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青春校园 > 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150-1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150-160(第3/13页)

捣鬼,不肯传授新人技巧,但她确实身怀绝技,属于红星纺织厂的宝贝女工,并且拥有她独门的“金凤针法”,不肯轻易传授给外人。

    哪怕她在缝纫机里捣鬼的事情被拆穿,郑建国也拿她没有办法,还得帮她隐瞒,求着她干活,让她带人做外贸T恤。

    曾金凤见了秦想想,十分高傲一扬下巴:“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搞虚头巴脑的玩意,有技术在身,才能身板够硬。”

    曾金凤这种老派女工其实很看不上飞燕纺织厂使用次品染料投机取巧的做法,觉得这个纯属于误打误撞,是“投机”,不是真正的本事。

    曾金凤自己做衣服,则拒绝使用次品染料,这是她坚守的底线,她有自己的骄傲。

    容师傅快言快语:“技术?谁还没点技术?能过得了我眼睛,我才认可这是技术。”

    秦想想这一次来广交会,把厂里能凑成麻将桌的四个老师傅给带过来了,避免天天看着何助理和杨知夏这些年轻人散发出颓败的焦虑气息。

    孟师傅:“酒香不怕巷子深。”

    廖师傅:“技术?只要快就完事了。”

    李师傅:“质量代表技术。”

    ……

    秦想想扯了扯身边黎剑知的衣袖,把他拉到旁边说话,她心里吐槽幸好这次把死鬼老公带过来了,要不然一肚子的话都没处吐槽。

    黎金玲那种性格肯定是不愿意吐槽老师傅的人。

    “我们厂里现在这叫什么?这叫‘老盛轻衰’,青年人衰败颓靡,杨知夏说她没胃口吃饭,何助理瘦成麻杆夜不能寐……而我们这些即将退休和已经退休的老前辈,则个个龙精虎壮,还约定准备明年去爬山。”

    秦想想把几个老师傅带过来,也是为了让她们体验体验“公费旅游”的滋味,毕竟认识了组委会的“咸鱼哥”,人家听说是退休老技术工人,给帮忙多批准了广交会入会证件。

    咸鱼哥就是在广交会上卖出几十吨咸鱼的那位大哥,如今的组委会成员之一。

    黎剑知:“咱们也去爬山,这可是有氧运动。”

    “我看你是痒痒了欠打。”

    丝织厂厂长陈树兰主动跟秦想想打招呼,陈树兰其实很好奇飞燕纺织厂如今的状况,毕竟这府绸她们确实纺织出来了,但是纺织成本如何,出瑕率如何……这些外人无从得知,只有秦想想这个厂长才知道。

    另外,秦想想护国宝的新闻,陈厂长也看了,她非常好奇所谓的马王堆纹样,真的会有外国人买账吗?

    这一切都是未知。

    陈树兰打趣道:“秦厂长,你们飞燕纺织厂都能做出府绸了?这技术可以呀,咱们两个厂以后都能搞合作了,我们真丝和你们做混纺。”

    陈树兰好奇飞燕纺织厂如今的混纺技术探索。未来真丝大概也会引入化纤混纺,毕竟从实用性来说,真丝衣服就不是普通人穿得起的。

    因为真丝意味着难以打理,易皱易缩水易磨损,很多古代王公贵族,其实不穿洗过的衣服,古代丝绸衣服,很多是一次性制品。

    在古代典籍上记载,一个皇后愿意穿洗过的衣服,那就属于节俭了。

    而随着现在染色技术的进步,丝绸衣服当然可以洗,但也有易皱易破损的毛病,而如果混入一些化纤料,能改善一部分缺点。

    化纤料的优点就是耐磨,但是不透气,真丝混入化纤丝,能极大的降低成本,更适合普通人日常穿着。

    秦想想道:“呀,陈厂长,你要是真心的,我当然愿意跟你们厂里合作。”

    这下小硕鼠又掉米缸了,秦硕鼠心想我高低得给自己来一套真丝睡衣。

    这当厨子的人还能缺油水吗?搞纺织的我还能缺套睡衣吗?

    “哎呦喂,你们这些女厂长可别在那边美美想着合作,先想想最近的广交会吧。”郑建国得意洋洋冒出来,“秦厂长,你们那个马王堆纹样真的有用吗?劳你千里迢迢跑去湘省,我看也不过是些祥云花叶藤蔓,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吗?”

    “我们自己人都不买账,你还想外国人买账?”

    秦想想淡淡瞥了他一眼:“郑厂长,你这就是思想态度不端正,我们这叫两千年老纹样,七十年代工人新创造!响应国家古为今用的号召,提高民族自信心。”

    “我们厂里研制出来的东海浪涌纱,更是凝聚着东海渔民的勇敢以及纺织女工的智慧和心血……这是非常宝贵的东西。”

    “有些人拾人牙慧,学也学不会。”

    郑建国轻蔑一笑:“我倒要看看你们厂里的新纹样,究竟有多少人买账。”

    第153章 血赚 咱们一起说一声谢谢郑厂长。……

    秦想想带着厂里的人布置站台, 黎剑知也来帮忙,他们厂里的展台位置比去年秋季广交会好多了,但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最显眼的位置属于沪市等几个纺织品工厂。

    黎剑知将木制展架搬到了展台处, “我带了报纸, 还有照片, 咱们把报纸和照片粘贴在这里,做成照片墙。”

    秦想想嘴角抽了抽:“报纸就算了, 贴照片吧。”

    “非也非也, 咱们秦厂长的报纸一定得贴上,纺织女工巧手护国宝——”

    “报纸粘贴大版面, 这边放上照片……照片带的太多了,边上也钉几张。”

    杨知夏与何助理在旁边感到发愁,内心尽是疑惑, 却又不好开口, 他们想着:贴这些玩意真的有用吗?外国人真的对马王堆感兴趣吗?

    李师傅和孟师傅等人则围着照片啧啧称奇:“这是你们工厂支援马王堆的照片?哎呀, 原来考古现场是这样的。”

    “这是和博物馆馆长的合照?还把两块国宝交给你们厂里保存了呀!”

    “我们想想——秦厂长真是了不起。”

    飞燕纺织厂这一面照片墙摆出来,吸引了很多人注意,哪怕是广交会的工作人员,也不禁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走过来聚焦照片。

    “马王堆?两千年不腐烂女尸?”

    “国宝啊, 真的是国宝。”

    “文保红旗单位。”

    ……

    丝织厂厂长陈树兰走过来看了一眼,随即目瞪口呆:“不是, 你们到底过去拍了多少张照片?”

    陈厂长等人也有带队伍出差的经验,大多也就是拍个十多张照片,顶多二三十张作为留念,不可能拍太多照片, 一是胶卷贵,二是照相机贵,并且擅长拍照的人不多。

    秦想想:“我们自己带的照相机,拍了三百多张吧,挑了些好看的……这个是我们的工人在跟老教授讨论印花,这个是乘云绣,这个是敷彩纱。”

    陈厂长傻愣愣的点头,“看来你们对马王堆下了很大的功夫。”

    “那是——”秦想想立刻跟广交会的外销员说:“我们这一批货,和外商谈价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出高价,我们这个府绸,造价高昂,都是好棉花,还有这个东海浪涌纱,以我们的机器做这个浪涌纱,太艰难了,一定要卖高价。”

    几个外销员和翻译点点头。

    “翻译同志跟外商介绍的时候,要说我们这是高支纱面料,并且采用天然染色方法,这些染色代表了华国山水……还有这个是马王堆的刺绣和印花。”

    “还有这个是东海浪涌纱……”

    外销员和翻译一起点点头,拿着笔记本做记录 。

    杨知夏心里七上八下,卖高价?厂长还要求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