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穿到北宋当权臣

150-1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150-160(第7/25页)

殊拍拍额头,把扔到後面的乳山寨之事再提溜出来,“大人,牟平县有个乳山寨,听闻寨子穷困潦倒情况不太好,可州衙这边并没有收到乳山寨的公文求助,下官想着等雪停了就带人去那边看看。”

    “乳山寨?”许遵想了想,对这个名字还真没什麽印象,“怎麽个不好?详细说说。”

    能让朝廷置寨的都是交通要道,交通要道通常都有商贾云集,寨子光靠设卡收税都能富得流油,怎麽还有穷困潦倒的寨子?

    苏景殊没去过乳山寨,具体什麽情况他也不知道,于是便将沈仲元搜集来的消息再讲一遍。

    乳山寨位于□□山之北,南濒黄海西依玉皇山,的确是个四通八达的好地方。

    可是设卡收税的前提是得有商贾从那儿过,没有商人从那儿过他们上哪儿收税?

    至于为什麽穷的衙门破破烂烂也不找州衙求助,这得去了才知道。

    许遵点点头,“此事本官已经知晓,冬日天寒,外头时不时有强人出没,出门多带些护卫以防万一。”

    苏景殊对来自许大人的叮嘱一一应下,有白五爷在不怕遇到强人,遇到强人後该害怕的是强人而不是他。

    如今刚刚入冬,还不到连着下好几天大雪的时候,天上的雪花半夜的时候就停了,第二天日头升起,走在太阳底下还有点热。

    许知州叮嘱年轻的小辈出门多带护卫,奈何小辈嘴上应的好,出门的时候该不带还是不带。

    想想他身边那两位都是江湖出身,其中还有在开封府挂职锦毛鼠白玉堂,登州境内没有贼寇能打得过白护卫,其他护卫不带就不带吧。

    难怪来时路上碰到包拯时包拯让他多上点心,这麽不听话的年轻人的确得多盯着。

    怕孩子不聪明,又怕孩子太聪明。

    还好不是他家的孩子。

    可惜不是他家的孩子。

    许遵摇摇头,让人将写好的奏疏送去京城,然後回书房继续办公。

    今天是休沐日,不用去衙门点卯,把要紧的事情处理完就能自由安排时间。

    许大人的书桌上放着一幅摊开的舆图,被反复查看的正是苏大人要去的乳山寨。

    那小子说的不错,朝廷怕契丹人从海上来犯可以加强水军训练,主要防备北方渤海湾已经足够,乳山寨位于登州南部,让那边的百姓能出海经商利大于弊。

    大宋开国之初便在那地方设乳山寨,自然是因为在那里置寨有利可图,如今登州萧条贫苦,要麽就把乳山寨撤了,要麽就给他们找个新营生。

    商人逐利,只要有利可图不用宣扬他们就会闻着味儿找过来,乳山寨的位置很适合出海,一直闲着也怪可惜的。

    等那小子回来看看寨子里到底是什麽情况,可以的话他就再给官家上奏。

    来都来了,总得把登州治理好才能走。

    前往乳山寨的官道上,苏景殊也在和沈仲元说占着地利不用有多可惜。

    全天下造船技术最高超的工匠都在登州,有船又靠海却不让百姓出海,这和造出了自行车却不让骑只能推着走有什麽区别?

    不能因噎废食,怕契丹人从海上入侵就加强海防,没见谁家海防是直接封锁海岸线的。

    白五爷不参与他们俩的话题,事关朝政,他怕他一开口就闹笑话。

    无所不能的锦毛鼠白玉堂不可能闹笑话,所以他直接不掺和。

    官道上行人不多,三人骑马从州城出发,直到傍晚才到乳山寨。

    寨子和县城不一样,这儿只有不到百人的士兵驻守,除了商贾很少有人到这儿来,他们仨出现後很快引起寨中人的注意。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出门经商的富少爷小小苏再次上线,过去和官兵交涉的则是他们家万能的沈管家。

    怎麽说也是个交通要道,虽然现在落魄了,但是以前的底子还在,容过往客商歇息的驿馆和供路人吃喝消遣店铺也都开着。

    很冷清,却也不是没有客人。

    海商都跑密州去了,靠岸的第一选择是板桥镇市舶司,鲜少会到别处停留,不过海商只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在陆上做生意的商贾。

    再小的地方都有富人,大宋不立田制的後果就是贫者越来越穷而富者越来越富,越是小地方越容易卧虎藏龙。

    乳山寨是周边几个小城的交界处,只附近的商贾也足够养活寨子里的官差,可现在这冷清的样子也不像是交界处该有的样子,难道还有其他没查出来的缘故?

    三个人找了客栈安置马匹,看天还没黑便出去转转。

    茶馆是最容易打听消息的地方,商贾需要消息,也会自动往茶馆里聚,其他铺子冷冷清清没几个客人,路口的茶馆却是快坐满了。

    喝茶的客人在闲谈,不过谈的话题和乳山寨没有关系。

    苏景殊瞅了旁边的白五爷一眼,找个空桌子要了壶最好的茶,然後一边喝茶一边听其他客人吹捧杀贼无数的锦毛鼠白大侠。

    白玉堂扫荡山贼的消息已经传遍登州,消息灵通的知道他这几年都会留在登州地界儿,提起白大侠那叫一个自豪。

    人在登州就是他们登州人,登州百姓与有荣焉。

    曾几何时,他们登州饱受贼寇的欺压,官兵没本事剿匪,商队上路都战战兢兢,生怕过路时没打听清楚遇上劫匪不光保不住货还把小命儿给弄丢了。

    现在可好,有白大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将周边山头的贼窝全部清了一遍儿,他们连请镖局的钱都省了。

    感谢白大侠,虽然他们素未蒙面,但是只要白大侠露面,他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苏景殊和沈仲元忍笑忍的艰难,端茶杯的手都在颤抖,“来,五爷,干了这杯茶。”

    以茶代酒,喝了这杯茶,大家夥儿就都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白玉堂没好气的瞪他们一眼,别过头懒得搭理他们。

    笑什麽笑?官兵连贼寇都解决不了,他白玉堂以一己之力解决了整个登州的贼患,官府难道不该反思反思?

    现在是有五爷帮忙,要是没有五爷帮忙呢?

    天下只有一个五爷,但是有数不清的贼寇,官兵再这麽懒散下去迟早有他们哭的。

    喝茶的客人们没没注意角落里的三个人,说完白大侠在登州的贼窝里大杀四方後又神神秘秘的说道,“你们知道白大侠为什麽会来登州吗?”

    “这有什麽好问的,肯定是被朝廷派来的呗。”旁边人回道,“我兄弟不久前从京城回来,他说京城那边出了大案子,襄阳王府和柴王府合谋造反,听说朝廷因此杀了很多人,血流成河啊。”

    “我也听说了,四海钱庄被封你们都知道吧?据说就是因为掺和进造反的事情里了。”隔壁桌的行商小声附和,“白大侠如今已经是御前四品带刀护卫,他和包大人一起来登州肯定是奔着四海钱庄来的。”

    要不是四海钱庄掺和造反,以包大人的身份才不会来他们登州这种小地方。

    “说对了,但是只对了一半。”最开始提起这个问题的商人咂了口茶,“白大侠不是跟着包大人来的,他跟的是咱登州刚来的通判苏大人。”

    他做的是粮食生意,官场上的消息比较灵通。

    州城那几个大粮商都官府抓走到现在都没放出来,几家大粮商没了主事人,其他粮商当然不会客气,很快就趁他们病要他们命把那些人手里的生意给瓜分了。

    他的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