匪一个措手不及。
更有甚者,把苏轼当作神明,盖因密州连续几年都干旱少雨,蝗灾瘟疫横行,但自从苏轼成了密州知州后,密州的雨水教往年丰沛许多,可不是苏轼带来的福泽?!而且即便密州缺雨了,苏轼每次去山神庙祈雨都会得偿所愿,凡人哪有这么大的面子?这指定是仙人才有的面子啊!
圆娘闻言,哭笑不得,她举目远眺,见师父在一群人中仍然十分扎眼,他身姿颀秀,气质高华,如今戎
装在身更衬的他如少年郎般意气风发,见圆娘看他,苏轼遥遥的挥鞭打招呼。
站在圆娘身后的女郎突然激动大叫道:“啊!使君看我啦!使君冲我打招呼啦!使君真好!使君长得真俊啊!使君是不是喜欢我?!”
她的女伴及时泼冷水道:“别做梦了!你前面是苏家的马车,来的都是苏使君的亲眷,苏使君是冲家人打招呼呢?与你何干?少自作多情啦!”
“我不管!四舍五入,苏使君就是在和我打招呼!啊!幸福来的太突然,我受不住了!”那女郎继续疯狂嚎叫道!
圆娘:“……”
苏迈和砚青牵来三匹温顺的母马递给圆娘、辰哥儿、宛娘三人,嘱咐他们不要淘气,只在外面的林子里打打兔子和野鸡过过瘾。
辰哥儿看着苏轼的队伍跃跃欲试,苏迈提前劝阻道:“那边都是功夫娴熟的快马队,太过危险,你不许去!”他见辰哥儿有些失落,又鼓励道,“等你长到十五岁,爹爹就带你了。再者说,你放心两个妹妹独自在这边玩耍?”
辰哥儿嗫嚅片刻,看了圆娘一眼,低声道:“确实放不下。”
近林里也被人赶了野兔和野鸡过来,野兔跑太快了,圆娘的小箭跟不上,她只能射射上蹿下跳的野鸡,宛娘亦射了一只野鸡,辰哥儿射了两只野兔三只野鸡。
一个时辰后,两个小娘子后背都被汗塌湿了,贴在身上皱皱巴巴,十分难受,她们也玩尽兴了,累得气喘吁吁,便相约去二人单独的帐篷里换衣裳。
知雪和翠缕收拢她们的战利品。
圆娘惦记着漂亮的野鸡毛,一迭声的吩咐道:“那些漂亮的羽毛要留着做鸡毛毽子,比外头买的强多了。”
知雪恭敬应下,她抬眸请示道:“小娘子,这野鸡肉如何处置?是要烤着吃吗?”
圆娘略一思索,摇了摇头道:“别,我有个好主意!”
宛娘来了兴趣,忙道:“祖宗,快说,你有什么新花样?我就喜欢你的好主意!”
圆娘道:“咱们今天吃荷叶叫花鸡!”她换好衣裳吩咐知雪道,“你让春砚他们挖些黄泥土来,再去潭子里摘几片荷叶来,要拣好的摘,不可应付了事!”
知雪笑道:“好嘞!小娘子吩咐的事儿谁敢应付?保证办得妥妥当当的。”说着,便朝圆娘福了福身,自行离开。
圆娘和宛娘挑了些自己喜欢的羽毛,躲到阴凉处攒毽子,这时日头西移,辰哥儿也累得满头大汗,他驾马赶来问道:“圆妹,待会儿要做什么好吃的?怎生还挖起了泥巴?”
圆娘把自己的想法跟辰哥儿一说,辰哥儿也来了兴趣,他也不喊人帮忙,自己拿了铁锨在一旁掘地,直到掘出圆娘要的大小。
没一会儿,春砚带着泥巴和荷叶回来了。
几人也不要大人帮忙,待庖厨宰杀干净野鸡后,他们自己取了个盆放调料腌制,圆娘又找了些板栗、红枣、香蕈、杏仁等物过来,依旧用刚刚腌鸡的料汁来腌这些东西,只是额外夹了两勺桂花蜂蜜进去,待鸡腌足半个时辰后,将板栗等配料塞进鸡腹中,用荷叶包好,涂上寸许厚的黄黏泥。
这黄黏泥也有讲究,提前在锅里焙过,高温消菌及杀死土壤中残存的虫卵,她特意要了两坛武人酷爱喝的烧刀子,一来便宜,二来度数高,用此物和泥,泥土充满了酒香味,将土腥味儿降到最低。
一切准备就绪后,圆娘指挥众人将包好的荷叶鸡放在烧热的土坑里,埋上土慢慢的用炭煲着。
她的鸡毛毽子也做好了,几人一边等荷叶鸡成熟一边踢鸡毛毽子玩。
金乌西坠,晚霞烧满整个天空,与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红叶交相辉映,到处一片绚丽的色彩,十分漂亮。
天将将擦黑时,圆娘忽然听到一阵鸣金收鼓声,继而地面微微颤动起来。
辰哥儿站在小山凸上,踮起脚向前山张望,他望着望着,忽然惊叫一声:“天啊!竟有然有人猎到了虎!!天啊!!”
他头脑一热,刚想冲过去便被春砚拦住,他瞬间冷静过来,只是眸光更热了。
大概两盏茶的功夫,苏轼在僚属的护卫下叱马归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酣畅淋漓的笑意,后面的仆从拖了许多猎物回来,霎时间尘沙滚滚,马声嘶鸣!
待众人下马后,辰哥儿忙跑了过去,围着老虎转个不停。
苏轼的扈从笑道:“小衙内不妨猜猜这虎是谁猎的?”
辰哥儿眸光一亮,说道:“是我爹?”
扈从大笑道:“正解!苏使君今日可威风了!”
正说着,苏轼被人簇拥着走过来,手中执鞭,豪情万丈。
有人起哄道:“苏使君何不留诗一首纪念这次壮行!”
苏轼将手中的马鞭递给砚青,接过同僚递过来的笔,潇洒写道:“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谳,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薄,白羽犹能效一挥。”
他挥笔一蹴而就,赢得满堂彩!帷帐内架起的大堂里,管弦阵阵,前来观虎的人络绎不绝。
苏轼搁笔,揉了揉辰哥儿的狗头道:“这虎头皮给你做个真正的虎头帽如何?”
辰哥儿眼睛亮晶晶,转念推辞道:“给六郎或叔寄吧。”
苏轼弯唇轻笑道:“他们有娘亲做的虎头帽,这个虎头帽给你了。”
辰哥儿喜不自胜,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苏轼身后,苏轼又道:“前爪的皮子给圆娘做个暖袖,后爪的皮子给宛娘做个护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