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穿成恋爱脑渣反派》90-100(第8/17页)
“是只搓背,还是……”赵商容一颗心都开始荡漾。
自从元嗣出现,为了忙活将燕国埋在豫州的暗棋都一一清除,她跟王摇霜已经很久都没有过正常的妻妻夜生活了。
眼下将王晓霜救了回来,又将燕国的势力都剪除了,肩头的重担卸下,七情六欲便开始作祟了。
王摇霜并不嫌弃大王身上的酸味,将胳膊环在大王的肩上,眼波流转,媚态横生:“大王只想搓背,还是……”
赵商容的眼眸暗了暗:“孤想,吃了你。”
随着王摇霜的嘴角有笑容展露,赵商容一把横抱起她来,双双往浴桶中去。
边上的婢女见状,纷纷识相地退了下去。
这一夜将格外地漫长,又格外地短暂。
——
两个月后,燕国传来清河王犯上作乱,弑父自立为君的消息。
不过仅数日,元嗣便率领兵马攻入燕国皇宫,杀死清河王,以储君身份登基。
当然,探子探听到的消息是,元嗣之所以能顺利登基,全靠华阴公主运筹帷幄,在清河王弑父的关键时刻,劝住了那些想要投靠清河王的朝臣,并且迎回了一直在外休养的元嗣。
元嗣虽然因为他跑去豫州,落入敌手,最终害的燕国丢失了三城,但他毕竟是储君,又有华阴公主辅佐,朝臣们最终还是拥戴了他。
燕国也信守承诺,将兵马撤到了黄河以北,而洛阳、虎牢、滑台三城尽数归还洛国。
皇帝已经派了驻兵前往三城驻守。
对立下此功的赵商容,他本来也打算重重有赏,偏偏赵商容先斩后奏,放归元嗣,外加处死了范晔,令朝中产生诸多不满的声音,为此,皇帝只得让大王回朝,拜其为大将军,入朝任录尚书事。
赵商容:“……”
你倒是贬我去广州呀!
作者有话说:
皇帝:会如你所愿的。
第95章 离开牢笼
建康是要回的, 毕竟云太妃还在那儿,赵商容得想办法将她接出宫来。
正好利用此次立功,她回到建康的第一件事便是上奏:“臣弟什么奖赏都不要, 只希望能跟阿母团聚。臣弟还找了一位女神医给阿母诊治。”
皇帝忽略她说想跟云太妃团聚的话,道:“女神医?可是燕国的那位?她在哪儿?将她接进宫给太妃诊治便是了。”
赵商容假意说道:“不是燕国那位女神医, 是一位喜欢云游天下的隐士, 她现在已经云游去了南海郡。听闻她在那边救治百姓, 深得百姓喜爱与信任, 南海郡的百姓都舍不得她离开呢!”
赵商容不怕皇帝查证,因为这件事云弘洵就十分清楚,他只需派人去问一问云弘洵, 便能得到确切的消息。
皇帝仍不死心,先是让云弘洵去请那位女神医入宫担任女医官, 被她给拒绝了。
他又派宫中的内侍去, 又被拒绝了。
第三次,他派了一名使臣替他亲自去请女神医。
可是他的“三顾茅庐”并未打动女神医。
对待这般高风亮节的隐士, 皇帝还真不好采取强硬的措施,他想办法打消大王的念头,道:“那女神医身在南海郡,离建康太远了, 朕不放心让太妃去那么遥远的地方,万一路上有个好歹怎么办?”
赵商容心中一喜, 面上却苦哈哈地道:“不若陛下让臣弟出镇广州,臣弟正好可以带着阿母去广州就藩,那要想请神医给阿母看病就容易多了。”
皇帝:“……”
赵商容虽是大将军兼录尚书事, 看似位高权重, 实则兵权一直牢牢地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而录尚书事又已经被架空成为虚衔,皇帝正愁不知道该安排她担任什么官职好。
让她出镇广州,当广州刺史也说得过去。
况且,大王擅自做主,用元嗣交换三座城池,——若是将元嗣交给朝廷来处置,势必能谈下更多城池。——皇帝和多位大臣因此而对大王产生了不满。
若是借此机会让大王出镇广州,朝中反对的声音想必不会太大。
至于广州是否有宗王出镇的价值,皇帝大可以用那边的僚人、俚人作乱,需要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宗王亲自坐镇、镇压等理由,派大王过去。
皇帝有心,赵商容有意,于是双方就此事达成了共识。
大王以大将军、录尚书事之衔任广州刺史,出镇广州,都督广州、交州两州军事!
在大王的强硬要求下,及王家的运作下,皇帝只得放云太妃出宫,允许她随同大王前往南海郡。
云太妃出宫那日,她变得十分安静。
对于宫中大部分人而言,她的安静是常态,只有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她才会疯得厉害。
但此刻出宫,她的安静让皇帝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尤其是她在上马车前,向站在宫墙之上的他投递过来的那一道眼神,让皇帝的心中生出了莫名的烦躁感,好像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正在离他而去。
“阿母!”赵商容唤了云太妃一声,她回过了头,在赵商容与王摇霜的搀扶下,上了马车,彻底阻绝了所有窥探的目光。
皇帝抿唇,直到马车远去,才收回目光。
身后,袁皇后感慨道:“愿太妃此去南海能治好她的病。”
皇帝猛地回首,眼神似狼王捕猎般凶狠,道:“用不着去南海,只要离开这座皇宫,她的病便已经好了。”
袁皇后愕然。
与皇帝成婚多年,她第一次看到皇帝如此神态面目,着实吓了她一跳。
难道云太妃的离宫,真就让他这么气急败坏?
……
让皇帝气急败坏的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云太妃的离宫,还因为赵商容搅乱了他准备招王晓霜进宫的计划。
继他下旨允许云太妃择日出宫,确定云太妃离宫事宜后,赵商容又厚着脸皮上折子说她跟王妃成婚四年都没有子嗣,想要纳王晓霜为侧夫人,希望太常寺能帮她去运作一番。
此言一出,尽管朝臣们都笑大王脸皮厚、无耻,而王儒也被气得够呛,但从诸多方面来考虑的话,王晓霜未必不能当大王的侧室。
姐妹俩都在大王身边服侍,无论将来谁人生下子嗣,她们的地位都是不会动摇的。
因此,很多士族对此都习以为常。
皇帝自然不答应,可他没有合理的理由拒绝。
总不能说他也看上了王晓霜吧?
他堂堂帝王,被传出跟弟弟抢女人,还要不要脸了?
他只好将球踢给王家。
最终王儒站出来,说清河崔氏派人来提亲,他及王晓霜已经答应了。
王儒变卦不肯让王晓霜入宫,皇帝虽恼,却也说不得什么,毕竟当初他只是动了这个念头,一切暗示都是范晔代他向王儒表述的,他本人则还没有跟王儒提过。
王儒将王晓霜嫁给崔公的孙子,两家门当户对,崔公的孙子不介意王晓霜年纪比他大、才华比他好、名气比他高,王晓霜也不在意对方刚释褐,士族们对此婚事也都喜闻乐见,最终不高兴的便只有皇帝一人。
而王晓霜以王氏女的身份嫁过去,又有大王及王妃撑腰,哪怕嫁过去,也不必担忧会受委屈。
连失两美,皇帝的心情可想而知。
马车之内,赵商容放下车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