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百合耽美 > 西汉支教指南

200-2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200-210(第8/15页)

你能否答允,”随即他话头一转,“是有关这篇文章的。”

    “留侯但说无妨。”林清源虽疑惑,但还是抬了抬手,示意他继续。

    “我觉得这么好的文章,不应该只给贾谊一人,你方才也说,这是那位忧国忧民的学者写来鼓励我华夏少年们的。”

    “既如此,何不做的大方点,在开学典礼上,假托先贤之口,将其赠予所有学子呢?”张良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留侯方才说不情之请,除了这个外,您还想亲自在开学典礼上致词,是也不是?”虽然是疑问句,但却是肯定的语气。

    “太学自设立以来,多是由你亲自致词,此番我却要取代你做此事,这心里难免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张良也坦然。

    “留侯这是说哪里话?俗话说,‘一人为私,两人为公’,更何况,您都已经亲自跟我商量了,我又岂会心有芥蒂呢?”林清源亦是坦荡的很。

    “其实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太学之中,虽然青少年不少,但在朝堂上和老师队伍里,还是年长者居多,倘若由你来宣布这篇文章,我是担心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不管怎么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啊,更别提,这做学问的,最是要脸面,倘若只盛赞我们华夏的少年,只怕会伤了年长者的心。”

    “但若是由我来说就没关系了,大可以引申为长者对后辈们的鼓励和期许,且我身为太学祭酒,他们也不敢对我所言有什么质疑的。”张良跟他解释。

    “留侯思虑周全,我却没想这么多,那这文章,我可还要单独给贾谊一份吗?”林清源问道。

    “自然是要给的,你先找个时机给他,等开学典礼,我致词的时候再说一遍,那么到时候,他自然就会知道我们道家学派对他的看重了。”张良道。

    “留侯啊留侯,您这是打着一举两得的主意啊。”林清源一听自是明白他的意思,还是想把贾谊扒拉到自己碗里来。

    “我这也是为你着想啊,如今我们道家学派大猫小猫两三只,若是再不想些法子,恐将来你独木难支,局势艰难啊。”张良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知留侯的好意,必将倾尽全力,壮大我道家学派,以谢留侯传道授业之恩。”林清源听到这儿,心下十分动容,郑重其事的行了一礼。

    “你这是做什么?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起来,快起来。”张良伸手去扶他。

    “是了,本就是一家人,又何必说什么不情之请呢?”林清源顺势起身,并打趣了一句。

    “你啊,我才说这些年你沉稳了许多,如今一看,还是当年那个性子,得理不饶人的很啊。”张良听他这么说,笑着摇了摇头。

    “这不是在留侯面前吗?倘若有旁人在场,就是想看我使性子,那还不能够呢。”林清源也语气轻松的跟他道。

    “对了,留侯,我那个时代,曾给这篇文章谱了曲子,又将其中词句化作唱词,两相配合,也是振奋人心的很,趁着现在正是闲暇,不若我来为您演奏一番可好?”他甚至兴致勃勃的提议着。

    “那自然是好,我也听听这千年后的乐曲和我们如今有何不同。”张良很高兴。

    于是乎,林清源便去取来了古琴,照着记忆的曲调先试了试,确定没大差错后,便开始了表演。

    房间里随即传出了清冽的琴音和柔和的男声两相应和,交织成一曲和谐的乐章。

    第206章

    爱情啊,就是你天天想把芍药花戴在她头上的那种感觉。

    ‘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的节选经由林清源写就,又假托先贤之名,张良亲自在太学的开学典礼上宣读,并将其赠予所有少年学子,勉励他们奋勇争先,为国争光。

    因其中词句激昂慷慨,很受少年学子们欢迎,并以极快的速度从长安向各郡县以及诸侯国传播开去。

    众人竞相传抄,并引以为荣,暗暗发誓也要成为祖国的栋梁和骄傲。

    而贾谊在开学典礼前就收到了这篇文章,还是林清源亲自与他交谈过后赠予的,自然就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是对方特地写给自己的。

    只因词句太好,这才会被公之于众,用来鼓励同辈的少年学子。

    他心胸宽广,倒也不在乎这点,况且好文章就该传唱四方,而不是敝帚自珍,被掩盖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

    即便要跟很多同学乃至其他少年英才分享,这也不能减少贾谊的好心情,甚至因为自己先一步得到了原文,还是太傅亲自写就,而倍感荣幸。

    不过他也没有到处宣扬,但心里却十分有好感,林清源在那之后,又见了他好几次,并与其交谈。

    两人谈论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天文地理,各种典籍,花草茶叶,甚至瓷器丝绸,还有兵器马匹的种类……等等。

    贾谊惊叹于对方的博学多闻,也对林清源的亲近受宠若惊,是的,就是亲近。

    作为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大才子,贾谊可不是什么傻白甜,这些日子以来,他能明显感觉到,太傅对他的特殊。

    若说是拉拢吧,可人家又做的坦荡的很,一举一动,也没什么不自然的地方,不过他得了好处,那也是真的。

    无论是吃穿住行等生活问题,还是问询疑难等学习问题,对方都给自己解决的妥妥当当的,这般体贴,也着实让他受宠若惊,甚至有些坐立不安。

    贾谊刚来长安不久,也没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可以倾诉这等心事,可要是就这么一直坦然受之,似乎也过意不去。

    于是乎,他便写了一封信寄去了淮南国,自己的老师张苍那里,希望对方能给予一定的帮助。

    而张苍在接到他的来信后,只通过寥寥几字的描述就猜出了林清源这是在对自己的弟子示好,甚至起了挖人的心思。

    不过张苍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因为能被身为太傅的林清源看重,本身就代表自己的弟子是个有才华的。

    而且如果真的能通过此事交好对方,那么将来贾谊的前程也就不愁了,他这个做老师的,也算是对自己的弟子有个交代。

    说到底,还是他现在年纪大了,人脉又没有太傅那么广,不能给弟子太多的支持,至少比不上对方能给的多。

    而为了贾谊能有更好的未来,那么该怎么做,张苍心里也就有数了,在权衡利弊之后,他提笔给贾谊写了一封回信。

    大致意思就是让他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现在又正是年轻的时候,又有才华,有长辈提携是好事,至于别的什么,不必太过在意。

    贾谊其实对林清源的示好也有意动,但又碍于自己的师承,不敢随便改换门庭,而且张苍作为他的老师,从前也确实对他帮扶良多,这也是他举棋不定,内心纠结的根本原因。

    不过如今收到张苍的来信,又看字里行间满是诚恳和宽慰,他就知道老师是真心盼着自己好的,心下自是感动万分,也卸下了种种顾虑,敞开心扉和道家学派的人交往起来。

    而他不知道的是,林清源那儿也收到了张苍的来信,其中大致意思就一个,他这个学生,就托付给他们了。

    这是极大的诚意与示好,林清源很快把消息告诉了张良,两人商量后,也决定承这个人情,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回报张苍,或者,张家。

    毕竟,让出一个可堪传承学派思想,挑起重担的优秀学生,可不是一件小事。

    最令双方满意的是,当事人贾谊,也没有不情愿。

    如此,三方面就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