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世家子弟考科举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世家子弟考科举》30-40(第11/16页)

  宁毓瑛很是难受,道:“大伯母,我听一个力工牛五提起过,这次他们在河中去捞淤泥的,衙门给他们算了徭役,今冬就不再去修城了。牛五没有工钱,行头顾老三每天给他们三个杂面馒头,三两杂面炊饼。牛五很高兴,他舍不得吃完,说是带回去给家中儿女分一口。捞淤泥不但脏,还有危险。有个与牛五一起的邻居陈柱子,他脚被石头划伤了,只两三天,整条腿都烂了,人也神志不清,很快人就没了。顾老三假惺惺给了陈家一贯钱,说是让陈家好生安葬陈柱子,他自己吃得满脑肠肥,尤为不满足,要在做善事上伸手,我实在是气不过。”

    钱夫人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宁毓瑛的手背,温和地道:“三娘,钱并非都进了顾老三的钱袋。虚抬的几成价钱,最上面的拿大头,余下底下的人分。就算将价钱压下去,他们还是会从中拿钱。拿钱的结果如何,只能从别处省。好比是力工的工钱,吃食,用料。陈柱子给衙门服徭役,他一样没有工钱,连吃食都要自己带,不比在月河做工轻松,死了衙门一个大钱都不会出。”

    宁毓瑛怔怔望着钱夫人,眼眶渐渐红了,“大伯母,我这些时日看了许多,以为自己都能看明白,实际上还是不明白。多谢大伯母指点。”

    “看明白了,还是觉着堵得慌,可是这般?”钱夫人慈爱地问道。

    “嗯。”宁毓瑛犹豫了下,坦诚地答了。

    “唉,我也劝不了你,等你忙起来,就没空多想了。”钱夫人道。

    宁毓华在旁边安静听着,他再次听到忙起来就没空多想,不禁想到钱夫人交出府中中馈之后,她闲下来,可否也会多想。

    钱夫人能干,她点拨宁毓瑛之事,他从中也受益不少。起初他同意宁毓瑛的看法,在善事中捞钱,属实不该忍。

    等钱夫人几句话,便将里面的关系理得清清楚楚。宁毓华看明白了里面的复杂,顾三他们属于三教九流,身份低微,势力却庞大,就是官府也不敢轻易动他们。

    宁毓瑛陪着钱夫人说了几句话,拿着账目施礼告退。钱夫人看着端坐着的宁毓华,道:“大郎不忙了?”

    “我没事。阿娘在忙甚?”宁毓华问道。

    钱夫人站起身,朝暖阁走去,“要分产了,我在理账目。账目要清清楚楚,免得被人说道。”

    宁毓华跟在她的身后进了暖阁,看到案桌上堆放的账本,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钱夫人在椅子上坐下,道:“你若没事,我就不陪着你说闲话了。”

    宁毓华道好,关心道:“阿娘莫要累坏身子,要主意歇息。”

    钱夫人笑笑没做声,宁毓华俯身见礼,退出屋,望着西斜的太阳,沉思了下,朝松华院走去。

    宁毓承正在书房赶功课,看到宁毓华前来,招呼他坐下,眼珠一转,问道:“大哥,听说你的大字写得极好,行草楷皆擅长。”

    “你休想我替你写大字。”宁毓华不客气戳穿了宁毓承的想法。

    “唉,算了。”宁毓承叹息一声,认命奋笔疾书,“大哥,你有事直说便是,我能一心二用。”

    宁毓华失笑,撑着扶手坐正身子,将宁毓瑛去找钱夫人之事大致说了,“小七,你早就看明白阿瑛手上的账目。”

    宁毓承答道:“是。这不叫水至清则无鱼,这是要让人有钱赚。赚到钱,能将事情做好,这是双赢之事。力工很卖力,看来行头给他们的待遇还行。”

    “怪不得先前在河边时,你一直盯着力工看。”宁毓华恍然大悟道。

    宁毓承道:“我并不是只盯着力工在看,我是在想,力工下河挖淤泥太辛苦,该有工具来减轻他们的负担,好比曲辕犁,改变了耕种,水车改变灌溉,算学工学的意义,便在于此。”

    宁毓华沉思了下,不同意道:“如此一来,力工们岂不是该没活可干了?”

    “非也。”宁毓承摇头,道:“如果真有工具能替代他们,大齐便不是如今的现状,力工们的徭役,至少会减轻,他们只会活得更好。”

    宁毓华听得一愣,认真思索起来。他一时想不到那时的情形,便暂时搁置到脑后,问道:“小七,你怎地知道阿娘能帮阿瑛?”

    “大伯母掌管中馈,宁府的中馈大哥,你回府之后,办了六七场酒席。是大伯母在操持。从派帖子,布置花厅,菜式,车马的停放,宾客的座次,随行仆从的安排,宴席上用的碗碟,戏台上唱的戏等等,皆是由大伯母事无巨细在安排。酒席之后,大伯母还要看着收拾,清理,盘账。我亲眼看到大伯母坐的时候,手撑着腰,过了好些时候才坐在了榻上,大伯母是走太多路,累得腰腿都疼,坐下去都困难了。”

    宁毓华一瞬不瞬看着宁毓承,脸色渐渐泛白,难过悔恨,爬上心头。

    “我竟然不知,阿娘平时如此辛苦。我以为阿娘有黄嬷嬷,还有底下的一堆仆从使唤,办酒席,操持家务,不过是张张嘴的事。”

    宁毓承缓缓抬头,看着宁毓华泛红的眼,轻声道:“只会动嘴可不行,要是大伯母不懂,就被底下的人糊弄了过去。大伯母厉害着呢,府中上下三百余人,田庄铺子,三姐姐那点事,对大伯母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是,阿娘厉害着呢。”宁毓华惨然一笑,“阿娘明明有本事,却不得施展。可我不孝,帮不了阿娘。”

    “大哥。”宁毓承放下笔,宁毓华抬眼看着他。

    “大哥无需自责,大哥只是要记得,大伯母做这些,不是理所应当,是她

    唯一能施展本事的地方,只在这座府邸之中。”

    “阿瑛她”宁毓华想到了什么,神色欲言又止。

    “大哥先要去问过大伯母,别替她做决定。”宁毓承听明白了宁毓华话中的意思,直言不讳道,

    宁毓华自嘲笑笑,道也是,“我不该做阿娘的主。”

    宁毓承道:“大哥,我认为,大伯母不一定会答应。毕竟等月河,房屋修葺已经快完工,大伯母这时前去,也没甚事可做。”

    宁毓华烦恼地道:“是啊,阿娘近日忙得很,根本抽不开身。”

    宁毓承缓缓一笑,道:“大哥,让大伯母去明明堂啊,明明堂庶务多得很。大伯母管学堂,以后学堂有女学生女先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宁毓华眼神一亮,顿时高兴地道:“小七说得是,我这就去找阿娘,等阿娘同意了,再去找祖父!”

    说罢,不待宁毓承说话,起身急匆匆跑了出去。

    宁毓承望着宁毓华远去的身影,他挠了挠头,忙低头赶功课。

    宁礼坤是老狐狸,自己又给他添事,要是功课写不完,指不定要挨打!

    第38章 ……

    夜色昏昏,黄嬷嬷在暖阁掌灯,小声回道:“夫人,灶房那边加了道卤猪头。知知堂那边派人来知会得晚了些,只怕来不及,照着以前那样,将猪头切小了,多加了些香料进去好入味。”

    天气热,恐饭菜变坏,每日的饭食皆是现做现吃。卤猪头肉极为花费功夫,至少要提前大半天准备。知知堂突然点猪头肉,除非出去买,灶房一时半会肯定做不出来。

    不过知知堂很少突然点名要某道菜,卤猪头这道菜点过两次,皆是知府贺道年前来府上的时候。

    贺道年喜欢宁氏的卤味,只怕是他又来了宁府。钱夫人笔尖一顿,眉头蹙起又放开:“以后不管这摊子事,便不用心烦了。”

    黄嬷嬷道是,“夫人,灶房熬煮了鸡头米,可要老奴端一碗来夫人尝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