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穿越快穿 > 在年代文中咸鱼

20-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在年代文中咸鱼》20-30(第5/14页)

 叶榆:5。

    尽管现在秋雨绵绵还未停下,但看着不大,韩景三人借了村里的旧蓑衣,还是准备去一趟镇上,毕竟请一次假不容易,他们不可能一直求大队长的好心。

    三人蹒跚着步伐离开。

    韩景看似又瘦又长,体力竟还行,忙了一天手脚并没有过多肌肉僵硬的感觉,可能因为他在家也经常保持一定运动量;徐飞和花菲菲就尴尬了,两人的膝关节一弯曲就疼,走路的背景看上去好像未来电影里的行尸。

    第24章 教训恶霸

    播种小麦时间把控很重要, 一点小雨并不能阻止村民们下地干活,反而还被催促抓紧点儿干,等天冷了地里的苗窜不活。

    今天大队照常上工。

    叶榆今个儿这一身衣服补丁也挺多, 属于旧衣拼接的干活衣, 王来娣手艺都拯救不了那种, 至于时尚根本无稽之谈。

    换上从桂花嫂那里买来的草鞋,站起来走两圈, 鞋果然轻便舒适不硌脚, 唯有缺点在鞋底比较薄,更容易坏;再戴上斗笠, 麻绳绕下巴一圈系上固定住, 即使有动作大或有风也不怕掉,干活更便利。

    和昨天一样出了门。

    路上遇见的人衣着打扮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戴着斗笠,也有还披上整套蓑衣的,一眼望去,非常具有时代特色。

    只是即便和村里人差不多的衣着打扮, 叶榆看起来还是很不一样, 人群中一道亮丽吸睛的风景线。

    村里爱美的小姑娘和年轻媳妇儿只觉得她好看,长得好看, 走路好看,于是也偷偷学着把自己的背挺直,腰也挺直。

    刷一下又缩了回去,耳朵尖还有点红,悄摸摸看看周围环境,见不止自己一人这么干,也就理所当然起来。

    鲜活青春的姑娘们本来也都不差, 自信起来便各有各的美。

    四个知青叶榆属于话最少的,不常笑,有壁有距离。

    但仍然有社牛过来搭讪:“闺女,今天怎么只剩你一个人?”

    又有个年轻小伙子帮忙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其他几个同志请假去镇上了,早上看见他们往外走。”

    “他们这是回家了?”

    “才来一天,这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地里的活干成那样,简直是糟蹋,白长那么大的个子,要是我,一头栽进粪坑里淹死算了,哈哈哈,也不知道咱瘸腿大队长怎么挑知青的。”

    前面的人多是好奇,顶多在添有一两分嘲笑,但末尾讲这一句话的人分明是不怀好意,恶意满满。

    叶榆拧眉,目光横扫过去。

    她看见一个上窜下跳的青年男人,衣服穿的不错,没打几个补丁,偏偏相由心生,三角眼越显刻薄,大笑时露出参差不齐的三五颗尖牙,越发让人讨厌。

    周围人都叫他“王老三”。

    这是王家沟,姓王的一抓一大把,排行老三的也多的是,能以“王老三”辨人,几乎可以确定是老村长家。

    叶榆替王家沟的村民庆幸。

    当上村长的不是这样一个又蠢又毒的小人,这算是毁祠堂废所谓德高望重旧习、搞人民自主的一个小优点。

    可能因有附和笑声,给了这人自信,蹦跶得老欢了。

    叶榆怼他:“说的对,不能日犁百亩地,举起村社五百斤大石磨,砍千百斤过冬柴火,的确白长那么大的个子,这要是我,一头栽进粪坑里淹死算了。”

    声音分贝并不高,但穿透力十足,且口齿清晰,一下子传到众人耳中。

    “……”

    笑声戛然而止。

    这里谁能一个人日犁百亩地、举起五百斤石磨、砍千百斤的柴火?

    “小姑娘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三角眼斜瞪了过来。

    “您倒是年纪不小,眼睛不大。”叶榆上下打量,得出结论。

    “你!”

    王老三在村里顺风顺水惯了,村里人看在他爷他爸的份上都会给他点面子,今天这样被人直接怼还真没有过,怒气上脑,握紧手里的锄头闷着头往前面冲。

    可能因事发突然,或者因锄头生怯意,周围人一时半会没拦得住。

    有人为叶榆担心,毕竟王老三手里有锄头,叶榆赤手空拳,不由屏住呼吸。

    却见叶榆还是那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在王老三冲到跟前,在一个极速转身躲过,踹了他一脚。

    然后,王老三化作抛物线,飞了出去,好几米才落地,发出一声闷响。

    “???”

    “!!!”

    卧槽!

    这女同志的劲儿也未免太大了吧,而且身手敏捷,刚才侧身那一下有人睁着眼睛都没有看清。

    天生神力啊!

    指不定她真的能日犁百亩地、举起村社五百斤大石磨、砍千百斤过冬柴火,放到过去也能考个武状元,不对,女人不能考武状元。

    不一会儿,王老二的老爸,即前任村长赶来了。

    村里发生争执打闹是很常见的事情,前村长很有经验,一来便站着制高点,哭他的三儿子惨啊,摔出一身青疙瘩,手还破了皮,腿指不定都摔断了,叹知青下手太狠,见长辈也不打招呼欠家教。

    一脸上褶子超多的瘦矮老头儿抹着泪哭的比他儿子还惨。

    有人看不过去,他们习惯性站位在表面弱者一边,开始劝前村长把王老二扶起来,有什么事好好说。

    叶榆并不想好好说话,在父子二人哀嚎的背景下,冷笑一声,毒舌说:“原来是您家的?先挑衅,先打人,还带了武器,被正当自卫挡回去竟还有脸一哭二闹三上吊?啧啧啧,他的话不对,他跳进粪坑肯定是侮辱粪了,人家粪至少还能肥地里的庄稼而他只会嘤嘤嘤……出这么个玩意儿,这位大爷,您家的家教当然是我不能比的。”

    卧槽,真毒。

    这城里姑娘骂人也和他们不一样,不带脏字不带颜色,里面竟然还有尊称,但论狠毒程度却一点都不差,王老二这下子可真连粪都不如了。

    王老二气的差点又摔回去,却不敢再对叶榆耍狠,他脚现在还崴着呢,生了怯就连假装理直气壮都不行

    大队长也来了。

    一问情况,他开口:“先撩者贱,谁犯的错自个儿兜着。”

    前村长只道这其他不说,医药费总得赔,这算盘打的挺响。

    “幸运没受伤,这医药费倒是不用,”叶榆闻言说,“精神损失费可以来一点,没有钱也没关系,粮食蔬菜肉都行。”

    前村长:

    ……谁赔谁啊?!

    “噗——”

    有围观者笑了。

    还有活泼的年青人歪了楼:“叶知青,这精神损失是个什么费啊?”

    王家可能曾经真为王家沟干过一些实事,但也没少干缺德事,风评实属于毁誉参半,近些年更是毁大于誉,因此并非全部村民都站在他们一边。

    而且更多村民纯属于围观热闹,他们不一定非站在哪一边,刚才他们笑了,现在他们也笑,只要好笑他们都笑。

    “红色精神懂不懂?大队是我家,和平你我他,团结友爱,共建美好家园,任何挑起群众争端的都是恶劣坏分子!”叶榆东拼西凑,瞎扯一通,末尾敲重点,“我们知青下乡是为了学习和建设乡村的,没道理被人举着锄头砍,哪怕不是知青这也是故意伤害罪,要不去镇上公安局问一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