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310-320(第9/14页)
才能做详细的安排。
“……直接就散了?”
几个退伍兵挠了挠头,但是, 领导没有安排任务,甚至连训话都没有,那就只能散了, 到处看看。
于是乎, 二十多个退伍兵, 别别扭扭的,身上仍然带着军队的影子,走进了眼前喧哗无比的飞燕集市。空气里弥漫着的卤肉香气,以及蒸 腾的面食热气,将他们裹挟在其中。
军嫂陈露望着眼前这些皮肤黝黑, 身材精悍,眼神里却带着局促的青年人, 生出来了一股亲切,热情地招呼他们:
“小同志们,都过来了吧!都来吃几个大肉包,管饱!这有面, 有肉,还有大肉包!”
年轻的退伍兵措不及防手里被塞了个热乎乎的大肉包,这肉包白胖滚烫,一口咬下去,里面饱满油润润的肉汁就在唇舌之间迸溅开来,面皮的麦香和扎实鲜美的肉馅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怕他们吃肉包给噎着,再加上知道部队里的战士胃口大,吃得多,又给端来了豆芽鲜汤面,这一碗汤看着清澈见底,吃起来却是格外鲜香浓郁,滑溜溜的面条和爽脆的豆芽,带给人极致的鲜美。
吃多了军营大锅饭的退伍兵们,何时吃过这种费时费力的东西?
更加诱人的还得是酱香浓郁的卤肉,肥瘦相间的肉块已经被炖的软烂入味,爱吃米饭的,加上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浓稠的卤肉酱汁浇在米饭上,连吃三大碗都不嫌腻味。
“这这这……嫂子这也太客气了。”
“不用吃肉包,给我几个大馒头就行了。”
最初,这些退伍兵们还能保持着矜持和纪律,小口小口文雅吃着,还不敢吃得太狠,毕竟都是“肉”啊!多不好意思啊!但是眼前的食物实在太诱人,再加上嫂子们善意的目光,年轻的小伙子们很快放松下来,大口大口的吃饭啃包子,喝着热汤,额头都渗出细密的汗珠。
但是……吃饱喝足之后,小伙子们都不由得感到几分焦虑。
身边是堆积如山的空蒸笼和一大堆空碗,见底的饭锅,原侦察兵韦山河黝黑的脸上泛着一抹红:
“这,陈大姐……我们是不是吃得太多了?这么多猪肉,这得花多少钱?要不就从我们以后的工资里面扣?”
他说出了退伍兵们的心声,他们害怕一来就表现地像个“饭桶”,给自己的老部队丢人了,别把秦厂长给吓到。
“你们这些新来的同志们,你们自己内部选出一个队长,再登记一下所有人的信息,各自擅长什么,有什么技能,明天根据大家的各自情况再具体分配工作。”
最后二十几个退伍兵里,瘦小精悍的韦山河被选出来成为队长,这家伙属于人不可貌相,看起来特别老实憨厚,人也黝黑瘦小,但是履历惊人。
他是桂省人,原属于侦察兵,也是个徒手格斗的高手,参加过军区大比武,更是拿了第一名,拳脚功夫厉害,并且耐力好,性格比较沉稳,
虽然身材不高,但因为太能打了,他当队长,其他人暂时没有意见。
秦想想看见韦山河的履历,心想以后飞燕集市的安保工作就交给他来负责了,又是侦察兵出身,拳脚功夫又厉害,什么混混扒手来闹事都不怕——前提是真有人跑过来闹事。
除了这韦山河外,其他让秦想想重点关注的还有三个。
第一个叫做蒋大有,原籍就是粤省人,当过汽车兵,据他所说,他对机械方面比较熟悉,能修理和维护各种带轮子的东西。
秦想想认为他是个不可或缺的人才,目前厂办窗口的运输是个问题,以前只想着弄个普通的厂办窗口,现在发展成小集市,是应该要发展自己的“运输队”,蒋大有是本地人,又会汽车修理,是个干运输的好苗子。
第二个叫刘志远,湘籍,原属于炮兵观测员,算数能力强,并且能绘制地图,擅长作图计算,可以接手财务方面的工作,以及地图布局规划。
第三个是陈建设,属于老工程兵,据他所说,他什么建设杂活都能干,垒灶台,拉电线,修水管,搭棚子。这才刚来到飞燕纺织厂特区厂办,看见飞燕集市的盛况,他就立刻发现了问题,说要挖排水沟,搭遮雨棚……
“能不能修一个带淋浴的卫生间?”
“当然可以。”
“秦厂长,我觉得这边还要设置一个大点的公共卫生间。”
……
秦想想在脑子里想好了一些对仓库周围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对退伍兵的安排后,她蓦然回过神,手托着腮帮子,有几分惆怅:
“我这是在发展建设基地吗?”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小轿车的指标?”
“厂长!厂长,咱们收入惊人啊!”
“咱们的飞燕厂办小吃摊,现在每天净利润达到了三百一天!”军嫂陈露的声音都带着些颤音,她简直不敢相信,这三百块钱不是流水,而是净利润,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光是这个小吃摊,一个月就能达到一万的净利润!
秦想想这时候坐在办公室藤椅上,这间办公室是由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属于她厂长秦想想的个人办公室,秦想想弄了个躺椅来当沙发。
“这么多。”听到这个数字,秦想想慢慢坐直了身体,从陈露手里接过报表,顺着一列列数字看下去,那双漂亮的眼睛越睁越大。
再这样下去,光是一个厂办小吃摊一年都能有十几万的净利润,这盈利确实可观,并且展示了一个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
光是卖小吃都能赚这么多,再加上其他的东西呢?
毕竟她们飞燕联合纺织厂……她们可是纺织厂!主业是服装纺织!
“这边特区的人流量可太大了。”哪怕是从沪市这种国内特大城市过来的秦想想,都不禁为特区这一小片地方的人流量感到震撼。
特区每天都有无数的淘金客过来,熙熙攘攘,你来我往,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流动人口”数量庞大,位居全国前列。
哪怕是在这边办个修鞋摊都能发财。
流动人口太多了,而人都有一张嘴,都要吃饭,都要吃喝拉撒,日用衣食住行,样样都不可或缺。
秦想想站起身,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各种小摊位集聚而成的市集,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楼下那群因为初来乍到而感到惴惴不安的退伍兵们。
这么大的客流量,属于她们飞燕纺织厂的集市,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这可是巨量的国内市场。
可不能止步于卖小吃。
现在有人,又有市场,赚钱的机会来了。
“我等会儿就给沪市,还有岛上飞燕纺织厂发电报,让赶紧运货过来!我要调一批货。”
秦想想准备调来一批飞燕纺织厂的食品车间零食,包括虾片,锅巴,海苔脆……并且还要在特区鹏城再搭建一个简易的“烘焙坊”,由她来做指导和监督,要做烘焙蛋糕,以及咖啡,具体包括海苔肉松面包,各色雕花奶油蛋糕和咖啡蛋糕(提拉米苏)。
其他的还有各色酱菜,海岛本厂农场生产的海鲜鱼丸、虾丸、腊肉、鱼鲞……
除了这些吃的,还有他们飞燕纺织厂的各色纺织物,大衣,连衣裙,羊毛毡……最重要的还有“报喜燕”。
“制作一批特区特供的‘报喜燕’,比如‘平安燕’,寓意出入平安,还有‘发财燕’,怀里捧个金元宝,适合这边做生意求发财的老板。”
另外,秦想想还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