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30-40(第12/14页)
,稍微长大点赶紧吃了,那公鸡打鸣声可不是筒子楼能受得起的。
在梦里她看见这种场景可太委屈了,明明住楼房,可这不是让她进村里吗?而且还给她分一小块菜地,她还能在自己的菜地边搭草棚养鸡,也能种果树,这不是让她去种田种地当农民吗?和知青下乡有什么区别?
不过……养鸡可以白吃肉,还可以白得鸡蛋!猪棚里的猪是集体共用的,年底杀猪可以分肉,有专门的人管理,反正也不需要她管,冬天每家都可以分不少猪肉。
家属院里的果树也是集体共用的,长了果子都可以去摘,不过大人很少去摘果子,小孩才是主力军。
新建的家属楼编号012,刚修建好的这一栋在家属楼里鹤立鸡群,统一都是绿色的木门和木窗,一边西楼,一边东楼。
底下一层有两个台阶和斜坡,前面是草坪和花圃,有一只落单的鸡瞪着豆豆小眼睛看着来人,时不时在草坪里啄几下。
黎剑知看着眼前这些条件,不由得叹气,这会儿的条件确实是个城乡结合部,之前还说没见过活鸡,这下好了,活鸡到处都有。
鸡倒还好,鸭子则多是养在滩涂地的海鸭,平日里吃小鱼小虾,海鸭蛋很大个,就是味道有点腥,寒凉,加再多的姜丝都感到一股寒凉之意。
让黎剑知吃海鸭蛋他是摇头的,除非做成咸鸭蛋。
黎剑知有些忐忑看身旁的女人,怕她接受不了眼前的条件,岛上总归比不上沪市,秦想想居住的工人村采用五十年代苏国的设计,外形还挺漂亮精致,哪怕经年日久,底下铺的鹅卵石路都磨圆了,还是有股小资情调。
部队里的家属房以实用为主,建的方正古朴,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宽敞透亮,这么十几栋家属楼,就像是十几坨方正的砖头,整齐,死板。
让老婆受委屈了。
沪爷心里也拔凉拔凉。
秦想想在梦里已经见过眼前的场景,她这会儿无所谓,反正楼上屋里的条件还行,只要不让她熬通宵上夜班,其实都无所谓。
她是过来躺着的,把自己的家里收拾打扮好就行了,如果想去城里,抽空坐船去明州也不算远,一天一个来回。
“想想,你挑这边二楼的?”
“选二楼的这个边户吧,离楼梯远一点,免得上下楼吵。”
黎剑知也赞成选长边户,实际上,每层楼这三个户型都不咋样,这时代的房子设计根本没有考虑过私密性,大门对大门,中间户又太靠近楼梯,而且靠近走廊那边的光线也不大好。
至于选二楼和三楼也是头疼,一楼不选,二楼就怕楼上吵,三楼则是冬冷夏热,要多爬一层楼,但是胜在安静。
秦想想:“折中一下,选二楼的长边户吧。”
“别急着选,我们上去看看。”
在梦里秦想想选择住东楼,这一次她选西楼,西楼二楼的长边户正好空着,隔壁两家都住了人,三楼的长边户也有人,如果她要选西楼,只能选二楼的长边户。
东楼她是不选了,离未来男女主远一点,眼不见为净,但她可以偷偷吃瓜。
走上两层阶梯就是一楼的走廊,一层楼三户,呈现一种包围型的状态,步梯在中间,站在楼梯口前面,往左边看是一道门,往右边看是另一道门,楼梯边上则是中间户的门。
向上爬到二楼,同样的户型,边户和长边户两道门相互对着,一打开门就看见对方家的门,走廊并不宽敞,为了抵御台风,走廊是封闭的,有一列窗户,光线倒是格外明亮。
二楼边户住了人,家门口堆了扫帚和铲子,铲子里三个烧完了的蜂窝煤,走廊中间的窗户底下有个白色洗手池和水龙头。
中间户也住了人,他们家蜂窝煤堆在靠边户的位置,因为要远离水龙头,蜂窝煤潮了不好烧。
看到这里,黎剑知更失望了,连个天然气都没有,他媳妇儿都不会烧煤!
二楼长边户没人住,他们来看房,提前拿了钥匙,一打开门,迎面就是厨房门口,走进去右手边则是一扇窗户,也有一个水龙头和水泥白瓷妆砌成的洗手池。
厨房不大,也就四五个平方,也只能容得下一两个人,转身都挺难。厨房的左手边是洗手间,一个平方大小。
再往里面走是客厅,窄得有些离谱的客厅,刚好能放得下一张桌子,再坐上一圈人,差不多就快填满客厅。
但是主卧和次卧又大的离谱,主卧和次卧比客厅面积要大,尤其是主卧,加上外阳台,很是空旷,光线明美。
也是这个年代住房过于紧张的特殊设计,就像是老公房的公用厨房一样,大家都在拼命积压厨房、卫生间、客厅的空间,厨房卫生间都可以共用,至于客厅?人都住不下了,要客厅有何用?
加上现在各家各户的子女多,干脆就全给整上大卧室,具体想怎么隔断就怎么隔断,次卧隔断成两间,主卧隔断成三间,都是各家的自由。
秦想想和黎剑知如今是一家三口,完全不用做隔断,夫妻俩睡主卧,儿子睡次卧,秦想想最满意这个带阳台的大主卧!
比她之前的房子大多了,加上阳台,放下床和柜子,以及缝纫机和钢琴,仍然很空旷。
老公不回家,以后这间大卧室独属于她秦想想!
厕所、厨房也都是自家的,客厅专门放个冰箱就得了,冰箱里塞满菜,关起门自己舒舒服服过日子。
另外烧蜂窝煤虽然比煤气麻烦,但是蜂窝煤上大部分时间都放着一锅水,早晚用热水洗脸、洗澡、洗头发不用等待,掺点冷水进去就能洗,不用等待烧水。
至于搬煤?那是男人做的事情,她也懒得干。
他们一家三口,一个月蜂窝煤数量一百三十块的份额,约莫平均每天四块煤,一个星期要烧三十块煤,这也是很多人愿意住一楼的原因,每个月要搬一百多块蜂窝煤上楼,挺受罪的,住在家属院还好,经常有士兵帮忙把煤抬上楼,可每天扔也不方便,很重。
一块蜂窝煤两到三分钱,一个月烧煤大概要花掉两三块钱。
“就选这间了。”
“就选这间了吗?要不要再看看另一边东楼?其实三楼也不错?”
秦想想:“住三楼搬煤不麻烦吗?”
黎剑知愣了下,“也是,媳妇儿,还是你想得周到。”
“我的老婆咋这么贤惠呢?要是没有你,我这日子根本过不下来!”
秦想想:“……”你给我闭嘴吧!
“哐哐哐……有人吗?”外面站着一个三四十来岁的妇女,姓高,人长得高挑,声音也高,方形脸,大多数人喊她高大姐,丈夫是个军医,为人平日里很热心,还是个“包打听”“消息通”,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凑,整个院子里发生什么新鲜事情,她总是第一个知道的人。
也因此,也被人戏称“情报处处长”,高处长是也。
这不,家属院新来人了,情报处处长立刻出任务,前来探听情报。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我的老婆咋这么贤惠呢?要是没有你,我这日子根本过不下来!”
哎,这新来的家属竟然是个贤惠款。
第40章 惹不起 喜欢看小孩写数学题的阿姨?……
整个家属院的人都知道黎剑知那个沪市的老婆给他发了封电报闹离婚, 借着这次出差,黎同志回家一趟,大家都暗中猜测:这是会离还是咋地?
又过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