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100-110(第6/13页)
的发展会起到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而对方又极其亲近于他,甚至是他们道家学派的一员。
这种种缘由叠加之下,也就促使张良决定为其做点什么。
眼下的事,不过仅仅是个开始。
第105章
殊不知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呢。
前朝九卿变动,此等消息自然引起了吕雉的注意。
而且听说是小刘盈先斩后奏,下了诏令后才通知的众臣,她心里便隐约有个谱儿了,只是还需要确定一下,于是便派人去把女儿找来。
另一头,林清源也已经猜到她会询问,便提前跟刘元嘱咐了一番。
不久后,吕雉果然派人来请,刘元也就去了椒房殿。
母女两个寒暄了几句,又问过小嫣然的情况后,便进入了正题。
“如今我们大汉新立不久,根基未稳,偏生这治国理政的人才又极度缺乏。”
“盈儿前些日子征召法家巨头张恢入朝掌管廷尉一职,也算比较妥当。”
“只是,现在的朝堂重臣,要么是道家大贤,要么是儒家学子,其他的也不是没有,但到底算不得什么主流。”
“要是加入别的也就罢了,可偏偏选中法家这样的显学,我担心,日后会有学派之争,甚至政见冲突啊。”
吕雉从治国角度来谈,且说的合情合理,其智慧丝毫不逊于前朝的大臣,可见她对局势的把握是何等的精准。
“母后所言极是,”刘元点了点头,“先生也跟我说过,当初他和盈儿一起拟定廷尉的新人选时,也考虑过这点,不过最后还是选了张恢入朝。”
“哦?这是为何?”吕雉听到这儿,追问道。
“正如母后所言,如今我大汉急缺人才,可民间又有许多大贤,空有一身本领,却无上进之路,那么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弄出一个合适的选官制度。”
“对此,先生说他确有办法可解燃眉之急,但毕竟如今所处形势不同,他也不能确定他所提出的制度就一定适合现在,所以还是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谨慎行事才行。”
“故而这次征召法家学派的人物入朝,也是一次实验,如若效果不错,那么后续也就可以跟上了。”
刘元定了定神,将林清源的筹谋娓娓道来。
“这话说的很是,完善选官制度嘛,确实需要谨慎些。”吕雉听到这儿,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那他有没有说如何解决学派争斗的问题?”她还没忘了最初的担忧。
“母后,你不知道,先生说,大臣们争斗起来才好呢,若是他们真的铁板一块,那坐立不安的,就该是我们皇室了。”
“不过,先生也说了,适当的争斗会促进国家的发展,但是过火,甚至控制不住的党派之争,就会损伤国本,所以要把握好这个度才是。”刘元也一一为其解答。
“嗯,这话真是说到点儿上了,我担心的也正是这个。”吕雉也深以为然,“元儿,你的这个驸马啊,真是干练又精明,将来必定会辅佐盈儿开创盛世。”她给予高度的评价。
“母后,你快别夸他了,”岂料刘元却笑着摆了摆手。
“他啊,不过说起来头头是道,这做起来有效果,那自然是千好万好,可他也担心万一没效果,或者招了坏处该怎么办呢。”
“为着这个,近来,他三更半夜说梦话都在担忧呢。”刘元讲起了一件糗事。
“那驸马没想着怎么解决?”吕雉也被逗乐了,打趣着追问了一句。
“我也好奇啊,就问他,他说他不怕,盈儿也不怕,万一他们两个真的搞砸了,反正有母后在后面托底儿。”
“母后,你瞧瞧,这简直就是有恃无恐,恃宠而骄嘛。”刘元半是嗔怪,半是打趣的说着。
“若真是如此,那我就可以宠,让他们高兴就好。”这话听的吕雉十分受用,而且也打消了内心的那一丝疑虑。
她想着到底是亲儿子和亲女婿,刚才也算表了态,总归是不忌讳她插手朝政的,不然也不能通过刘元给她传这种话。
没错,吕雉已经猜出来了,这不可能是刘元能说出来的话,而且对方刚才也挺坦荡,明确就说是听来的了,这也是她不在疑心的原因之一。
其实她也不是非要插手朝政,她想要的,只是一份信任和支持而已。
如果儿子和女婿联手,可以弹压的住前朝的那些老狐狸,那她也乐的不操心,专心享受天伦之乐。
简单点说就是,她可以不做,但想做的时候,别人不能阻止。
林清源也是通过审食其,才能算准了她这个心态,由此针对性的做出了令她满意的回答,而且这个回答,也并不全是假的,也有以防万一的意思。
一旦他和小刘盈真的玩脱了,那么请吕雉出面压阵,也是非常必要的事。
就这样,经过一定的信息交换,达成了现在这样三方皆满意的结果。
而随着窦长君奉命将法家巨头张恢召回长安,汉朝内部的选官制度的试点工作也正式开始。
林清源本以为这样就算万事大吉,自己女儿总该安全了,殊不知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呢。
夏天眨眼间就过去了,时间来到十月,汉朝上下欢欢喜喜在准备新年庆典,远在北方草原的匈奴本部,也正迁徙回幕南更温暖的地方度过冬日。
一切如往年一样,并无什么问题,直到一支来自乌孙的轻骑兵来到了这里求援。
乌孙,本为秦朝末年兴起的一支小型游牧民族,与大月氏分别立于河西走廊的东西两端。
后来大月氏成为草原霸主,乌孙却依旧如故,不曾有起色,便时常受到大月氏人的欺压。
好在数年前,冒顿杀父上位,匈奴人强势崛起,打的大月氏人连连败退,这也让大月氏无暇顾及乌孙。
乌孙也趁着他们两大部族争夺草原霸主的时候,得以壮大自己,但总体来说,仍是比不上大月氏和匈奴的。
如果一直这样坐山观虎斗,那将来乌孙未必不能做一做成为霸主的梦。
奈何近来匈奴对大月氏的追击十分狠厉且紧迫,使得大月氏为了维持自己军需供给和军事实力,开始变本加厉的盘剥治下牧民。
但仍是杯水车薪,又因为他们的邻居便是乌孙人,眼看着乌孙逐渐壮大,而自己在慢慢衰落,大月氏哪里还坐的住?
这就好比汉人常说的那句俗语,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于是乎,大月氏的各部族首领,在经过商议后,果断决定派出骑兵,直接偷袭了乌孙。
乌孙的总体实力本来就弱于大月氏,对方又是偷袭,他们应对起来,便更是吃力,到后来,甚至连都城都守不住了。
为了乌孙的未来,乌孙现任首领难兜靡,当即决定派人突围,连夜护送自己的几个儿子前往别的部族求援。
而来到匈奴本部的这支衣衫褴褛的轻骑,正是乌孙求援的人。
按理说,冬天即将到来,草原上的民族更应该早些休养生息,而不是在此时动刀动枪,发起战争,更何况还是为了别的部族的人。
但是冒顿也知道,如果这次他不派军队去救援乌孙,那么等大月氏彻底吞了对方,下一个面对大月氏的,就该是他们匈奴人了。
他好不容易才把大月氏打个半残,踩着对方的威风坐上了草原霸主的宝座,如今又怎么会允许它通过吞吃别的部族的牧民和牲畜来养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