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百合耽美 > 村边杏花白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村边杏花白》30-40(第5/18页)

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南方可以种哈密瓜吗?

    她点开“哈密瓜”一栏,跳出了十几种品种的哈密瓜种子,不过品种说明上写了她所处的地理位置种植哈密瓜需要大棚栽培技术。

    赵长夏:“……”

    她会个锤子的大棚栽培技术!

    就算她会,这儿有塑料薄膜这种现代化产品吗?

    算了,以她现在这种刚入门的种田水准,还是先学会如何种好粮食作物吧!虽然她很想实现吃瓜自由,但只能一步一步来。

    ——

    眨眼便到了腊月二十四的祭灶日。鹄山乡一大早便已经锣鼓喧天,家家户户也都喜气洋洋地准备夜晚将灶王爷送走的“送灶”仪式。

    曲家也不例外,不过忙里忙外的不是曲锋跟曲清江,反倒是赵长夏。——曲锋身体抱恙,很多事都无法身体力行,只能让她代劳。曲清江不怎么参与是因为祭灶有“女不祭灶”的习俗规矩,纵使是决定将家业传给曲清江的曲锋也没有违背这个习俗的打算。

    在他看来,祭灶和祭祖仪式不一样,祭祖祭拜的是自家的祖宗,有什么事情都是自家人商议,祖宗总不会因为女子祭拜了他而降祸于后人。但祭灶祭拜的是灶君,这是玉帝派下来监视人间的神仙,万一惹他不高兴,他回到天庭向玉帝告状,那来年家里便会祸事不断。

    赵长夏一开始还不清楚有这种陋习,直到曲锋交代她晚上祭灶的一些注意事项,她才觉得有些不对劲。

    照理说,她并不是曲家人,所以跟祭祖一样也没有参与祭灶的资格才对。她甚至都已经做好了祭灶任务失败的心理准备,可曲锋却让她参与到这里面来,怎么看都有点不对劲。

    赵长夏去询问曲清江,她才知道今天晚上不仅是李氏、田氏,就连曲清江也不会出现在祭灶仪式上,就只因有什么狗屁的“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陋习。

    赵长夏道:“那让我祭灶没有问题吗?”

    她是无神论者,认为灶君什么的都是不存在的,但显然曲锋跟曲清江他们父女并不这么认为,所以她才问曲清江的看法。

    曲清江扑哧笑道:“没关系,到时候灌醉灶君,他醉得晕头转向,定看不出你的女子之身!”

    赵长夏:“小娘子认真的?”

    曲清江压下笑容,一本正经地道:“我现在看起来认真了吗?”

    赵长夏:“……”

    曲清江看起来对这些事并没有那么忌讳,也没什么想法,赵长夏便不再纠结这事。

    她转头要去忙,曲清江却将她喊住,从房中拿出一双黑布鞋给她:“比之前说好的日子晚了几天,因为我有好好听你的话,晚上尽量不刺绣,为此每日只能抽出一点时间来纳鞋,你快穿上试试。”

    赵长夏依言换上,曲清江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如何?”

    “很轻便舒服,鞋底看起来也很新,不像是用旧鞋底改的。”

    曲清江笑逐颜开道:“我多纳了几层麻布,鞋帮也用了柔软不磨脚的布料。”

    赵长夏将鞋脱下,曲清江问:“你怎么不穿了?”

    “过年再穿。”

    曲清江恍然大悟,道:“今年你就将就着穿一下,来年的春节我肯定给你纳一双全新的布鞋!”

    赵长夏没说什么,但是她微微上扬的嘴角昭示了她的好心情。

    忽然,她想起新春活动的“农业农俗知识问答”自己还未参加,而曲清江刚好在,便问:“小娘子对农业农俗可了解?”

    “关于农事我知之甚少,但是农俗,我也不知道如何才算了解。”曲清江疑惑,“六月为何这么问?”

    赵长夏心想,反正接下来到年初一为止,每天都有一次机会,就算今天的答题机会浪费了,那她也还有机会调整场外求助的策略。

    她一边打开知识问答,一边道:“我对农事农俗了解不深,就想多了解了解。”

    曲清江对此十分理解:赵六月的出身确实不大可能了解这方面的事呢!

    “那你想如何了解?”曲清江问。

    赵长夏没有立刻回答,曲清江扭头看她,发现她的目光不知凝聚向何处。

    过了会儿,赵长夏才问:“好冬好年下一句是什么?”

    曲清江:“……”

    赵长夏:你别沉默啊!这知识问答是填空题,我已经在很努力地用不怎么违和的方式询问了。

    虽然答题时间只有十秒,但赵长夏并没有开口催促曲清江。

    过了五秒后,曲清江总算是反应过来了,道:“好冬好年,必定收田。”

    她还以为赵长夏要问什么难题,原来是这些谚语!

    赵长夏复述了曲清江的话,系统显示她答题成功,获得了1成就点和一个爆竹。

    系统是忘了限制场外求助,还是说规则本就是允许这样?

    不过根据系统在任务以及流动农贸市场上的种种防止赵长夏钻空子的举措来看,它的机制是相对完美和融洽的,也就是说不太可能会出现“忘了限制场外求助”这种事情。

    所以赵长夏更偏向于知识问答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让她对这些民间的农业农俗谚语等更加了解。

    为了证实自己所想,她又问:“芒种芒种的下一句?”

    “芒种芒种,样样要种,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连着两次显示答题正确,赵长夏基本确定了系统正是在让她跟曲清江或任意一个人学习这里的知识。

    回答了十几道题后,曲清江忽然笑了:“噗——”

    赵长夏回过神,疑惑地看着她,仿佛在问她为何发笑。

    曲清江说:“我发现除了喝醉酒后的六月之外,将我说过的话一遍遍地复述的六月也好可爱!”

    赵长夏:“……”

    曾经的社死往事不要再提了好不好,大家何必互相伤害呢?

    她面无表情地继续下一个问题:“一只脚难走路下一句是什么?”

    曲清江被难住了。

    倒计时还有两秒的时候,她们的身后忽然传来曲锋的吉音:“一个人难成户。”

    坐在台阶上的两个人惊觉曲锋的存在,心中一惊,立马站了起来。

    赵长夏皱着眉头,不满自己这次因为沉迷答题而分了心,没有发现曲锋过来了,也不知道曲锋是何时出现的,又将她们的话听了多少。

    “爹,你何时过来的?”曲清江有些心虚,虽然现在是大白天,可她跟赵六月也算是独处了,而且自己还给赵六月送了鞋,以她爹的眼尖程度,肯定能发现。

    “刚过来,隐约听到了什么可爱。”曲锋的神情耐人寻味。

    曲清江:“……”

    赵长夏:“……”

    虽然她们坦荡得很,可为什么被曲锋用这么暧昧的眼神一看,她们仿佛有种“幽会被抓”的不自在感?

    “什么可爱?”曲锋暧昧地问曲清江。

    曲清江道:“我在背香山居士的诗呢,就是那句‘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

    赵长夏:“……”

    听不懂,牛批就完事了!

    曲锋也没想到她这么能狡辩。为了她们的名吉,他没有计较深究。

    “爹,您怎么来了?”曲清江问。

    “来找六月。”

    曲清江知道他们有事要谈,就趁机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