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穿成恋爱脑渣反派》90-100(第13/17页)
法搜刮民脂民膏献给朝廷, 好早日被调离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
比如,广州大部分郡县都靠海,因此诞生了一批采珠户, 官员强征采珠户去开采珍珠、珊瑚等珍品,然后上贡给朝廷。至于香料、水果更是一样不少。
可赵商容当上这儿的刺史后, 便下令禁止开采珍珠。
以往广州地区一年要上贡一千斛珍珠, 但赵商容颁布禁令的同时,也取消了将珍珠珊瑚作为贡品。为了促进贸易往来, 她只购买一些香料、水果,还有一些中药材,作为贡品上交。
没了珍珠、珊瑚等珠宝,广州交上去的贡品相当寒碜。
但碍于刺史是赵商容, 朝廷不敢指责,只是派人来询问是不是大王治理这儿有困难。
赵商容卖惨:“困难呀!十分困难, 这儿一年四季都刮风下雨,空有耕地却收成不好,夏秋有台风、洪涝灾害, 冬天又打雷, 户外干活有被雷劈的风险。哎, 俚人又不听话,不肯上交赋税,孤快养不起孤的王国兵了,望陛下垂怜,给孤发军饷,补贴一下孤的王国兵。”
皇帝:“……”
给钱是不可能给钱的,只有靠大王自己的样子了。
朝廷大抵是看出大王是真穷,于是也不提贡品的事了。
而且皇帝还发现,自从将大王安排到广州以后,自己再也不必担心大王发展壮大势力,从而威胁到自己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朝廷的目光都没有放到广州这边来,因为北边的战事又起了。
这一次,是大洛主动发起北伐。
赵商容对颍川王死后的剧情了解甚少,但听应厘所说,这任皇帝在位二十余载,他一共发起了三次北伐之战,都以失败告终。
但那都是基于洛阳、虎牢和滑台三城在北燕手里的北伐之战,如今燕国将三城归还,这次的北伐结果还真的难以预料。
“你还知道些什么呀?”赵商容问应厘。
应厘无奈地道:“历史都被你改变了,我知道的都派不上用场了吧?况且,史书上只会提到燕孝文帝汉化改革,压根就不会提他祖先的事。我学理科的,历史不是很好。”
赵商容:“我学美术的,文化课更差。”
俩人对视了一眼。
没想到她们在这儿活成了文盲!
好在应厘有一技之长,而赵商容命好,穿到了一个宗王的身上。
赵商容对洛国北伐之事不是很感兴趣,皇帝是天道宠儿,哪怕北伐失败,也不会造成山河沦陷这种事出现,所以她还是可以在这儿安心地当她的山大王的。
不过,大抵是俚人和僚人得悉洛国现在大部分兵力都集聚在北边,他们便又蠢蠢欲动,准备生事。
在他们聚众造反之前,赵商容收到了消息。
此消息来源于与碧河交好的俚寨大势力之一的冼氏部族。
冼氏一族大多数聚集于高凉郡一带,是一个拥有万家俚人的庞大势力。
冼氏俚族还有一个特点,它推行女性世袭首领制。
因朝廷对俚人的态度多采取羁縻制度,即让俚人当郡太守,让他们管理俚人,避免俚人不服管教造反。
所以,高凉郡太守是冼氏的冼岩,而冼氏一族的首领则是上一代首领之女冼采,她是冼岩的妹妹——中原没有女子为官的制度,所以当太守的是冼岩,而非一族首领的冼采。
但是冼采虽为冼氏首领,却非常积极吸纳地中原文化。
碧河带着应厘等人到南海郡后,以经商为名,四处收集俚人的信息。
行至高凉郡时,应厘行医济世救了一些俚人,因此得到了冼采的尊敬。
在冼采的积极争取之下,碧河与之达成了贸易的共识,冼氏出售一些矿山给碧河的人开采、冶炼,而碧河这边需要支付的不仅仅是钱财,还有盐、铁等物资,同时,也要教会俚人更加先进的耕种技术。
如此过了两三载,双方的往来算得上是十分和睦,但没想到北边的战事起了,南边也要跟着凑热闹。
……
赵商容接见了冼采之女冼策,从对方的口中得知,此次准备造反的是合浦郡的俚族,他们试图联合冼氏,所以派人到高凉郡游说。
目前冼采已经竭力劝阻高凉郡太守冼岩,另一方面又连忙派女儿到南海郡来告知大王,希望大王能早做准备。
合浦郡具体来说是属于交州管辖的,但交州的军事也是由赵商容节制的,所以冼采派人来告知大王也十分合理。
大王已经明白冼采的意思了。
她作为俚族的首领,没法站在朝廷的立场来反对合浦郡的俚人,但她深知俚人打不过军备精良的朝廷兵马,所以也不希望自己人去送死,特意派人来告知朝廷,关于俚人要叛乱的事。
她想着坐山观虎斗,最好别牵连到她这一族。于俚人,她已经劝过了,做到了问心无愧;于朝廷,她也没有让族人参与谋反,保全了族人,也希望朝廷能放她的族人一马。
赵商容招底下的将领来商议此次平定叛乱的大方针:“造反之人不可放过,若是放任他们起事,则会使朝廷在这边的管控力下降,威望下跌。但亦不可牵连,避免造成更大的冲突,使得俚人团结起来对抗我们。”
这些将领里,虽然有些是她从建康带来的管理王国三千兵马的,但广州、交州还是有不少此前就驻扎在此的将领,他们早已熟悉了俚人的作战方法与能力,对付他们游刃有余。
对这样的人才,赵商容十分看重,因此宣布,此次作战若是能取得胜利,对他们的奖励只会比以往更多!
赵商容没有亲自去监军,她派出了秦鸠,让他去捞个军功,将来好找机会将他调回建康。
她来广州是为了躲避权力的纷争,但她并不愿意让身边的属吏、将领也跟着她到这边吃苦,所以,一有机会,她就会安排他们回建康去。
如今,她的身边属吏更迭,像文学陆康、大农庾释之、常侍崔膺等都已经回建康,任别的官职了,代替他们的是一群刚释褐的寒门子弟。
秦鸠因为忠心,拒绝了一次升官的机会。
但赵商容可不能因为他的忠心,就让他在此地虚度年华。
远离建康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赵商容可以光明正大地征辟官员,而不用朝廷过问。
这不,她征辟了碧河为专门替她处理文书的主事,朝廷对此一无所知,但南海郡的百姓却都知晓她是正儿八经的女官。
……
冼策在完成母亲交代的任务后并没有立马回去,她对中原的文化也十分感兴趣,尤其是见到比高凉郡繁荣许多的南海郡时,便产生了留下来学习这儿为何可以这么繁荣的念头。
赵商容没空天天招待她,便让碧河这个学会了一点俚话的主事接待她。
殊不知时间久了,竟然还引发了碧河与枕月之间的情感危机。
那冼策是个活泼的少女,跟碧河相处久了,难免对其产生欣赏之意,总是想着将她挖到俚寨那边去,将来帮助她治理冼氏。
枕月见碧河陪冼策的时间甚于陪自己,自然生出醋意。
偏偏碧河事事以公事为主,在她看来,好生招待冼策,完成大王的使命才是重中之重,对枕月的情绪便有些忽视了。
枕月心中的委屈不知诉与何人听,恰逢她看到应厘为了应对春夏之际弥漫的瘴气而忙里忙外,便主动去帮应厘的忙。
等碧河无意中撞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