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 二两娘子

800-8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二两娘子》800-810(第11/15页)

子被娴姐儿抱出去了。他方才看那么多人出去, 要跟着人走出去看看。娴姐儿就抱着他出去了。放心, 刚出了这样的事,他跟前不会离人的。”

    沈寄道:“我也不是这么草木皆兵的。只是看小莲蓉独自在这儿喂鸡, 没看到小饺子随口问一声。结果小丫头就指着茅房说在里头。”

    两小有时候分得清喊‘姑姑、姑父’,有时候又会管小亲王跟娴姐儿喊‘哥哥、姐姐’,典型的认知混乱。

    胡胖子说都怪他俩长太嫩了。

    两人心塞不已,他俩才十五, 长这样才是正常的。不然该是有多着急啊!

    一抬头里正又出现在了门口,“魏夫人, 知县大人又来了。说是来给魏大人送信的。”

    之前魏楹发了话,所以知县这会儿不敢贸然进村。

    沈寄心道:什么信需要知县亲自来送啊?想了一下道:“我打发人随您走一趟请他进来。”

    里正答应着和魏府的家将一道去村口请人。

    沈寄对小亲王道:“怕是你大侄子的信。”

    小包子估计他们快到华安了把信往胡家寄。太子殿下知道他们在王家村,就让人直接把信送到县衙了。

    因为是东宫来人,知县不敢怠慢,亲自领着上王家村来了。

    多半他自己也想在魏楹这里趁机混个脸熟什么的。

    小亲王道:“嗯,他来信就意味着清明哥的事扫尾完毕了吧。”

    沈寄看小莲蓉迈着小短腿喂鸡,小豆沙在后头照应着。便对小亲王道:“大概吧。一会儿你支应着。我带她们姐俩出去挖野菜去。”

    小亲王嗤之以鼻,“是你想去挖野菜玩儿吧,打着带孩子的旗号。去吧去吧!”@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东宫来的人肯定是认得他的,可不能让人喊破了他的身份。不然他就没这么自在的日子过了。

    在王家村,别人都只当他是大哥、大嫂的妹夫来着。

    沈寄回屋换了身衣服,便带着两个女儿重又出去挖野菜了。小豆沙带路,她背着小莲蓉跟在后头。

    “娘,你以前挖过野菜没有啊?”

    沈寄摇头,“没有呢。”

    她一开始的活儿就是在家,一边陪着重病在床的魏楹,一边干些扫地、喂鸡、熬药之类的活计。

    因为那会儿汪氏认为她干啥啥不行,怕她去了外头祸祸庄稼。

    又怕魏楹独自在家没人说话,想喝口水都得支撑着下床倒。

    后来,她成了挣银子的顶梁柱,忙得脚不沾地的,小食摊的事儿都需要人搭把手。田里的活儿就更做不了了。

    小豆沙立即大包大揽道:“那一会儿,我教娘跟妹妹。”

    里正引着东宫的人同知县进来。

    刚到门口,小亲王就满脸带笑的迎上去,“哎呀,谭大人是你啊。快请进、快请进!”

    奉命来送信的谭浒楞了楞,就看到小亲王冲他直打眼神,到了嘴边的‘王爷’便咽了下去,“十四爷客气了,谭某哪里敢当。奉太子令,给魏先生捎来书信。”

    “那你进去吧,堂屋左转是书房。大哥在里头,他已经知道东宫来人的事儿了。”

    里正小声给一同进来的知县介绍,“这位十四爷是魏大人的妹夫。京中大户人家子弟,身上没有功名。”

    因为小亲王成天东游西荡也不见习文修武,村里人就跟汪氏打听过他。

    他这个年纪一般还在为前途打拼来着。

    听说魏楹的两个儿子也这么般大小,已经考中秀才,正在京城的大书院里读书来着。甚至魏家大儿子还出海做过生意了。

    怎么他妹夫却什么都不做,一副游手好闲的样子?

    汪氏便按沈寄之前说的大户人家子弟给人讲了。

    小亲王在众人眼底便成了家有恒产、不思上进之辈。

    因为自从出了个魏楹,就是王家村的向学之风都是十分鼎盛的。

    去年徐赟来,众人一打听,知道他已经是举人了。四方走动也是个增长见识之意。

    魏楹当年的游学如今还为人津津乐道,村民们便觉得他也是在游学。

    如今打听小亲王身上什么功名,结果发现他连个最末等的童生都不是。

    成天就陪着媳妇儿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的,要么就是在带孩子或者找人闲聊天。

    这不是不思上进是什么?不过人家命好,祖上有产业,听说几辈子都吃用不尽的。

    知县比村民有见识啊,一听这介绍自然就知道是京中权贵子弟。

    寒门和书香门第走科举的路子入仕,权贵是走恩荫的。

    而且,前丞相妹子嫁的,能是普通人么?

    当下不敢怠慢,赶紧上前拱手道:“十四爷,下官姓曾,是本地知县。为东宫这位谭大人带路来此。如果魏大人方便,也想求见一番。”

    小亲王道:“辛苦了!那你坐下喝口水先等会儿。”

    这位知县如此殷勤,大哥估计会拨冗见他一见说上两句。

    “好的。”

    小亲王又转向里正,“劳烦了!跑腿的事儿,里正你打发个人做就好的。”

    “给魏大人跑腿,还是小的自己来吧。告退、告退!”

    谭浒无奈的看坐下打算和知县闲聊的小亲王两眼,进去见魏楹去了。

    这屋子的书房还是当年魏楹读书的那个房间,相对京城的小书房那都是比较袖珍的。

    但魏楹坐在里头只觉窗明几净,心头十分的踏实。这儿是他十年寒窗苦读的地方呢。

    因此他在里头呆着看看旧日的书籍、手稿一直是非常自在的。

    不过也有一个弊端,这屋子里顶多就能容纳两三个人,再多就挤了。

    这会儿谭浒进去了,小亲王便在堂屋里招待知县。

    他出京以后喜欢上跟各色人等闲聊,就连王二叔家几岁的小胖娃都能聊上好半天。

    来拜访汪氏的老太婆,他也能坐下听人家说点闲话,然后田里干活的他也会问上几句……

    要不是这样,村民还不至于跟汪氏打听他,然后认为他游手好闲的。

    娴姐儿问过沈寄说王爷这是干嘛呢,沈寄笑言是在收集生活素材。

    娴姐儿恍然想起从前王爷戏言过的他要收集素材,然后给大哥写传记。

    所以,如今花这么多时间跟人扯闲篇呢。估计还不只如此,他是真的对从来没接触过的新天地好奇不已。

    知县虽然不知道和他聊天的是当朝亲王,但也认定是个权贵子弟,因此说话也一直很注意分寸。

    书房里说得有点久,他们自然也就聊得有点多。

    小亲王让人续过一次茶水,差不多把知县的经历就都问出来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知县也顺口问起他家里的情况。

    小亲王笑道:“我是遗腹子,跟着继承家业的兄、嫂长大的。后来分了我一份家业,给我成了家。这不,大哥、大嫂要带着老的、小的回王家村,我也没什么事就带上媳妇儿跟着来了。”

    知县一听顿觉自己想得没错,方才东宫那位四品带刀侍卫见到这位都要叫‘十四爷’,肯定是哪家顶级权贵家的幼子。想不到这么平易近人啊!

    娴姐儿抱着小侄儿回来,看到小亲王又跟人扯上闲篇了不由好笑。他倒是各色人等都能说上几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