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90-100(第8/14页)
后母一并杀死了,既然他没有了兄弟,那么现在匈奴的右贤王必然是空置状态。”
“至于冒顿的儿子,如我所料不错,对方现在应该还是个娃娃,根本不具备统领军队的能力,冒顿也不可能现在就把左贤王的位子交给对方。”
“要知道,左右贤王并不只是尊称,更是实力的象征,他们每个都分别统领着匈奴本部的一个万骑,最精锐的将士,最好的战马都在其中。”
“便是冒顿强行将年幼的儿子封为左贤王,也压不住这些人,有鉴于此,我们也就能推测,此时匈奴左贤王的位子,恐怕也是空缺状态。”林清源分析完后,下了一个结论。
“如果要是这样的话,那就能解释为何边关涉及的战报中,最高也只有匈奴左右谷蠡王的记载了。”小刘盈总算明白过来了。
“先生,你之前说,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一起被誉为‘匈奴四柱’,如今他们欠缺两个,那我们岂不是……”,他甚至异想天开试图干点什么。
“岂不是什么?你该不是以为冒顿会把左右贤王空置的两个万骑交给别人吧。”可他还没说完,林清源就打断了他。
“没有左右贤王的存在,那么你觉得,这两个本部万骑,现在是谁在统领呢?”他挑了挑眉。
“……呃,冒顿自己?”小刘盈有些不确定道。
“不然呢?”林清源摊开手。
“这其实就是权力分配的问题,就跟左手倒右手差不多,匈奴如今虽然没有左右贤王,但对他们总体实力并没有任何影响。”
“甚至因为此时是冒顿在直接统领这两个本部,而加强了他们的士气和战力。”
“毕竟,冒顿的威名可是响彻长城内外,匈奴本部的士兵跟随他,只会变得更加凶残。”
“对了,你刚才想说什么来着?”他说完情况后,看着他明知故问道。
“……呃,没什么。”小刘盈讪讪的笑了笑,可见他也意识到自己方才那突如其来的想法是多么的莽撞和不靠谱了。
“……”,见他这样子,林清源也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肯定。
其实年轻人冲动点,偶尔猛的冒出个想法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愚蠢的念头,而且还听不进劝,非要实行,那才是真的没救了呢。
幸亏小刘盈不这样,不然他非得愁死不可。
就这样,他继续跟小刘盈说着匈奴的情况。
与此同时,冒顿大单于还正等着自己的下属收集有关他的消息呢,殊不知,这会儿匈奴的底细都快被林清源给暴露完了。
第96章
我不反对你用人,但我要提醒你的是,时机不对。
林清源跟小刘盈科普完匈奴的中央配置后,又讲起了他们和下属其他部族的关系。
“除了我之前跟你说过的直接隶属于匈奴本部的,那十二个部曲之外,至于其他的,比如什么白羊王,昆邪王,折兰王,休屠王,卢屠王,还有什么鲜卑王,乌桓王,这些严格来说,都不是匈奴人。”
“他们不过是北方的蛮夷部族,如今全部臣服于匈奴而已,换句话说,他们就是匈奴人养的狗,用来看家护院的。”
“如今匈奴帝国的边境几乎都是他们这些杂胡蛮夷在看守。”
“而匈奴本部的精锐,则是不定时的对其进行巡视和鞭策,并监督他们好好放牧,到固定的日子,为匈奴王庭上供牲畜和奴隶。”
林清源为小刘盈细细讲解着匈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这不就跟我们大汉之前册封的那些异姓诸侯王们差不多吗?”小刘盈也很聪慧,很快就联想到了自身。
“昔年父皇在时,便有许多异姓诸侯王或是造反,或是叛离,父皇御驾亲征,将其一一剪除镇压,不能正面击败的,也用各种手段除掉了。”
“后来更是与文武百官一起缔约,留下了‘非刘氏不可封王’的白马之盟,可见父皇对异姓诸侯王多有忌惮。”
“我们汉人尚且如此,匈奴人又怎么会如此放心其他蛮夷部族为他们镇守边疆呢?难道他们就不怕这些家伙临阵倒戈,或者投敌叛国吗?”小刘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盈儿,你能想到这点,我真的很欣慰,”林清源闻言,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其他的蛮夷部族不是匈奴人,当然不会对所谓的匈奴帝国有什么归属,如果有一个比匈奴更强大的势力存在,那么他们立刻就能倒戈相向。”
“可问题是,现在唯一能和匈奴掰腕子的,就只有我们汉朝,可我们如今并没有开战的打算。”
“而且就算真的打起来,我们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吞并匈奴,换句话说,双方暂时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样对于那些臣服于匈奴人的蛮夷部族来讲的话,这个选择题就不难做了。”
“如果倒向我们汉朝,好处有没有,有多少,这都难以预料。”
“可要是让他们现在的主人,也就是匈奴人知道他们胆敢背叛的话,那么灭族之灾就在眼前。”
“并且他们部族的真实情况也会不定时的通过巡逻的匈奴本部精锐传回匈奴王庭,传到冒顿耳朵里。”
“而冒顿是个什么人,别说那些臣服匈奴的蛮夷了,就连我们汉人也知道他的凶残与狠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他们敢背叛吗?又会背叛吗?”林清源挑了挑眉。
“当然不敢,更加不会。”小刘盈摇了摇头,看来是清楚策反这些部族为汉朝前驱是不太可能了,至少现在这个时间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现在最要紧的,不是去拉拢什么蛮夷用来对付匈奴,而是要继续积蓄实力,更换装备,不断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并且储存大量的军需物资。”
“别看如今我们大汉与匈奴又是开互市,又是约为兄弟的,可将来,我们一定会打仗,分出个高下。”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土地和霸权,自然也不能让别人分了去,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为了将来能获得绝对的胜利,我们必须现在就努力积蓄力量。”林清源讲解完匈奴的体制后,用一句话,就为接下来的准备定下了基调。
“这个朕也很赞同,不过更新装备的事……”,小刘盈点头附和了一句后,就有些犹豫了。
“先生,少府的工匠实在是没用,都好几年过去了,还没能把当初你给的灌钢法发挥到极致,朕也是发愁的很啊。”他皱了皱眉,担忧的是这个。
“你也别怪他们了,其实这速度已经算快的了,”林清源却安慰了一句,而且还稍微有些心虚。
只因当初那份灌钢法的内容,他也只是写了个大概,其实这也怪不了他,到底他不是专门学这个的,能知道里面大致要用什么东西,配比如何,都是他博学。
而如今少府的工匠凭着这份模糊的‘配方’,仅用几年就能拿出成品并让大汉的将士们用上,在林清源看来,那真是用了心思,费了大劲儿了。
也难怪刚才他要为他们说句好话了。
“先生,不久前朕在天禄阁查找典籍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墨家的记载,听说他们很擅长制造工具。”
“你看,朕要不要发下招贤令,征召一些民间的墨家学派的人进入少府呢?”小刘盈斟酌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并询问林清源的意见。
“你说的这点,我也想到过,但是墨家和儒家是死敌,一旦你公开征召墨家学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