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世家子弟考科举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世家子弟考科举》30-40(第10/16页)

。但实际上,他的收获甚少,甚至称得上一无所成。

    宁毓承说,纯粹的喜欢,一头扎进去心无旁骛,不受外物干扰,比较容易取得成绩。

    他心中的杂念太多,受俗世牵扯太多,在闲暇时亲自下地耕种,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这时,宁毓瑛风风火火走了过来,手上拿着本册子,看上去神色不大好。

    宁礼坤温和地问道:“阿瑛怎地了,可是谁欺负了你?”

    “祖父,没人欺负我。”宁毓瑛摇头,将手上的册子递给宁礼坤,生气地道:“祖父你看,他们实在是太过分了。”

    宁礼坤看了几眼,上面写满了数目算式,他哎哟一声,将册子递给宁毓承,“祖父老了,看到这么多数就眼花,让小七去帮帮你。”

    宁毓承大致看了下册子,明白了宁毓瑛生气的缘由,他沉吟了下,笑道:“三姐姐,大伯母掌管中馈,你这点事容易得很。三姐姐你去找大伯母,她肯定能替你解决了。”

    听到宁毓承提到钱夫人,宁毓华不由得好奇地拿过册子认真看了,他诧异了下,问道:“小七,这是河道支出的账目,三娘去找阿娘可有用?”

    宁毓瑛同样疑惑,宁毓承却很是肯定地道:“有用,肯定有用。大伯母厉害得很,大哥三姐姐放心便是。”

    他停顿了下,对一脸怔松的宁毓瑛道:“三姐姐,三哥答应了送刷了桐油的斗笠,等下你去找三哥拿,早些发给他们。”

    宁毓瑛哦了声,高兴地道:“做活脏得很,斗笠容易坏,他们都舍不得戴。这下有刷桐油的给他们,总有人会舍得戴,免得晒中暑,”

    宁礼坤虽不知宁毓润为何会送斗笠,眼神赞赏,嘴角不由得露出了笑意。

    让宁毓瑛去拿斗笠分发下去,虽不值大钱,对力工来说,始终是得了好处。宁毓承是在帮宁毓瑛无形中收买人心,立威。

    一行人往府中走去,宁毓承拉住宁毓瑛的跟班宁毓瑶,她不依扭动着胖身子,“放开我,我要跟着三姐姐去玩!”

    宁毓承吸了口气,道:“阿瑶,你头发都酸臭了。””

    宁毓瑶马上不动了,脸色大变,手伸向包包头摸了下,再放在鼻子前闻,连声问道:“酸臭?七哥,真的很臭?”

    宁毓承点头,宁毓瑶嗷嗷叫着跑了,“我要回去洗一洗!”

    一旁的宁毓华忍笑看着,道:“六娘真是爱美。”

    “外面太热,她太小容易中暑。且六娘该开蒙识字了。”宁毓承笑着解释道。

    宁毓华顿了下,道:“小七可是想六娘与三娘那样,识文断字学识丰富?”

    宁毓承沉吟着道:“要学得如何,要看自己的本事。六娘姓宁,她有这个机会,该与我们一样,必须得读书。”

    不知为何,宁毓华心思微动,他与宁礼坤等见礼道别,跟在宁毓瑛身后,匆匆朝钱夫人院子走去。

    第37章 ……

    暖阁中,钱夫人正在盘账,在她面前的案几上,账册堆得满满当当。黄嬷嬷在旁边帮着着整理打杂,钱夫人则一手算盘,一手翻着账本,神情专注严肃,眼随心动,不时在另外的册子上记下错处,顺便在账本的错误处用蝇头小字做出标识。

    婢女掀帘进屋,钱夫人头也不抬,黄嬷嬷忙放下手上的账册都出去,婢女小声道:“大郎与三娘来了。”

    黄嬷嬷朝外探头,意外了下,点头示意知道了,上前小声禀报道:“夫人,大郎与三娘一并来了,夫人可得空见他们?”

    钱夫人抬起头,转动着僵硬的脖子,微微闭眼,让眼前的眩晕过去,哑着嗓子道:“他们来作甚罢了,我出去瞧瞧。”

    说着,钱夫人站起身,坐了太久,她身子晃了晃,赶忙撑着了面前的案几。

    宁礼坤要分产,钱夫人忙得脚不沾地,除去要管着府中一大摊子的事,还要亲自过一遍账目。

    早上睁开眼,钱夫人除去吃饭如厕,连喘气的功夫都无,更没功夫愤怒难过。黄嬷嬷望着她疲惫的眉眼,不禁心疼不已。

    宁毓瑛与宁毓华一并朝正屋走来,她好奇地道:“大哥哥,你也来找伯母?”

    宁毓华只道:“小七让你来找阿娘,我也想来学习一二。”

    “大哥真是,大哥平时在学堂学得还不够啊?”宁毓瑛打趣道。

    自从去跟着工匠做事之后,宁毓瑛以前的那股别扭,不知不觉散了,人变得

    爽朗明快。

    “三妹妹好似变了。”宁毓华打量着宁毓瑛,神色探究。

    以前宁毓瑛与二娘宁毓玥交好,她经常来大房的院子,一来二往,宁毓华在宁氏的姊妹中,对她最熟悉。以前她除去与二娘在一起时,基本上不大爱说话,眉眼总是不耐烦,冷冰冰。

    宁毓瑛笑个不停,干脆利落地承认了:“是啊,以前我无所事事,想得多了些,经常钻牛角尖。”

    宁毓华愣了下,道:“三妹妹居然擅长算学,真是厉害。”

    “我也觉着自己很厉害。”宁毓瑛并不谦虚,大大方方地接受了宁毓华的夸赞,又让他一愣。

    宁毓瑛抿嘴笑,大步进了屋。钱夫人从暖阁走出来,她屈膝见礼,喊了声大伯母。

    “三娘来了。”钱夫人朝宁毓瑛伸出手臂,望着跟在后面进屋的宁毓华,“大郎也来了,快别多礼,过来坐。”

    黄嬷嬷上了茶,宁毓瑛靠钱夫人坐着,端起茶盏先饮了一气,将手上的账册递了过去,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说了,愤愤道:“大伯母,府中可有遇到这样的事情?”

    钱夫人诧异了下,翻看着宁毓瑛递过来的账目。她掌管中馈多年,柴米油盐吃穿用度,府中一应仆从的月例,府中宅子,祖坟的修缮等,对市坊上各式物品的价钱,工钱等一清二楚。

    宁毓瑛给她看的账目,价钱明显高了约三到四成左右,且有些账目在用量,用工上都模糊不清。

    钱夫人略微沉吟,笑道:“府中倒也有这样的事。阿瑛,你打算如何处置?”

    宁毓瑛想都不想,嫉恶如仇道:“当然是将他们都抓起来,明摆着中饱私囊,可恶得很!”

    钱夫人不置可否,只问道:“那阿瑛把他们抓起来,可有想过后面该如何做?”

    宁毓瑛愣了下,道:“当然让别人来做,能有活干,能赚到钱,还怕没人不成?”

    钱夫人哦了声,问:“那阿瑛可知道,管着总账目的是谁,派差使出去的又是谁?”

    宁毓瑛僵了僵,声音低了下去:“是贺知府的内侄管着总账,派遣差使的人是方通判女婿。”

    虽说钱粮并非由朝廷与贺道年出,但是他一起与宁礼坤出面,向江洲府的富绅们征得钱粮。通判掌管一府的兵民,钱谷,户贴,赋役,狱讼等差使。在江州府的大事上,贺道年虽是决断之人,亦要与方通判商议同气。府衙发放的各种公文,必须由方通判一起签押。

    尤其是赋役与户帖,狱讼,使得江州府那些闲汉混混,各大行当,无不在方通判面前恭恭敬敬。

    比如力工,并非只要出力就有差使做。市坊码头等地方做苦力的力工,皆有自己的帮派,属于行脚行的行当。行脚行跑腿,帮闲,搬货做苦力。

    此次月河清淤的脏累活,都是脚行揽了去,行头顾老三穿着光鲜的绸缎长衫,天天来晃悠,舔着一张脸,极尽谄媚逢迎,宁毓瑛基本上不搭理他。

    如果方通判的女婿不管这个差使,绝无人敢来接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