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160-170(第9/14页)
“府绸和浪涌纱这些也不大好,我们这次要找的都是……很多都是成分不大好的人。”
成分不好的人,个个都是低调过日子,恨不得当个隐形人,不太可能出风头沾染“好东西”。
现在哪怕厂里有好东西,他们也换不出去。
而那些木工和大师,自然也不太可能答应给他们制作乐器或者调音。
“……这个确实。”秦想想也发现之前那套以物易物的方式行不通,人家不敢要这些好东西,哪怕是边角料,怕被人告“小资”,尤其是成分敏感的人。
她们厂里面的府绸、浪涌纱、还有云杉木……这些哪怕是废料,用在这类人当中都很显眼。
不过,就跟“高温烤裆”一样,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除了烤裆外,还有闷裆……总有很多痛点,而她们要直击痛点!
秦想想:“搞乐器的人痛点是什么?磨损……其实乐器保养很麻烦,跟高档纺织品一样,防潮防腐防霉。”
薛海阳:“乐器保养很重要。”
秦想想脑袋里突然闪过了一道光,她却又抓不住那一道令她痒痒的光华,到底是什么呢?她的脑袋没那么灵光,唯独在吃喝玩乐上比较讲究。
她喜欢好东西,喜欢好材料,所以要申请北欧云杉木……
“对啊,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到底是什么呢?”秦想想此时突然睁大了眼睛,“等等,等等,这批云杉木是怎么包装的?”
薛海阳:“????”
“这批木材漂洋过海来我们这边,里面的包装填充物绝对有好东西!”秦想想立刻抓到了脑子里的那道光,“我们高档纺织品上船都要经历过防腐防潮措施,专业的木材商一定也有,他们有另外的防霉技术。”
如果不是经历过外贸订单交易,秦想想绝对想不到这一茬,她们之前为了高档纺织品的防潮防霉想尽了办法,并且精心处理防护,就怕中途出问题,会导致国际贸易纠纷。
而北欧木材商一定考虑到了这一点。
这批木料很贵重,而保护它们的包装填充物,起码也是“宝贝”。
秦想想带着薛海阳去仓库,正好看见工人们处理“垃圾”。
“停停停,停手!”秦想想跑过去,“这些东西先别乱动,去知青里面找懂化学的人,找懂化学的师傅。”
“这是硅藻土?!!!”
“这些是特种防霉纸。”
其他的工人们愣住:“这些不是废料垃圾吗?”
“等等!去翻垃圾!”
“垃圾里面有宝贝!”
……
秦想想:“这一批木材的包装填充物全都留下来!”
“厂长,这个防霉纸是好东西!”
“这是进口硅藻土?”
秦想想等人发现这一批木料的包装填充物竟然也是些不错的好东西,尤其是用在防水防潮防霉上面,秦想想拍断大腿:“早知道就应该要求双倍包装填充物!”
——想想,又捡了一批好破烂!
这优质木材的“伴生包装物品”也都是好东西。
秦想想跟薛海阳道:“用这个防霉纸找人,需要养护乐器的,肯定需要防霉防潮处理,还有搞木工的……这可是‘高级进口特种防霉纸’。”
“你看,这防霉纸表面平平无奇,别人还以为是废料呢。”
“还有这硅藻土,这可是进口硅藻土。”
薛海阳懵逼:“???!!”
还真别说,这的确是好东西啊,可这是买木材赠送的包装填充“垃圾”。
用买木材的填充垃圾去找木工和乐器大师帮忙……是不是太过于周扒皮了?
但这确实直击痛点。
秦想想:“就说这是高级特种防霉纸!”
“非常珍贵少见的好东西!用在木材和乐器防护方面绝佳!”
薛海阳恍恍惚惚:“好……好……我去试试。”
薛海阳靠着所谓的“进口防霉纸”,还真忽悠到了人来帮忙做小提琴。
“这,这可真是利用到了极致。”薛海阳都觉得不可思议。
黎金玲:“我嫂子那当然很聪明了,一眨眼一个主意。”
薛海阳深以为然。
肖枝儿进入了飞燕纺织厂,她们这一批新女工,包含了军人家属、公社推选社员、中学毕业生以及知青和工农大学生。
肖枝儿正好进入了缺人的制鞋车间,成了制鞋车间的女工。
制鞋车间比纺织女工的工资低一些,很多人挺失望,但是制鞋车间工作轻松一些,还能见到很多漂亮的鞋子。
但她们也有些特殊福利,积攒车间废料,自己私底下制成新鞋,去县城换给需要的居民,可以额外获得一定的进项。
除了这些外,肖枝儿最满意的则是工人食堂,供应的卤肉,还有罗宋汤,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尤其是罗宋汤,肖枝儿非常喜欢,如果节俭一点,可以两个人打一份罗宋汤,各自要一半,配合着米饭酱菜和青菜,吃的大快朵颐,满足味蕾,还能省不少钱。
“我们工厂食堂每顿饭都有免费汤,可香了!还飘着油花!”
几乎所有的工厂食堂都有免费汤,但这其实约莫等同于肉菜刷锅水,就是煮了肉菜的锅子,加点水,加点盐,就是一锅“免费汤”,这属于年代智慧。
这样的免费汤,飘着油花,带着咸味……重点是免费!
“最好吃的还得是卤肉,腌卤肉的汁儿特别香。”
“厂里还有各种鸡骨面,猪骨面,特别香!”
“我们厂里有一个厨师,很擅长用豆芽吊鲜味,他吊的豆芽汤,比什么味精都好使!”
……
“姐,我带了些卤肉回来给你和姐夫吃。”肖枝儿的语气里透着一股显摆炫耀。
她姐肖叶天天吹牛,说她姐夫姜长天不爱吃食堂的饭菜,而她姐姐肖叶则想尽各种办法给他开小灶,还把战友叫过来一起吃小灶。
然而在飞燕纺织厂吃过食堂饭后,肖枝儿的想法立刻变了,因为她觉得食堂饭菜比她姐烧得好多了。
实际上是工人食堂带肉味的菜多,再加上厂长秦想想的风格是“斤斤计较”,所有的用料都要利用到极致。
食堂的风格,也是厂长的风格。
就好比一只鸡,正常的部分做正菜,而鸡胸肉单独拆出来,做成鸡丝面;鸡架单独拆出来,烟熏卤制后变成卤鸡架;鸡骨头熬汤下面,变成鸡骨面……一鸡两吃、一鸡三吃,普惠大众。
肖枝儿:“我们工厂深夜有夜宵,方便下班女工,点一碗鸡骨面两毛钱,有时候我睡不着了,半夜就去吃一碗鸡骨面,可香了。”
“我们厂里卤制过的熏鸡架,四毛钱一个……香的人几乎要把骨头咽下去,等我存的钱多了,我也吃一次卤鸡架。”
……
“早上还有烧麦,带一点点香菇肉沫,趁热咬上一口,一嘴的酱油香。”
“我瞧着家属院里好多女工都经常打包烧麦回来给孩子们吃。”
姜长天听见肖枝儿说的话,嘴里连连咽口水,部队里大男人,食堂饭菜比较粗放,没有太多细致的花活,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而秦想想管理下的飞燕纺织厂食堂,则是“斤斤计较”的,一切利用到极致的精致风格。
“这个卤肉滋味好,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