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百合耽美 > 西汉支教指南

190-2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190-200(第11/16页)

容置疑的命令。

    “这是应该的,我忠于我的婚姻和我的家庭。”这点,林清源也没有异议。

    “最后,哀家再要你答应一件事。”吕雉说的无比郑重。

    “母后请讲。”林清源见她如此认真,也不由得正襟危坐。

    “永远不要给予窦漪房绝对的信任,因为这个女人,和哀家是一类人。”她郑重其事的提醒道。

    “母后……”,林清源惊讶的很。

    因为她竟然说出了史书上的未来,窦漪房,窦皇后,窦太后,窦太皇太后,确实不是一般的女人,可堪与吕后相提并论。

    “好了,我要说的话就这些,你出去叫他们进来吧,也是时候道别了。”吕雉不知他心里的百转千回,只松开了他。

    “可是我以为,母后现在最想见的,不是我们这些儿女,而是审伯父。”林清源犹豫了一下后,还是说了出来。

    “他还是别来的好,来了的话,就不安全了。”吕雉沉默了一瞬后,却如此道。

    “可他已经来了,是我通知他的,现下也该到了,母后要见他吗?”林清源却告诉她一个消息。

    “他不该来的,他也知道他不该来的。”吕雉听到这儿,眉头紧皱,嘴里不住的重复着。

    “可他还是来了,不为别的,只为见母后,不,是只为见吕雉最后一面,那你呢?”林清源把选择权再度交给了她。

    “哀家要你答应,保全他性命。”吕雉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后,突然要求道。

    “我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林清源却不敢打包票。

    “尽人事,听天命,也好,那就尽人事,听天命吧。”吕雉念叨了两遍后,不由得点了点头。

    “你去吧,让他进来。”到底,她还是答应了。

    “诺。”林清源行了一礼后,出去了,并如实转告了她的话,众人只能看着审食其这个外人踏进了长信宫的门。

    而作为吕雉真正的后辈亲眷们,却只能在外等候,其他人也不敢大声询问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只围着林清源轻声说话。

    他一边回应,一边瞧瞧的打量着大家对刚才审食其进门的态度,果不其然,其中最不忿的,莫过于淮南王刘长了。

    正在他思考着该怎么让审食其避过这一劫的时候,没过多久,长信宫中就传来了阵阵呼喊和哭声,众人急忙进门,与此同时,伺候的宫人,站岗的侍卫,也全都跪了一地。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昭示着,太后吕雉,薨逝了。

    第198章

    你该不是想把别家的好苗子,挖到自己地里吧。

    太后薨逝,刘盈下令大赦天下,并宣布要为母守孝三年,以全孝道。

    西汉守孝,从儒家的规矩,其实只有二十五个月,太后八月初薨逝,待到二十五个月即将期满,便又是一年初春时。

    万物复苏,花红柳绿,桃李争妍,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趁着天气好,林清源特地去探望张良。

    不过这次,他并未出宫去留侯府邸,而是去了太学。

    差不多三年前,他亲自请了张良做太学的首任祭酒,也就是校长,为方便对方教学和指导,还特地在太学中为其设立了办公兼休息的地方。

    当然了,其他学派的巨头和博士们也有自己专属的房舍,只是风格和大小因学识高低和地位不同而不太一样罢了。

    至于说学生,也是不缺的。

    比如说那些中了科举的进士们,无论年岁如何,都是必须要在太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修的。

    但也因为他们当中,年长的不在少数,价值观已经定型,难以修改。

    所以为了更好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下一代英才,林清源和张良商量后,提议让众多学派巨头们送自家出色的年轻后辈进学,待年岁足够,再参加科考。

    而各学派的掌舵人也都认为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机会,自然不会拒绝,反而殷切的很。

    毕竟,为国选材嘛,是关乎整个民族前途和未来的大事,无论如何是不能耽误的,也没人敢耽误,没人愿意耽误。

    特别是为了孩子们的前程着想的时候,但凡有点见识的家长都绝不会在这上头拖后腿的。

    至于那些没见识的,看看别家有见识的,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再加上这几年虽说在守国孝,但办学科考却并没有停止,而考上的人,眼看就是一飞冲天,前程似锦。

    如此两相优势叠加之下,太学的年轻面孔自然就越来越多,大汉的顶级学府也满是洋溢着青春欢乐和蓬勃生机。

    眼下国孝除服在即,太学里,也没那么沉闷了,林清源在穿越校园时,远远的就看到有在广场上踢蹴鞠的学生们,还不时有阵阵欢呼响起。

    不久后,又转过竹林里,优美的琴音萦绕在耳畔,再经停一处轩阁时,又能听到朗朗读书声,或是道家经典,或是儒学文章,亦或法制篇幅……等等,不一而足。

    加上道路两旁特别设计的松柏垂柳,有那么一瞬间,林清源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熙熙攘攘的大学校园,一种轻松感随之袭来。

    甚至都让他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身份,竟然如同少年一般,在校园里奔跑起来,脸上还带着止不住的笑容。

    而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他没有发现,园子里已经有不少学子在有意无意的看他了。

    不过见他去的方向,是祭酒的房舍所在的区域,也就不意外了,并对他的学派归属也有了底儿。

    基本人人都知道,太学的祭酒是留侯张良,对方可是道家的大贤。

    而道家的风格嘛,说穿了,那就是放荡不羁爱自由,偶尔发癫……呃,不是,是偶尔释放天性,那也是很正常的。

    其他学派的学子们一开始也不适应,但在太学待上一阵也就适应了。

    主要是不适应也不行,到底现在,道家思想才是主政思想,无论何门何派,皆要给面子的。

    至于说,为何没人认出林清源的身份嘛,一来他挑的时间特殊,正是大部分学科的授课时间。

    而刚才在园子里踢蹴鞠,于竹林中抚琴的,那也不是随便行动的,而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体育音乐课,也就是说,活动范围有限,能看见不假,但却不太能近距离观察。

    这二来,就算能近距离观察,但托他那张过分年轻的俊俏容颜的福,认出来的人也不多。

    而且三来,则是因为现在是新一年升学前夕,各年级都在忙着这事儿,认识林清源的骨干们都没时间在校园里闲逛。

    最后这四来,那就是道家学子的特性都为大家所熟知,也就见怪不怪了。

    几个原因下来,也就让他蒙混过关了。

    不然若是让人知道一国太傅竟然在太学里纵情狂奔,就算面上不敢如何议论吧,那也经不住要在背后蛐蛐几句的。

    但这些,林清源现在都不在乎,至少春风拂面的这一刻,他只想享受生活,顺从自己的心。

    直到来到了张良所在的轩阁,他唇角还是上扬的,额头虽有细汗,却不觉疲惫,只有畅快。

    兴之所至,他进了门后,更是趁着下人去通知张良的时候,直接取下了放置在一旁的古琴,弹奏了一首曲子。

    优美动听的琴音在房间里响起,待到一曲终了,却还意犹未尽。

    “彩,实在是彩!”

    “既有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又有凛然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