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360-380(第38/40页)
你也不得台面,见不得光。想要做何家妇,下辈子吧!”
李清欢脸色阴沉下来,这是她心中最痛之处,看着面前虚弱到随时会晕倒的妇人,冷笑一声:“这轮不到你操心,睿郎说过,不管我是何种身份,不管我们能不能光明正大,他往后余生,都只有我一个女人。”
李氏怒极,猛然捡起花瓶砸了过去:“不知羞耻!你爹娘是这么教你的吗?我是这么教你的?想当初我还想亲上加亲,让你做儿媳妇……”
她是真心想把这孩子拢到身边做儿媳妇,结果两个儿子和李清欢互相都抵触此事,她还惋惜了好久。
李清欢不以为然:“那只是你一厢情愿的为我好,姑母,你要是真疼我,就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以后也不要再管睿郎的行踪。”
这太气人了。
李氏对于男人背叛自己没有多伤心,主要是生气那个女人是李清欢。
两人甚至还有过孩子……若是没孩子,她还能欺骗自己这两人或许是发乎情止乎礼,没有真正坦诚相见,可现在,她再骗不了自己。
“李清欢,你会遭报应的。”李氏临走前,一字一句道:“有我在一天,你就休想跟何睿亲密!”
语罢,她挺直脊背出门。
刚刚出了庄子,李氏就浑身无力的往地上摔去,边上的丫鬟吓了一跳,急忙上前去扶,然后发现,主子晕了。
被气晕了!
何睿得知妻子病重,他身上有伤,也起不来身,忙命人将妻子安排在自己身边,再一询问,得知妻子是在郊外晕的,他顿时心里一沉。
该不会,夫人真的知道了吧?
第380章 富商的账房女婿 十六
此时何睿心中已经没了侥幸, 夫人身子这么弱,两年前他想带妻子去郊外的寺庙祈福,好说歹说都不听, 死活不愿意去,问及了就说浑身绵软不想折腾。
今儿都中午了还去……何睿想不到除了去见李清欢之外的理由。
李清欢年轻,脾气娇,经不起激, 在妻子面前压根藏不住话。
想到此,何睿只觉得头疼。
目前最要紧是赶紧给妻子找个大夫。
李氏病了五六年,身子越来越虚弱, 今年更是不怎么起身。常年伺候她的大夫赶来, 把脉过后摇头:“不是说要静养吗?怎么肝火旺成这般?”
何睿叹气:“夫人脾气急,麻烦大夫了。”
大夫是请来的客卿,抱怨一句后不敢再多言。
李氏这一睡就是两日。
何睿都能下床了她还没清醒。
林老爷是个知道感恩的, 默默算着那批料子卖完的时间,赶在那之前, 又到了一批, 这一次的种类多, 并且,价钱同样便宜。
顾秋实接过来往外一卖就能赚钱,不用脑子都行。
黎家无论老少都在家里跟着先生学认字, 穷惯了的人舍不得浪费,不管是吃的还是穿的,即便是请来的夫子,他们也觉得学的人少了就亏了, 学的东西少了也亏。因此,除了三个孩子之外, 包括黎文巧在内,一家子废寝忘食,没到头悬梁锥刺骨的地步,一天在花费在上头的时间足有六个时辰。
顾秋实每天都在劝他们放松点,众人嘴上答应得好,私底下还是如此,这日他在外忙了回来,一进门就问管事。
不出意外的,一家子又是从早练到晚。顾秋实无奈,去了书房。
书房就在黎家人住的那一进院子里,黎父的意思是,大家在一个地方练,可以互相监督。于是,原用于待客的堂屋被整理了出来。
顾秋实进门时,三个孩子正在吃点心,大人们都一脸认真,有人进来了也没往这边看。直到顾秋实咳嗽了一声,所有人才看过来。
昨天顾秋实和他们约定好,太阳落山之后就不写了。黎父被抓个正着,颇有些不自在,将手里的笔放下,才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顾秋实故意道:“我特意早回,想看看你们有没有按约定办事。”
边氏笑了:“文山,我们心里有数,这一点都不累。我们在乡下种地时,每天上工的时间比现在还多,你用膳了没?我们一起吃吧。”
他们多年养成了日落而息的习惯,一是白日干活太累,回家后只想睡觉。二来,晚上做事需要烛火,灯油很贵,算是一笔不必要的开销。
到了城里,不缺灯油,但他们还是能省则省。
边氏特意推迟了用晚膳的时辰,目的就是想借天光多写,等到天色昏暗,看不太清楚了,就开始用膳,用完了回去睡觉,时间刚好。
所有的人中,三个孩子不提,数文巧和文海学得最好,文秀写得也不错,老两口里,边氏写的快赶得上小女儿,黎父写得最差。不过,老头子并没有自暴自弃,写得兴致勃勃。
一家人用晚膳,其乐融融。
一开始黎家人以为到了城里后会不习惯,可能三两天就会想回家,可到了这儿,吃好喝好睡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的让人过得特别舒适。除了担心成为黎文山的累赘外,真就没有丝毫不适应。
“你的工坊什么时候开?”黎父好奇问。
顾秋实并没有敷衍他,认真答:“我刚拿到地,那边是一片荒坡,要先弄平整,然后在上面造好了房子,之后再说开工的事。”
黎父皱眉:“荒坡怎么平?”
“派人去挖啊。”顾秋实笑道,“你别想着去干,我不许!以前家里穷,不干就要饿肚子,那我不拦着你们勤快。但现在不一样了,你们要做,也要做轻省一点的活计……”
黎文海出声:“三哥,爹娘年纪大了,姐姐和妹妹是女子,不适合跟那些下苦力的男人在一起干活。但我还年轻,也有一把子力气,你让我去吧。”
顾秋实摆摆手:“我真的不缺人手,那些人一天三十文,还包吃两顿,多的是人愿意来,我的管事每天都要应付许多主动找上来的人。”
黎家人都惊了,他们在乡下的时候,农闲时出去做短工,也就八文一天,偶尔能拿到十文都是运气好,还只吃一顿。黎文海立刻道:“三哥,这工钱不少了,我愿意去干。你总不能养我一辈子,明天你让马车送我去,我跟那些人一起吃住。”
别说他,就连黎父有些意动。
顾秋实哭笑不得,即便是城里的短工,每天也只有十五文而已,他给这么多,本意就是想接济穷人。
“文海,那些人家里等着银子回家买米下锅,你怎么好意思去跟他们抢?”
黎文海哑然。
黎父之前刚到城里的时候,也问过伙计一个月拿多少工钱,即便是在大酒楼里接客的长工,也没有这么高。
“文山,你这工钱会不会太高了?”
黎文山笑了:“我这一次请的都是一个名叫陶村的地方出来的人,陶村在大山里,那地方特别干,地里几乎没有收成,因为地方偏僻,里面的米粮和油盐酱醋包括料子都特别贵。那地方的人很勤劳,但辛苦一年到头,收成比我们村里差远了。他们过得特别苦,所以我就想接济一下。”
“好样的。”黎父夸赞,又嘱咐,“我知道你心地善良,但做善事要量力而为,你如果连这附近的人也开这么多工钱,可能会结下仇怨。”
“不会。”顾秋实耐心解释,“凡是跟我干的人,都要签长契,少则三年多则十年,他们的工钱会很高,但规矩是不可以将学到的东西告诉外人,否则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