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百合耽美 > 西汉支教指南

190-2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190-200(第12/16页)

洁,雪竹琳琅之音。”

    “加之古琴声色空灵,意境深远,确实不负‘阳春白雪’之名啊。”

    ……

    琴曲终了,张良也随之迈步而去,并毫不吝啬的给出了极高的赞赏。

    “小友,我本以为你只擅长琵琶和古筝,当初学弹古琴,不过是兴趣爱好,不成想才几年间,竟然连这个也弹得这般好了。”他走到近前打趣着。

    “留侯缪赞了,我方才只是随性而弹,也未曾雕琢技艺,实在当不得这般评价的。”

    林清源双手伏在琴弦之上,令其平复的同时,也微微压下了心中的喜悦沸腾,并谦逊的低头回应着。

    “诶,此言差矣,琴者,乃八音之首,它之音律,是融情于景,自然而发,而非人为雕琢所能成就。”

    “方才你说随性而弹,顺势而为,岂不正合此道吗?”张良却摆了摆手,给予他肯定。

    “留侯所言极是,看来,我的境界还是需要提升啊。”林清源虚心受教,并将古琴恭敬的放回了原处。

    “我听你的琴声里,满是欢呼雀跃,除了为这浓浓春景之外,可还有别的原因吗?”张良笑着跟他闲谈起来。

    “倒也没什么,只是今日来太学,见到许多少年儿郎英气勃发的样子,不由得忆起当年自己一心向学的时光,情之所至,一时有感而发罢了。”林清源也不瞒他,如实告知。

    “你现在不也是少年郎的模样吗?怎么不加入他们呢?”张良打量着他那从未改变过的年轻容颜,打趣道。

    “虽面容未改,但心态到底不同了,况且万一被人认出,恐令他们拘谨,如此一来,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去打扰,只静静的观赏也就是了。”林清源却摇了摇头。

    “年长的就这点不好,便是有童心,也融不进去了。”须发全白的张良听到这儿,也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那我们就做着年长者该做的事吧,留侯快坐,我带了上好的茶叶来,只取了那一点嫩芽炒制的,可难得着呢。”林清源顺势请他坐下,又吩咐人拿茶具,准备温水来。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都到了这个年纪,张良早就不贪图口腹之欲了,只这品茶一道却让他上心的很,特别是林清源的茶又与其他不同。

    犹记得当初,对方还是凭着这炒茶并用热水冲泡,只品原味的法子,拜入他们道家学派的。

    如此说来,他们和茶也算是有一种特殊的缘分在了。

    不多时,下人就把东西备齐了,不止有茶具,还上了几叠好克化的点心,随后林清源亲自动手,行云流水的来了一套泡茶,倒茶的流程。

    等到喝着茶水,用着点心,一派惬意的时候,林清源就开始不停的看向张良。

    “说吧,来找我,是又有什么事了?”张良一看还有什么不明白,一边品茶,一边递了个话头过去。

    “什么都瞒不过留侯,”林清源听到这儿,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是这样的,等过些日子,我想带着亚夫去一趟代国。”但他也没忸怩,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你去代国干什么?还要带着周家那小子?”张良皱了皱眉。

    “此行,我一共有两个目的,一来想去边境看看,也锻炼一下亚夫,二来嘛,”说道这儿,他停了一下。

    “我想去祭拜一下代王刘恒。”他的声音细不可闻。

    “……”,听到这儿,张良也忍不住沉默了一会儿,当初代王到底是怎么死的,外人不知道里头的门道,他可是清楚的很。

    “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放不下啊。”他叹了一口气。

    “所以才想祭拜一下,权且求个心安吧。”林清源也没提当年的细节,而是着重于个人情绪。

    “那你今天来,是问我的意见呢,还是通知我这个结果呢?”张良看了他一眼。

    “自然是问意见,因为……”

    “因为你也知道,这个决定做的痛快,可真正实行起来,却有诸多阻碍。”不等他说完,张良就开始分析起来。

    “我们就先不说,陛下能否答应让你离开长安去边境,就看你选的这个时候。”

    “如果是过阵子就出发,那最多五月中旬就能赶到边境。”

    “可五月这个时候,乃是匈奴王庭一年一度的节庆日,本部的十二个部曲会齐聚一堂,而对于边境的防守,则由其他附属部族负责。”

    “鲜卑,乌桓……虽然都是些杂胡蛮夷,不足为惧,可也因为如此,他们的行为,也是不可控的,亡命之徒不在少数。”

    “退一万步,就算他们什么也不敢做,可只要把你出现在代国的消息传递回匈奴王庭,我丝毫不怀疑,冒顿大单于会亲自带着军队到边境掳走你。”

    “就算我们抵住了攻势,恐怕也免不了要将汉匈联姻的事提上日程。”

    “小友,容我提醒,小嫣儿今年,已有十一了。”

    “你实在不宜在边境出现。”他的意思很明确了,如果已经打算好了,将来是要和匈奴翻脸的,那就一定不能给他们任何软肋。

    “……”,林清源闻言,也是叹了一口气。

    “我何尝不知这点?可是,我心里,终究有愧啊,倘若不能解开心结,恐将来留有祸患呐。”这也是他为难的点。

    “我知道,这就跟年少不得之物,终将困其一生的道理一样,你放不下此事,心里难免长久惦记着,这也确实是难为你了。”

    “不然这样吧,你若真的要去,等过几个月如何?最好选在六月出发,这样十月年节的时候,差不多就能赶回来。”

    “那个时候天也凉下来了,匈奴人比起边境,则会更关注本部的生存问题,不会轻易动刀兵的。”

    “你又要带着周家的小子去,这样的话,还能顺势从周勃那儿抽些精兵强将一路随行着,如此,安全也就得以保障了。”

    “这样你觉得如何?”张良思量再三,给他出了个比较稳妥的主意,末了,还去问他的意见。

    “再稳妥不过了。”林清源听的连连点头,“多谢留侯解惑。”说着,他又殷切的给他添茶倒水。

    “谢就不必了,因为我这儿啊,正有件事,要你去做呢。”张良却笑着摇了摇头。

    “什么?”林清源疑惑的看向他。

    “太学新一届的学生们也快要报道了,这事儿你知道吧。”他没直说,而是提起了别的。

    “知道啊。”林清源点了点头,“然后呢?”

    “然后,张苍来了一封信,言说要送自己的一个小弟子过来进修,希望我能看顾着些。”张良把话接了下去。

    “张苍的弟子?”林清源更疑惑了。

    “可据我所知,张苍师承儒家的大贤荀子,也是对方如今唯一在世的弟子。”

    “虽说荀子提出的观点,并不全然是儒家的底色,也含有法家的光彩,甚至就连韩非,李斯这等惊才绝艳的法家人物都在荀子门下学习过。”

    “也就是说,张苍和儒法两家的渊源都是极深的,他就算要托付弟子,也该是托付给现在儒家的掌舵人叔孙通,亦或者法家的执掌者张恢啊。”

    “可他怎么哪个也没选,路子走到我们道家这儿来了?”林清源是真的觉得有点费解。

    “那儒法两家在太学里头……”,张良都不知道要怎么形容。

    “总之,我看张苍那意思,就是不想蹚这趟浑水,只单纯的想把小弟子送进来进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