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百合耽美 > 揽月映同尘

180-2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揽月映同尘》180-200(第17/24页)

在御书房连着召见了几位心腹重臣,将事情都安排妥当,这才有功夫与进宫的卫昭说话。

    卫昭都震惊了,他九哥可真是够能藏事,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一直不曾透露,临到启程了才告知;再则,陆寒尘那么大个人,还是九千岁,能出什么事,怎么就值得他九哥亲自跑一趟大宣!

    “不是···九哥你莫不是开玩笑,你如今可是雍朝帝王,万一大宣有人认出你来,多危险;且不说这些,九哥你脸上的刺青如今天下皆知,难不成你一直戴着面具,不是更惹人怀疑?”

    卫昭坚决不同意他九哥冒险,不就是担心陆寒尘么,派龙甲卫去就好了;别人不知道,卫昭可是清楚的很,龙甲卫统领就是谢一,绝对的忠心,犯得着九哥亲自去么。

    “若是卫兰陵回大宣,明知道危险,昭昭你要不要亲自去接?”谢令月也不说别的,只问了他一个设身处地的问题。

    卫昭讪讪:“那好吧,我总是说不过九哥,也知道你有的是办法。”狗狗眼又亮起来:“正好工部做出了几把更轻巧的东西,九哥你都带着,保证万无一失!”

    既然拦不住人,那便准备的充分一些;卫昭也知他九哥的心思,换他也不可能任由卫兰陵独自犯险,有情人便是如此;明知道自己帮不上多少忙,也要与心爱之人同甘共苦,更何况他九哥是谁,有勇有谋,还是当世高手。

    谢令月满意颔首:“昭昭更懂事了,若是你能少领着阿晖胡闹,多带他玩些启蒙游戏,九哥会更放心;乖,大宣有不少好东西,想要什么,九哥叫龙甲卫多给你搜罗些。”

    狗狗眼更亮,卫昭开心坏了;虽然雍朝如今开通了海上贸易,可有些东西还是稀缺;大宣地处中原,富庶了上千年,好东西多的是;虽然有卫兰陵的人手帮他搜罗,但那些人哪里能比得过龙甲卫;正好他现在的研究还缺少材料实验,那就不与九哥客气!

    痛快给列出单子,卫昭这才心满意足与爱人出宫。

    次日早朝之后,谢令月宣告了西境不安稳,他要巡视边境;朝政由太上皇与丞相总领,又点了几位武将随驾,彻底消除朝臣们的疑心;而被他点名的几名武将也确实要去西境,大元帅谢栋已从北境转去西疆,曾想过的得到瀚海区域并不是随意说说。

    不日谢九便要启程去镇守北境,谢令宸这个禁军统领也已归京,谢令月真正的打算是从大宣接到陆寒尘之后,便直接转去西境···

    第 195 章

    月余时日眨眼而过, 大宣的很多地方已是春暖花开,就连靠近北境的京都,街道旁的树木都抽出新芽。

    这日京都北城门口, 进城的百姓们排队等着检查, 暖阳熏的人昏昏欲睡;忽而远远过来一列车队,当先而行的马车上并没有明显的徽记, 但那通体乌黑的车厢已是彰显木料不凡,车帘的用料更是讲究,虽看不出这是什么珍贵的料子,只是日光下闪烁的隐隐光泽便能看出其中华贵。

    这辆马车之后跟着的几辆, 看上去虽没有前面的引人注目, 可也是平民百姓家想都不敢想的;而跟在队伍里几十个护卫打扮的人,个个都是墨色劲装, 身量结实;只是平静站在那里,便令人心头打颤, 更不敢靠近。

    如此一队人, 难免引人注目,好些人都顾不得自己还在排队,纷纷猜测坐在前面马车里的人到底是何种身份。

    到了这一队入城的时候, 当先领头之人给守城士兵递上各种文书,还有一个荷包;客气道, 兵爷只管检查,他们是从云州来的商户,此行除了做生意, 自家的老爷也想一观京都繁华。

    接过荷包的小头目暗自掂了掂, 发现里面装着的该是银票,还是好几张;先露出笑意, 挥手叫弟兄们跟着这人去检查;又见队伍中的所有人都客客气气,头目更是满意,嘴里叫着弟兄们快些,莫要耽误了后面进城的人,他自己则到了当先的马车前。

    站在一旁的车夫直接掀起车帘,那头目和跟在他身后的几个好奇之人便看清,里面一个隽秀的青年慵懒半躺;一身孔雀蓝的长衫,没有多少刺绣花纹,用料却更为讲究;长发随意挽起,修长指节正拈起一颗水红果子准备入口,肌肤若羊脂白玉,显然是不知疾苦的富贵公子。

    见人看过来,那青年唇角微扬,轻轻颔首,再亲和不过的姿态;头目扫视一眼车厢,也跟着点头转身;如此慵懒随意的姿态,还有这通身气派,虽然只是商户子,想也在朝堂有人;难得对方如此客气,头目也给面子,他这边转身之后,整个商队的检查便结束,摆手令人放行。

    车队走起来之后,还有人好奇围在头目左右,好奇打探消息;而那头目想到荷包里银票的厚度,也不在意这些人的好奇,只说了句贵人的事少打听,便又懒散坐回桌子后。

    马车里的谢令月自然听不到这些已经抛在身后的议论,放下手里的果子,随意用丝帕擦了手,摸在脸上;看来这羊皮面具确实好用,竟有天衣无缝之感,也不知陆寒尘在大街上忽然看到自己···能不能认得出来。

    稍微能看得出是桃花眸的眼形上挑,微微笑意倾泻;也只是在转瞬间,这点微末笑意便消失无踪,眼神更为犀利。

    大宣京都的探子谢令月从未取消,原本是担忧陆寒尘的安危;建立雍朝之后,这些探子更不能撤回,邦国之间都有彼此的暗探,为的就是推测彼此的动向,以防消息不够及时。

    这一个月传过来的消息,先是半月前陆寒尘带领使团一行回京,受到了沿途百姓的赞誉,尤其是大宣北境百姓;九千岁竟然真的与雍朝签订了榷商条约,意味着榷商期间,北境再不会被漠北人侵扰···这消息对北境百姓来说无异于过年。

    虽说是雍朝主动提出要进行榷商,但大宣北境百姓自动认为这是谢家还对故国心有怀念,这才愿意还两国边境安宁;而虽然是雍朝主动提出,却也有九千岁的功劳;如果不是九千岁对亡妻情深,必然不会主动带领使团前去和谈,如果不是谢家念及逝去的瑾安郡主给九千岁面子,和谈也不会这般顺利···

    这些民议自然也传入京都,传到皇族与朝臣耳中,可想而知,本就忌惮九千岁的皇族与新近崛起的权贵,怎会不生出更多芥蒂与忌惮。

    暗探传来的消息,怀疑九千岁心向雍朝的奏折堆满了内阁案桌,甚至还有朝臣揣测九千岁之后会不会为雍朝传递大宣的种种消息;近几日的朝会更是群臣对九千岁群起而攻之,以内阁为首,极力主张先撤销九千岁对锦衣卫的掌控。

    按照文武百官的说法,锦衣卫刺探天下情报,督查百官···如此重要的权利机构,却掌握在可能心向雍朝的九千岁手中;如此下去,大宣危矣。

    谢令月自然想得到,这才是大宣皇族的第一步;文武百官虽然对九千岁心生畏惧,也有消除九千岁权柄的念头;但陆寒尘积威已久,仅是这些朝臣还不敢轻举妄动;近些日子的举动,恰恰说明是皇族在背后推波助澜,暗中支持朝臣为难九千岁。

    他们所图的,就是一步步削弱九千岁的权利。

    不管陆寒尘多么权势显赫,都改变不了他只是一介阉宦,大宣太·祖皇帝时便定下规矩,宦官不得干涉朝政与军权;后来是太宗皇帝之子登基后,在宫廷设置内府课堂,允内侍宦官学习,景昌帝登基后,陆寒尘这个九千岁横空出世。

    因为这些规矩,九千岁所掌控的只有锦衣卫与东厂、西厂这三处机构;其中锦衣卫数十万,是这三处机构中最大的势力,办事能力更是拔尖;可想而知,如今皇族与朝臣想要解除陆寒尘对锦衣卫的掌控,其实就是要拔除他最大的依仗。

    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