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重生之福气绵绵

90-1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重生之福气绵绵》90-100(第11/14页)

掏出两只金铃铛来,用红绳系着,一人给了一个,笑眯眯道,“瑾哥儿一个,瑞哥儿一个,兄弟俩一人一个。”

    老太太这一出手吧,顾忠青顿时觉得坐不住了,这做曾祖母的都给了礼,他这个做爷爷的,却是什么都没准备,继而不由得想到,好像两个小的出生后,他是什么都没给,硬着头皮呵呵一笑,拍了下脑袋道,“瞧我都给忘了,我也给瑾哥儿和瑞哥儿准备了东西,我这就去拿。”

    顾老太太这才抬头看了一眼儿子,没好气道,“这都能忘,都做爷爷的人了,一点也不稳重。”

    当然,这话纯属给顾忠青面子,其实大家都知道,顾忠青压根不是忘了拿,而是直接没想到要准备。

    也就老太太,心里还是盼着父子俩能重归于好,才故意给顾忠青一个面子。

    顾忠青没去多久,去而复返,回来后,底气足了些,从袖中掏出两个利是(红包)来,一人给了一个,“拿着长大了买零嘴啊。”

    姜锦鱼有些无奈,这长辈爱塞银子这事,难道都是一个样么?这么小的孩子,给他银票做什么?

    给了孙儿的,顾忠青又扭头咳了一句,清了清嗓子才道,“姜氏这回也辛苦了,我在城郊有个庄子,不大,你拿着看有空跟着衍哥儿一起去玩玩。”

    这意思是要给她一个庄子,作为生了儿子的奖励?

    姜锦鱼还想推脱一句,顾忠青倒是把地契一放,坚持道,“这是你应得的。”

    顾老太太在一边也跟着劝,“没事儿,你就收下吧,也是你爹的一番心意。”

    姜锦鱼这才收下了,城郊的庄子不算太值钱,不过好歹也是在盛京这地儿,真要便宜也不会太便宜。

    顾忠青是高兴了,虽然花了银子,但在他看来,给孙子给儿媳妇,那还不是在顾家自己人手里,也没什么要紧的,没看老太太都一副赞许的样子么。

    可他是高兴了,却是把胡氏给气坏了,狠狠咬了口月饼,恨不得冲过去把地契给抢回来。

    这可是她儿子的东西!

    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圆,可惜顾衍他们也不能留在府里住,两人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便跟老太太说要回去了。

    老太太一看两个小的都犯困了,也不敢留,这么大的孩子,可不能胡乱换地方睡,说不定还认床呢,忙道,“行,那你们路上小心些。”

    顾衍和姜锦鱼前脚一走,顾老太太也没了赏月的兴致,坐了半个时辰,就起身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老太太一走,胡氏可算找着机会说话了,她也不敢在顾忠青面前撒泼,还装着顾全大局的样子劝道,“老爷,我知道您是觉得姜氏生了瑾哥儿瑞哥儿,有功劳,就该赏。可您想啊,姜氏这才进门呢,早早把她的心给养大了,这样也不好。我也是为了咱们家里考虑……”

    胡氏喋喋不休,偏偏她胖了不少,脸上气色也差,还这么啰嗦,惹得顾忠青更加不喜,直接扭头就走,还不忘说一句,“我心里有数,你不必多说。”

    胡氏气出了个好歹来,又觉得自己尾骨那里开始隐隐作痛了,扭头看见还傻愣愣站在原地的儿媳妇王宁,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没好气教训道,“你方才那是什么话!轩哥儿哪里不如顾衍了,还让顾衍指教指教,他能有什么好心?轩哥儿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她一半是真心觉得王宁不会说话不会做事,另一半却是借题发挥,想冲着儿媳妇发脾气。

    但王宁怎么会吃她这一套,本就心高气傲,觉得自己嫁亏了,见胡氏居然也训自己,立马就呛回去了,“相公哪里比得上大哥了?!大哥是探花,让相公跟大哥学,有哪里错了?”

    胡氏一听,险些给气出病来,这叫什么事,自己的亲儿媳妇居然跟她这个做婆婆的顶嘴?就算是姜氏,甭管心里怎么样,面上样样都做的客客气气的,从来没真的与她起什么冲突。

    反倒是自己疼爱的儿子娶了个媳妇,进门没半年就跟她顶嘴!

    胡氏眼前一黑,仿佛看到了以后儿媳妇天天跟她顶嘴的画面。

    她是倒了什么血霉啊!

    作者有话要说:  王宁就是胡氏的磨难啊……

    另外,应该快要换地方了

    我们顾大佬的前程似锦啊!

    第99章 外派

    瑾哥儿和瑞哥儿长到两岁的时候, 顾衍外派的事情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寿王为首,由顾衍等人辅佐, 外派的地方算不上穷乡僻壤, 但也着实不是享福的地方。正是素有北寒之称的辽州。

    辽州地域辽阔,民风亦是彪悍,且此前常年被胡族纠扰,还是年前出兵把胡人彻底赶出了辽州,如今的辽州才算是安生了不少。

    作为一国之主,自然不会任由这么一片土地荒废,且纵使把胡人给赶走了,要想彻底收服辽州, 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故而这回周文帝早把人给物色好了, 放在眼皮子底下审视了近一年,这才下了圣旨, 把人给外派了。

    圣旨一下, 府里人倒还有些心思浮动了, 毕竟安宁日子过得久了,乍一听要到那么个刚打完仗的地方去,心里多多少少有点慌乱。

    姜锦鱼倒是早就隐隐被透过几句,得了消息便不慌不忙收拾起来, 两个小的是要跟着一块儿走的,所以行李收拾起来,阵仗便有些吓人了。

    这一去路上就得一个月,吃穿住行都要安排好, 姜锦鱼有条不紊派活下去,顾嬷嬷和福嬷嬷两个都是能担得主事的,一看主子不慌,立马也跟着冷静下来了。

    约莫收拾了半个月,姜锦鱼又回了趟娘家,又带着两儿子去了老太太那里一趟,然后便上路去辽州了。

    路途遥远,路上其实也确实比不上在家里那么舒服,不过姜锦鱼早有准备,马车不大,但布置得很舒服,平时赶路也就是有点晃,其他什么的都还好。

    怕瑾哥儿和瑞哥儿在马车上闷,她还特意仿照做了一套后世在大学里看到的早教手卡,没急着教孩子识字,只是把一些常见的物件、粮食植物、动物之类的画在上面,解闷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学着说说话。

    正拿着手卡给瑾哥儿和瑞哥儿认,马车停了一下,小桃上来了,道,“侍书方才来传话,说等会儿车队便停了。休整一日,再往前就离辽州不远了,路不太好走。”

    姜锦鱼答应一声,继续陪儿子打发时间,间或顾衍骑马累了,便上来歇一歇。

    这会儿入秋,越往北走越冷,不过还没有冷到不能骑马。

    见相公过来,姜锦鱼便让瑾哥儿和瑞哥儿自己先玩,侧身过去取来水囊,这还是路上让下人烧的,外头包着一层厚厚的羊毛,水还是温热的,里面泡了枸杞。她递过去,“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顾衍接过水囊,仰头喝了一口。

    姜锦鱼又塞了还有余温的馅饼过去,“之前歇在客栈时候给了钱,借了厨房做的,还剩下几个,先垫垫肚子。”

    因为要赶路,路上大多都吃干粮,又干干巴巴又冷硬,也就是能果腹的程度。不过姜锦鱼带着自家两儿子,在吃食上便格外费心些,每逢歇下便会想法子补充一些,也算是改善改善口味。

    热水下肚,本来就是暖烘烘的,手里的饼子又是温热的,散发着一股麦香,一口咬下去,满满的都是肉馅和豆腐,香味一下子便散开了。

    瑞哥儿一下子被爹给馋到了,跑来找娘撒娇,“娘,吃饼饼。哥哥也吃。”

    姜锦鱼不敢让他们多吃,拿了一个掰成两半,一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