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青春校园 > 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280-29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280-290(第9/13页)

凉茶呢!”

    ……

    聊这些可真是没意思,秦想想感到生无可恋,眼前飞燕二厂热火朝天的景象,让她想起了当初飞燕纺织厂接到百万咸鱼T恤时候的景象。

    缝纫机都快踩出火星子了。

    加班、加班、加班……

    她一条咸鱼领导的纺织厂,能不能不要如此干劲十足呢?大家能不能正常一点,合理每天工作六到八小时,按时下班。

    秦想想回到家里,没好气在某个正在下厨的男人屁股上踹了一下:

    “你看,现在这样的情况,都是你一个’懒羊羊‘造成的。”

    黎剑知背对着她,揉了揉自己的屁股,警告道:“我在煮鸭子,小心我把鸭屁股塞你碗底。”

    “你才不会,你最爱我!”秦想想表示被宠爱的有恃无恐,她才不怕被纸老虎威胁,“敢往我碗里塞鸭屁股,就让小胖给你煮十个猪油大汤圆,还是带猪毛的那种,盯着你吃。”

    “最毒妇人心。”

    秦想想:“我才是被你坑害惨了,你的懒羊羊害我懒不成,现在厂里天天加班,到处都飘羊毛。”

    “跟我有什么关系,这都因为……你秦想想是干大事的人,一丁点小事来到你手里,那就变成了大事。”

    秦想想惆怅:“是不是因为我太懒了,一丁点小病,被我给拖成了大病。”

    “老婆吃鸭翅吗?”

    “快快快——鸭翅帮我藏起来,鸭爪也是我的。”

    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吃了再说。

    华东纺织大学的林秀琴,看了眼图书馆里的报纸,她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这个秦想想,她又又又又……上报纸了。

    之前是赞扬她秦厂长的改革道路,什么继承工业遗产,充满人文关怀,把民国老机器拿出去当文物拍照……这会儿又是羊毛毡戳戳乐,一条广播掀起羊毛热。

    林秀琴感到心焦。

    “这秦想想也太有精力了……她是不消停的吗?又上学,又管理两个纺织厂,还搞出这么多事情。”

    林秀琴感觉到一股浓浓的窒息,她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应该在学校里学习这个年代的纺织基础知识,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要抓住改革的春风浪潮……

    普通人在这个年代,虽然看起来机会很多,比如摆地摊,比如卖吃食,尤其是卖吃食,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一点儿都不简单。

    卖小吃就是个“体力活”,累,辛苦赚钱,一个月顶多也就几百甚至上千,赚这个钱,林秀琴觉得没意思。

    尤其是在有秦想想的衬托下,人家都已经是正县级别的总厂长了,上各种报纸,闻名上海滩,门口整了一堆小吃店铺……

    自己如今一个大学生,再跑去卖小吃、开饭馆,实属“自甘堕落”。

    就跟八(-)九十年代那些跑出国的人一样,原本是国内的精英人才,结果跑出去开超市开饭馆卖饺子,虽然在当时改善了物质条件,可等到四十岁,一回首,当年不如自己的人全都成了行业里的泰山北斗,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上哪都有人尊敬,而自己……简直无颜见江东父老。

    卖小吃,摆地摊,没出息啊,指不定等两年,这秦想想都把自己卷成全国牛人厂长了。

    “这秦想想能不能别那么卷?”

    “这么多年过去,她就不能消停消停吗?好好歇一歇吧,这才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以后有的是赚钱机会。”

    开饭馆卖小吃,林秀琴嫌累得慌,而且比较丢脸,因为这个年代鄙视链比较严重,大家都看不起个体户,觉得没身份没地位,不是正经人干的,而且不知道啥时候就容易吃牢饭。

    林秀琴现在是名牌大学生,真犯不着干这事,她想开服装厂,但又没资源没人脉。贷款——她又不敢。

    这时候另一个赚钱方式就是“走私”,很多人靠走私赚第一桶金,现在走私十分猖獗,各种海外的小电子产品,服装,都通过东南部沿海流通到内地。

    “还是再等等吧。”

    “顾同志,你的《老友故事会》栏目被首都广播电台的领导关注了,并且在全国广播电台系统,被选做优秀节目范例进行全国推广。”

    “真的……真的呀?”

    “上面决定,还将破格将你纳入全国广播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评选名单当中。”

    这一次广播造成的轰动效应,使得顾志怀在全国广播工作中脱颖而出,受到上面的关注和表扬。也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当中,他从一个无业卖凉茶的返城知青,一跃成为了国家级的文化先进人物。

    顾志怀对秦想想感激不尽,他真诚感谢:“可以说没有秦厂长,就没有现在的我。”

    “秦厂长是伯乐,也是知音呐!”

    顾志怀得知自己被纳入先进工作者评选名单后,提着几瓶酒,来到了飞燕二厂,放声大哭。

    一边哭,还一边讲评书:《秦厂长智斗刘满福》

    “话说秦厂长刚来上浦纺织厂的那天……轻飘飘的几个字,听在刘满福的耳里,却好似晴天霹雳!为何?……”

    秦想想:“……”

    我……

    秦想想闭了闭眼睛,心想自己当初为何要计较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听人讲三国呢?

    只能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如果说秦厂长的故事,目前影响停留在“足不出沪”,那么一本《马厂长上任记》的小说在此时风靡全国,这个“马厂长”是虚构出来的厂长,但他成为了锐意改革的代表符号。

    “这个马厂长了不起!”

    “咱们需要更多马厂长这样的人。”

    “北边有个马厂长,咱们沪市有个秦厂长!都一样的厉害!”

    “……这什么秦厂长,也好意思跟代表改革的马厂长相提并论?”

    “你说秦厂长?这秦厂长可就了不起喽,人家七十年代初,一手创办飞燕纺织厂,马王堆知道不?人家还参与了国宝修护,在过去几年中,带领飞燕纺织厂拿下了无数外贸订单,成为国家创汇先锋企业……还有电影《碧海银梭》看过吗?那就是秦厂长的真实写照,当年的台风,都是秦厂长统一指挥,与天灾对抗……”

    “还有闻名全国的状元大衣?知道这怎么来的吗?也跟这秦厂长有关。”

    “秦厂长在沪市可是个大名人,爱听广播的都知道秦厂长……话说这广播还有一段有趣的缘由,原本啊,这只是他们的厂内广播,却引起轰动。”

    ……

    “怎么没有人来给秦厂长写小说啊?那些作家跑哪去了?给秦厂长写小说啊!”

    “北边有马厂长,咱们南边必须得有秦厂长!”

    “必须有秦厂长!”

    随着《马厂长上任记》故事风靡全国,很多熟悉秦厂长故事的,觉得要给“秦厂长”也写个小说。

    于是乎,在这个流行手抄本的年代里,突然涌现出了各种不知名作者写出来的小说手抄本:

    《秦厂长办厂记》

    《秦厂长误入马王堆》

    《秦厂长与广交会》

    《秦厂长卖羊毛》

    ……

    曾经在办公室里偷看小说《一只绣花鞋》的秦想想,她觉得这是她看过最恐怖的手抄本小说,直到现在,她的办公桌上,有更多的手抄本小说。

    原来,这世上最可怕的,并不是“秦厂长智斗刘满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