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100-110(第11/14页)
买回来没来得及吃的小食被拿走,略张了张嘴,到底还是什么也没说跟了上去。
只一路走在两人后头,光闻着那香酥芋头的香气,却得不上嘴吃,有些无奈。
几人紧赶慢赶走到镇衙门,碰巧遇上杜山君从充当牢房的偏僻屋子回来,便一路进了曲花间的办公地。
“说是兖州那边的人,路过时看着官道皆铺设了红砖,一时惊奇,便派了人沿路来探查。”杜山君将手中供词递给曲花间,嘴上简练的将所得的消息说了一遍。
毕竟如今官道多为黄土夯实而成,稍富裕些的城池也不过是往黄土中加些碎石或是石灰稍加改善,像幽州这般以砖石铺路的行为实在是奢侈,路过的人会好奇也不奇怪。
“齐王?”曲花间接过供词,有些惊奇,“他如今自身难保,还有余力来幽州探查?”
齐王已被赵无欢逼得退无可退,眼看就要被拿下了,怎会突然调转矛头指向幽州?其中必有蹊跷。
杜山君答:“沉水郡王将冀州护得跟个铁桶似的,也就与咱们接壤的留县兵力稍微稀疏一些,齐王得了风声,想要绕路到留县偷袭冀州,不知怎的又盯上了咱们。”
曲花间颔首,“如此倒也勉强说得通,可他既要偷袭冀州,又怎会大喇喇的走到官道上去? ”
“想是赶路时无意间看到了,红砖路也确实醒目。”一片山青土褐之间,红彤彤的官道确实显眼,杜山君没有多想,他对自己的审讯手段还是有几分自信,基本可以确定那探子不敢撒谎。
虽他言之凿凿,曲花间却仍觉心里惴惴的,总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
穆酒见状,按住他放在扶手上的手背,宽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被盯上了,便警醒着些就是。”
“嗯。”曲花间点点头,转头吩咐杜山君,“如今是多事之秋,难保那人还有其他同伙将消息传回去,虽不知道齐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该有所防备才是。”
杜山君闻言应是,“属下回去便将民兵们召集起来,加强训练,巡逻队伍也再多加些人。”
“镇上有你和兄弟们坐镇我倒是不怎么担心,只有的村子偏远,若遇上什么事也来不及反应,你再辛苦些,往各村送些武器,集中存放,有危险时也不至于手无寸铁,另外再让村上护卫队自备上烽火堆,以备不时之需。”
诸如烽火传信这些技巧和知识,在各村青壮年轮流参加护卫队训练时都是有着重教导过的,只是一直没机会用,如今怕村民们都疏于此事,便又重新提一提。
各种事项安排下去后,杜山君一个人忙不过来,便拉了陈成和另外几位在镇衙门做事的小吏分散下乡。
渔湖镇虽只是个镇,人口却比府城还多,大大小小的村庄足有数十上百个,有什么政令下达下去很要费些功夫。
这般忙碌了差不多十日,杜山君才来汇报,说是村上都已交代过了,焦虑了数日的曲花间这才送了口气。
恰巧边城来信将穆酒叫了回去,曲花间把人送到镇外,穆酒说回去之后便派一队人马过来帮忙守卫渔湖镇,曲花间点头应是,等人走了,他回到家里一盏茶还没吃尽,外面便传来纷纷扰扰的动静。
曲花间心中一动,镇上向来热闹,从早到晚都是人流不断,喧闹声也不止,但像这般突兀的吵闹却是没有的,他走出门去,果然见小林慌慌张张的跑进院子。
“少爷,不好了!”小林来得急,说话都气喘吁吁的,“板栗村那边燃起了烽火,怕是有急情。”
“什么!?”曲花间闻言心里一惊,虽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他原本以为齐王应当是不会放着赵无欢不管转攻幽州的。
也不知道这次是不是齐王来袭,他急急走出门去,“让衙门吏员们敲锣打鼓,通知镇上和乡里所有百姓,青壮年到村仓库里领武器防御,老弱妇孺躲进事先挖好的藏身地窖里。”
为避免有一天战乱波及至渔湖镇,曲花间早就未雨绸缪让人在镇上和各村子设置了藏身点,也曾做过临战演练,不消他吩咐,得了消息的百姓们便已自发行动起来。
曲花间走出曲府大门时,街上已是一个行人也看不见了,老弱妇孺都去藏身点躲了起来,曾参与过护卫队训练的青壮年和年轻女子皆去了集合点,领取兵器等待队长发号施令。
这些年对百姓的训练以及教育在此时体现出来,渔湖镇是一个全民皆兵且团结一心的城池,哪怕没有修筑城墙,也会有无数人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将弱小的家人护在身后安全地带。
第109章 敌袭 这一击落下,杜山君只能十八年后……
镇上的百姓集结得很快, 乡里也不遑多让,曲花间骑上踏雪同杜山君一起带着民兵们出城时,附近村子的民兵已然集结完毕,在官道上等着大部队了。
几个离板栗村稍近一些的村子, 则在民兵队长的组织下先一步前去支援了。
“镇长, 战场上刀剑无眼, 您还是坐镇后方指挥吧。”
杜山君将民兵和护卫队组成的军队划分好, 一部分留守镇子防止还有其他军队偷袭, 剩下的队伍则疾行向南去支援板栗村, 安排好这些后,他策马行至曲花间身边,拱手提议。
曲花间自知去了也是拖后腿,点点头示意他快去, 杜山君得了首肯, 一甩皮鞭策马而去。
等待消息的时间总是十分漫长, 曲花间索性骑着马围绕镇子巡视了一番, 镇外空地上沿路摆上了一排排拒马,训练有素的民兵们将手中盾牌拼接成阵,后面的人则举着神兵弩严阵以待。
若真有其他队伍偷袭, 只要一路头便会被射成筛子。
即便虽敌人并未到达此处,也没人松懈半分,因为身后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躲在藏身地窖了的父母妻儿。
渔湖民兵们虽都是些没打过仗的庄稼汉, 但有穆酒在,这些年大小队长们都学了许多领兵知识和打仗技巧,大队伍出发没多久,便有一封封的战报往回传。
第一封战报传回来时曲花间便不再巡视, 而是回到镇衙门等消息。
从第一封上写着杜山君率领三万民兵抵达板栗村,到板栗村妇孺已然安全转移,再到两方人马正面对上,死伤渐起,再到杜山君领着民兵们扭转局势,渐渐包围了敌人,曲花间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接着他才恍然想起要通知已经离去的穆酒,曲花间嘱咐了两个身手好的护卫赶紧骑马前往边城,若是能追上人最好,若是没追上,也务必要把这边的消息带过去。
护卫领命而去,接下来便是焦灼的等待,曲花间不敢闲下来,只得同杜文君一同去营地里看留守的人准备干粮。
这场突袭不知道要持续多久,然至今也有几个时辰了,总不能让兄弟们饿着肚子御敌,是以从一开始,营地里的伙房就开始了准备食物。
一口口大锅底下燃着柴火,伙夫们手脚麻利的和面揉面,将平日里舍不得吃的洁白面粉撒上薄盐和白糖,揉捏成面团,再揪成一个个小剂子,随手捏成团拍扁便放到刷了猪油的铁锅中煎烤。
没有发酵直接煎烤的面饼谈不上有多松软美味,但用料扎实,又放了猪油,隔着老远都能闻到一股子油香味。
做好的面饼用筷子夹起来放进专门盛放食物的竹盒里,一个个装满食物的竹盒摞在一起,很快便凑齐了足够三万人一顿饭的分量。
接着便有身强体壮的民兵带上武器,赶车将这些食物运往板栗村。
曲花间看着各司其职,忙而不乱的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