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青春校园 > 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

90-10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90-100(第13/14页)

,夫妻俩也都长得好看。

    但他们在看到小胖的时候也都看直了眼睛。

    虽然城里来的大嫂也长得好看,黎二弟夫妻俩却不敢乱看,只把眼睛放在小胖身上,连连感慨这孩子生得健壮。

    黎二弟:“大哥,这孩子长得真像你!”

    黎剑知:“……”笑不出来。

    车子开进了村里,黎二弟夫妻俩先下车,村里人见了黎二弟,都喊他黎老师。

    “黎老师怎么今天又回来了?”

    黎二弟:“我大哥大嫂带着侄子侄女回来了。”

    “你大哥回来了?这可是稀罕事?连孩子也带回来了?”

    黎剑知下了车,从秦想想手里抱过一岁的小闺女,秦想想随后跳下,小胖子则是砰一声落地,溅起尘土飞扬,他自个儿还觉得有意思,在地上多蹦两下。

    小胖:“我掀起了一场沙尘暴。”

    秦想想警告他:“你给我老实待着点。”

    听说黎家那位在外当军官的老大回来了,整个公社大队都闻风而动,在家里唠嗑的老头老太们都不唠嗑了,齐齐揣上一把瓜子花生出来看热闹。

    “真是稀罕事,黎家老大回来了?他还把他那个沪市老婆带回来了?”

    “在哪呢在哪呢?人在哪呢。”

    一个穿棉袄的老太太走在前头,一看见黎剑知兄弟俩,立刻大嗓门道:“哎呀,黎大毛回来了呀!”

    秦想想:“????”

    黎剑知:“……”

    第100章 火炕 我又何尝不是呢。

    黎剑知东北老家是红砖黄泥混合的砖土房, 原本家里是一房一厨的格局,前后带院,另有地窖和仓房, 去年为了给家里三弟结婚, 又新盖了一间带火炕屋。

    正屋很大, 大概有三四十个平房, 其中红砖砌成的火炕占了一半,厨房里烧着火, 一进屋坐在炕上便觉得暖烘烘。

    小胖没见过这种大火炕, 爬上去翻来覆去,秦想想都担心他这么蹦跶把火炕睡塌了。

    黎剑知:“我都睡不塌, 他哪有那个本事。”

    火炕晚上是睡觉的地方,白天撤了床褥,摆上桌子, 等同于普通人家的客厅。

    秦想想也是头一回上火炕, 心里感叹好大的一间房。

    她小声跟黎剑知咬耳朵:“黎大毛, 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我第一次坐火炕上。”

    黎剑知心想:秦壮壮,我又何尝不是呢。

    不过他可不敢把这话说出来。

    站在外面的时候,呼吸说话都是一阵阵地冒白气,今天气温不算冷, 个位数的天气,最低零下几度, 没有下雪,只是夜里风大较冷,偶尔还会下点小雪。

    “儿子,你带着儿媳孙子回来啦。”

    黎剑知眼睁睁看着穿着大花棉袄的吴雪雁女士走进来, 眼前这个农村妇女,跟他妈长得一模一样,穿着土俗的棉袄,黎剑知修炼多年的面瘫脸都差点没绷住。

    他妈一个追求时髦的上海老太太,变成了眼前的……噗,时尚乡土风格。

    不过,哪怕他妈是乡土妇女,穿得也比其他人更加花色艳丽。

    “妈。”黎剑知跟吴雪雁说了几句话,之前也通过电话,不算生疏,加上这同样的长相,还多了几分亲切感。

    就是憋笑憋得难受。

    “这是我大孙子呀,小胖,奶奶的大胖孙啊……”吴雪雁开心地说了几句,最后还是忍不住念叨:“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太胖了。”

    秦想想也跟婆婆说几句话。

    吴雪雁:“我这仙女一样的儿媳妇,可算是见着面了。”

    “我孙女有你这样一个妈,将来不知道多漂亮。”

    “饿了吧,先吃点东西。”

    吴雪雁去仓房里拿了不少葵瓜子、南瓜子以及榛子出来,用砂锅现炒了给客人吃,给儿媳和孩子泡了麦乳精,厨房里还热着玉米大碴子粥,一股股香甜的气息时不时传进来。

    吴雪雁没好意思让城里来的儿媳妇喝大碴子粥,吩咐黎三弟去买鱼买猪肉,等会儿要吃白面,擀面条,做白面饺子。

    小胖嗅到了玉米的甜香,倒是说自己要喝粥,吴雪雁给他端了碗,“吃点垫垫肚子,今天奶奶要给你做白面馒头大包子,咱们吃猪肉饺子,今天还要杀一只鸡。”

    秦想想剥榛子吃,她感觉到一阵热乎乎的安逸,来婆家跟回娘家的感觉不一样,在婆家她这是上宾,回娘家……她妈让她学习。

    火炕烧得很暖和,加上外面冰寒料峭的天气,吃着坚果,真有一种猫冬的快乐。

    火炕用处很大,秦想想见婆婆和了面,一盆白面团放在炕头发酵醒面,温度相宜,等会儿做白面馒头花卷大包子。

    秦想想也吃了一小碗大碴子粥,玉米香闻着很甜,吃完了温暖身心。

    黎三弟买了猪肉和鱼回来,开始在厨房里剁馅。

    黎三弟叫黎剑平,比大哥和二哥都要稍微矮一点,沉默着不爱说话,他的脸偏圆,长得有几分憨实,也显得粗糙,几个兄弟姐妹中他长得相对平凡。

    大哥是军官,二哥是老师,唯独他还留在家里务农,这两年才说上了对象,盖了新房,准备结婚。

    大哥这些年每个月都会往家里寄钱,加上又是军人,在异地他乡工作,公社干部对他家也比较客气照顾,每年都会有军属慰问,他们家日子过得在村里还算是中上等人家。

    “你三弟也快要结婚了,现在新房都盖好了,就等着好日子呢。”吴雪雁说话带着笑,脸上也都是喜气,她一个寡妇带大了四个子女,而且各个还娶了个漂亮老婆,怎么能不让她得意呢。

    “这以后的三弟妹是同个县城其他乡镇的,知根知底,她家里条件也很不错,爸爸以前当过兵,退伍后被安排在村供销社工作,她是家里的小女儿。”

    吴雪雁说着话,眼睛却看向自己的大儿媳秦想想,她对这个儿媳挺满意,一张俏丽的鹅蛋脸,富贵大方,皮肤细嫩,一看就是好人家养出来的城里姑娘。

    出身家庭也好,还是特大城市的户口,父母都是工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和她儿子相配,哈哈,其实吴雪雁觉得自家大儿子能娶到这么个儿媳妇,纯属走狗屎运。

    而且这家庭条件这么好的儿媳妇还跟着儿子随军去岛上,没得挑。

    那些个从城里来的知青,谁不是个个盼望着回城,想着城里的好处,尤其是沪市,有洋楼,电影院,各种公园,还有商场……

    其他人跟吴雪雁说,你个大儿媳沪市人,恐怕跟那些下乡知青一样看不起农村,娇娇气气,不好伺候。吴雪雁听了这些话一点都不放在心上,她一个寡妇拉扯大几个孩子,在村里见过多少恶心事,要是给她机会,她也不待在农村。

    大儿子一家以后都是城里户口城里人,儿媳娇气就娇气呗,夫妻俩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要是好不容易考出去当军官的儿子娶个乡下老婆说要回家扛锄头,她才要晕过去了。

    而且老大黎剑知当年娶妻没有问家里要过一分钱,大孙子姓黎,过去那些年还跟着亲妈在娘家吃吃喝喝,从小长在沪市这种大城市,吴雪雁也从没要求儿媳必须带着孙子回来。

    跟老大相比,老二老三在家这边娶媳妇则坎坷多了,老二找了同校的女老师,老二媳妇结婚要求也很高,要给彩礼,要买大件,结婚酒也要办得体面……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