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百合耽美 > 西汉支教指南

160-1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160-170(第10/15页)

改善肉质……等等各方面的手艺活儿。”

    “而劳力者,除了要学手艺活儿之外,还要定期学习文化知识,要能读会写,要有爱国情怀,忠勇之心。”

    “这一桩桩,一件件,你当真以为我猜不到你想做什么吗?”张良挑了挑眉。

    “我从来没想能瞒过留侯,我只是觉得,现在不是这些孩子走上前台的时候,因为实在是太危险了。”林清源摇了摇头。

    “危险来自于诸侯王们,更来自于你矛盾的内心。”张良却一针见血指出了重点。

    “你不把这些知识拿出来,是怕届时不止会增强中央的势力,更会使得地方上的诸侯国极度膨胀,所以你觉得危险。”

    “至于第二点,则是因为,你早就知道,这些诸侯王对上太后绝不会有好下场,你在等,等时机成熟,等诸侯王们死伤殆尽。”

    “可偏偏你又心软,不愿沾染这么多的血腥,故而才有了推恩令,想要削弱他们势力的同时,保全对方的性命。”

    “奈何天不遂人愿,但凡有野心的诸侯王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家业败落,而这些人,才是真正不能留的存在。”

    “太后前些日子改封赵王的事,就是在设法达成这个目标,清除大汉内部,一切对陛下,对中央的不利势力。”

    “如今陛下并无男嗣,那么他的兄弟们就首当其冲,成了太后的眼中钉。”

    “而你,清楚的知道他们每个人的下场,可却又难以抑制的谴责自己。”

    “因为你觉得,他们的悲惨下场,也有你的不作为在其中。”张良几乎是精准说出了他的心态。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等苦楚与为难,留侯可知晓?”林清源也红了眼眶。

    “所以现下你只适合教书,而不适合从政。”张良给出了最中肯的评价。

    当最高洁的志向和最炽热的心脏,碰上并不亚于战场的朝堂厮杀与争斗,一般情况下,只会有两种结果。

    要么被同化,要么被火化。

    可偏偏,林清源两个都不是。

    他夹在仁义道德和利益纠葛之间,试图在保持本心的同时改变世界,但他却忘了,这世道,本就是身不由己的。

    也正因两者背道而驰,所以他才会痛苦不堪,进退两难。

    这不是他懦弱,更不是他无能,而是一朵开在山野的孤梅被强行移植到花园中供人观赏的无可奈何。

    “罢了,你且静一静心也好,总归现在确实不是好时机。”思及此处,张良也忍不住心疼他。

    “可我就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林清源却长叹了一声,仍是忧心忡忡的很。

    “怕什么?顺其自然就是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张良却镇定自若。

    “再来一局,如何?”他抬了抬手,邀请道。

    “好。”林清源看了他一眼后,点了点头。

    两人收回各自的棋子,再次开启了新的对弈。

    第168章

    既是为了独占好处,那自然要先下手为强了。

    时间很快又过去了三个半月,一晃来到八月中旬,天气正热着。

    审食其来到长信宫时,正巧看到吕雉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娃轻拍哄睡着,见他来了,这才示意一旁的宫女把孩子抱走。

    “怎么想不起来把馆陶公主抱到这儿来了呢?”寒暄两句后,审食其坐在她对面,好奇的问了一句。

    “还不是因为天气太热,窦漪房那儿又快七个月了,实在分不开身,盈儿这才叫人把馆陶抱到我这儿,也好方便照顾。”吕雉解释道。

    “看来窦夫人真的挺看重这一胎的。”审食其如是说。

    “公乘阳庆已经私下里跟我禀报了,这胎十有八九是个皇子,如若诞下,那便是盈儿的长子,自然比一个公主要受重视的多。”

    话虽如此,但吕雉看起来却并没有如何满意,可见她对窦漪房的成见一直也没有消除。

    “其实若是皇子,倒也不错,陛下如今并无男嗣,若这次一举得男,那也是我大汉之幸啊。”审食其看了她一眼。

    “确实,我虽然不喜欢窦漪房,但孙儿到底是我儿的骨血,没得委屈了什么。”这话倒是真心的。

    “还说什么委屈呢?我听说这些日子流水的补品和珍藏都进了昭阳殿,你和陛下也都盼着,底下人哪里敢不尽心对待窦夫人和腹中皇子呢?”审食其笑了笑。

    “若不是为了她腹中的皇子,你以为哀家还会留她到今日?”吕雉到底还是没忍住,言语间露了痕迹。

    “我的意思是,她窦漪房算什么?真正金贵的是我儿的孩子。”不过很快她就反应过来,描补了一句。

    “唉,说到底,这身在宫廷的女人,还是要有个孩子傍身,才算站稳脚跟,只看先帝当年的后宫,就知道了。”审食其试探的差不多了,便不动声色的开始转移话题。

    “是啊,无论受宠与否,有个孩子在身边,总也能分得些家业,譬如薄姬和代王刘恒,又或者戚夫人和刘如意。”

    前者也就罢了,可一提到后者,吕雉便仍是恨得咬牙切齿。

    “倘若当年没有刘如意,只有戚夫人那个贱妇在,凭她如何得宠,我和盈儿也不至于被逼到近乎喘不过气来的地步。”

    “可见宠妃有子会对正宫和储位产生多大的影响,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哀家又岂会重蹈覆辙?”

    最后这一句话,吕雉做了总结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去母留子的决心。

    “可眼下最要紧的,反而是诸侯王们。”审食其并未接她的话茬儿,而是顺势说起了其他。

    “特别是新任赵王刘友。”他提出了一个人选。

    “他怎么了?不是才当上赵王,又成了亲吗?应当意气风发才是啊。”吕雉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

    “问题还就出在这门亲事上了。”审食其叹了一口气。

    “怎么?他和王后不睦吗?”吕雉皱了皱眉。

    刘邦的儿子娶得基本都是吕家的女儿,也就是她的侄女,表侄女们,听到这话的第一时间,自然是问询娘家人的情况了。

    “岂止是不睦,听闻除了新婚之夜,他基本不与赵王后同寝,却频繁宠爱其他姬妾,赵王后自然不高兴,时常与其发生冲突,争吵不休还算好的,有时候,甚至还会动手。”

    “久而久之,夫妻二人就更疏远了。”审食其这话其实说的算委婉了。

    “这个刘友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吕家的女儿向来都利落,模样生的又俊,便是脾气娇纵些,那也难免,到底是家里宠着长大的。”

    “父母千疼万爱的娇客,如何出嫁了便成了要受气的那个?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吕雉猜到大概是娘家女孩跋扈,但她就是爱护短,这才会一股脑的把责任都推出去的。

    “食其,真不是我偏着自家的女孩们,你看看代王刘恒就知道,他娶得也是吕家女,如今和代王后不也是伉俪情深吗?如何他赵王刘友就是例外了?”

    “再说了,倘若不是他母亲先应了这门亲事,这赵王的君位如何轮得到他来做?”

    “难不成是因为赵国王位到手了,就开始嫌弃我们吕家的女儿了,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真打量着我们吕家好欺负不成!”

    “不行,哀家要召他和王后一起来长安,倒要亲口问问,他是否有这个心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