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百合耽美 > 西汉支教指南

11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110-120(第5/14页)

热心了。”薄昭没好气的吐槽了一句。

    “为了此事,我已经心焦的不行了,你不宽慰我也就罢了,怎么还来火上浇油?”薄姬皱紧眉头斥责了一句。

    “姐姐,你别生气,我也是一时情急,口不择言罢了。”他先道歉。

    “可到底这事儿得解决啊,我们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把恒儿往火坑里推,这吕家的女儿哪里是那么好娶的啊。”薄昭也是急了。

    “你当我不知道吗?可眼下,又有什么法子呢。”薄姬也是束手无策中。

    “亏得太后娘娘位及至尊,竟用这等下作的法子坏我们恒儿的未来,真是……”薄昭见姐姐眼含热泪,为母情急的模样,心里也实在是又气又心疼。

    “住口!”不等他说完,薄姬就呵斥制止。

    “你也真是的,太后娘娘的长短也是我们可以评价的吗?莫不是以为远在代国,就忘了隔墙有耳的道理?”

    “现在也就罢了,要是以后等她的侄女嫁来了代国,你再如此口无遮掩,万一要是传到她那儿,谁能保得住你?!”薄姬疾言厉色的提醒他要谨言慎行。

    “……姐姐,你,你莫不是想结下这门亲事?”可薄昭却盖到了言外之意,顿觉不敢相信。

    “不然呢?你真觉得对方是在询问我们的意见吗?不过是面子上好看罢了。”薄姬嗤笑一声,眼里也带着些无可奈何,可见她是明白的。

    “那万一真娶来个探子,咱们这日子还不得天天提心吊胆的啊。”薄昭不同意。

    “那我就只能盼着,来的是个笨丫头,那样的话,我的恒儿就能轻而易举的拿捏住对方。”

    “女人嘛,一旦陷入了情爱,也就分不清谁是谁了,而等有了孩子,自然而然,也就知道该站在哪边了。”

    薄姬这话一出,薄昭就不说话了,只是他心里很是可怜自己的外甥刘恒,恐怕不久后的将来,就得出卖色相去笼络嫁来的吕家女了。

    至于笼络不住怎么办,这个选项并不存在于薄姬和薄昭的考虑中,因为刘恒的容貌在那儿呢。

    最重要的,他还有一个王者应有的智慧,想来就算是出卖色相,对方也定能做的面面俱到,让人如沐春风的。

    第114章

    也就法家这种离经叛道的存在,才会鼓吹什么集权政治。

    吕雉打定了主意,要把一个好控制的吕家女嫁去代国,那么在此之前,她就得先安抚住自己那个妹妹不可。

    不久后,吕媭便进了宫,椒房殿内,两姐妹相对而坐。

    “二姐,我听说代国丞相张苍已经来长安述职了,你派人去问过了吗?”

    吕媭一得到消息,立刻就进宫来问了,可见她是对嫁女儿这件事有多着急。

    “问了,这事儿,怕是有些难办。”吕雉犹豫了一下,面露难色的摇了摇头。

    “怎么?薄姬那个破落户还敢嫌弃我的女儿不成?”吕媭一听就恼了。

    “你也说她是破落户了,能见过什么好东西?更不必提有胆子敢结你们樊家这门贵亲了。”吕雉顺着她的话又踩了一脚。

    “再者,我思来想去,把你女儿嫁到代国,也确实是委屈了。”她话头一转,换了一副关切的口吻。

    “你看啊,代国地处边疆,与匈奴接壤,虽不算苦寒之地,但也绝不会如何繁华热闹。”

    “更不必提那里远离长安,你若真嫁了女儿去那儿,这一年到头,只怕都见不着了,你当真舍得吗?”吕雉挑了挑眉。

    “这……”,吕媭听到这儿,也踌躇起来。

    “这自然是舍不得的,我这丫头虽说模样生的不俊,性子也迟钝,可到底是我十月怀胎的亲骨肉,哪有不疼的道理?”

    “我本想着给她找个压得住的婆家,这样日子以后也好过些,为着这个,我才选了薄姬的儿子。”

    “可刚才听二姐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不太妥当啊。”吕媭咬了咬下唇,越想越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所以啊,何不把眼光放宽一点呢?这刘姓的诸侯王除了先帝的这几个儿子外,不还有许多别的子侄兄弟吗?”

    “至于薄姬那儿,她的恒儿除了年岁上比较合适外,也没别的可取之处了。”

    “你不如再好好挑一挑,看哪个更符合心意些,等你瞧好了,再与我讲,我一准儿做这个大媒,如何?”吕雉继续循循善诱,要她换个人选。

    “……是不是我无论看上哪个诸侯王,二姐你都答应?”吕媭看了她一眼。

    “嗯。”吕雉痛快的点了点头。

    反正她查过了,除了刘恒,其他的,暂时还比较老实,就算以后不老实也没关系,她总会找到理由处置的,当然了,这个就用不着跟妹妹说透了。

    “那敢情好。”而不知内情的吕媭一听这话,自然当下就愿意了。

    姐妹两个就此达成一致,不久后,吕媭果然又挑了一个新人选,是名唤刘泽的诸侯王。

    吕雉专门派人去查对方,虽然有点小心思,但却没多大本事,她觉得还可以,于是就应下了这门婚事。

    处理完这件事后,吕雉就着手准备刘吕联姻的事,趁着年节的喜庆,她当众宣布,要为先帝的儿子们择一门好亲事,就从代王刘恒开始。

    这事儿,朝臣们秉承的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反正他们都是中央要员,跟代王刘恒也没什么直接利益关系。

    不管太后娘娘为何要这么做吧,总归涉及不到自己,所以大家也就捧场的赞同了她的决定。

    唯一有异议的,大概只有代国丞相张苍,但他也不敢发表意见,只是心里觉得挺对不住代王的。

    吕雉趁机又道先帝的其他儿子等足岁时,她也会给找一门好亲事,这下,和张苍一样发愁的大臣总算变多了。

    但不管如何,这事儿就算定下了。

    眼看着各个诸侯国都被这招整得谨言慎行,丞相曹参是相当佩服,这样的法子,也就只有吕雉能用,且好用了。

    未来几年内,诸侯国们肯定不敢炸刺儿,否则一不留神开罪了吕雉,又让她知道了,那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暂时解决了地方上的问题,曹参就开始着手和张良一起试着推行科举制了。

    他们也谨慎,并未贸然提出,而是打算先在长安试行一下,看看效果,当然,这么大的事,只有他们参与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征得更多的支持。

    于是,法家巨头张恢和儒家领袖叔孙通都被他们一并请来议事。

    但众人开会的地点,却不是在张良或者曹参的府邸,而是在宣室殿里,并由当今陛下,也就是小刘盈亲自主持的。

    议题也很严肃,是关于实行新的选官制度用以网罗人才的小型朝会。

    科举制是林清源提出的,他又是道家学派的自己人,张良和曹参亦是参与者和知情者,自然是全力声援。

    法家学派的巨头张恢如今是九卿之一的廷尉,他本就深受皇恩,这才得以平步青云,且法家学派从来都是拥护皇权的,自然是赞同此事。

    再有就是,之前叔孙通在他上任前,往廷尉府里插探子的事,让他得知了,心里自是不爽,牟足了劲儿想招几个自己人用,眼下正是好时机,那他自然不会反对。

    在场唯一有异议的,也就是叔孙通了,但他也不敢犯了众怒,只进言,让陛下仔细考虑此事,毕竟,新的选官制度到底如何,还有待考量。

    而这个,也被曹参等人以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