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 花间酒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花间酒》30-40(第9/14页)

公子,不知小公子是哪里人士啊,杭州城里似乎没有姓曲的大户人家。”

    “李老爷过誉了,晚辈是冀州人士,一届小商人罢了,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公子。”

    李老爷表示不信,“谦虚了不是?,小公子器宇轩昂,一看便如顾公子一般年轻有为,岂是寻常小商小户能养出来的?”

    何况如顾惊蛰一般的一流世家的公子少爷们,谁不是眼高于顶,怎么可能据尊降贵去结交小商小户家的孩子?

    “长安确实谦虚,李表叔可知最近风靡江南的葡萄酒和香皂,皆是长安家的产业。”

    李老爷闻言,表现得大为惊叹,接着又是一番恭维,言罢又急急忙忙将二人请进府去。

    买卖田地的事谈得非常顺利,有顾惊蛰的引荐,李老爷也有意交好,很快曲花间便以十万两白银的价格买下李老爷家位于临江县城边上的三座田庄。

    三座田产大小不一,加起来足足有一万一千亩地,比市价还便宜些许。

    听说曲花间还想再买大量陈米,李老爷还表示自己夫人娘家便是做粮食生意的,差人帮忙问了问。

    那边很快回话说可以调到十万石的陈米,还问曲花间需要多少,若是不够,可以再问同行借调。

    曲花间报上所需数量,连顾惊蛰都为之一惊,但他聪明的没有追问他要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若是过于深究必会引来对方的不满。

    第37章 减租 不听人把话说完可是个坏习惯。……

    田庄买到手, 曲花间依旧去衙门登记免税,拿到了新的地契。

    这次买的是发展成熟的田庄,各个庄子的佃农也都一并跟着记到他名下,不用现找人种地, 只是庄子上的管事都是李老爷家的下人, 田庄被卖, 管事也就收拾东西回了李府。

    曲花间在杭州也没有可用的人手, 只得先去庄子上见过佃农们再说。

    马车晃晃悠悠行驶在乡间小道上, 引来许多探究的视线, 佃农们早先便被通知了田庄易主的消息,纷纷猜测这是不是就是新东家的马车,有人心中忐忑,不知新东家是什么样的人, 会不会涨租, 或是直接不让他们继续佃租了。

    若是不能继续佃租, 那他们可怎么活?

    曲花间先去了最大的一个田庄, 这个庄子占地近五千亩,佃户足足有上百户,人口六七百人, 佃农们居住的茅草屋聚落在一处,形成一个不算小的村落。

    因着现在庄子里没有管事的,曲花间便让曲宝叫来村长,让他将各家的当家人一一叫来, 村长不敢耽搁,叫上自家儿孙,分头去通知村民了。

    等人的间隙,曲花间坐在红木靠椅上, 翻看着小林从庄子书房里找来的账本。

    粗略翻了翻,曲花间心里一惊,这里的佃租竟然高达八成!

    冀州的庄子佃租普遍是五成,曲家收得低一些,才四成,就是这样,佃农辛苦劳作一年只是堪堪够糊口而已。

    不过南方粮食产量高,还能一年两熟,高一些无可厚非,只是没想到高这么多。

    一亩地两季能收六七石粮食,佃农只能自留一石多,这里头还包含了下一季的粮种,也就是说一个人至少要种三亩田才能勉强裹腹。

    若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或是想卖点粮食换钱买油盐等生活必须品的,平均一个壮劳力要种个七八亩田地。

    表面看起来,杭州佃农还比冀州佃农种的亩数要少,但是种两季水稻相当于一年要耕作两轮,劳动量也是翻倍。

    冬日正是农闲时刻,很快佃户们便聚拢而来。

    上百人聚集在一起,连呼吸声都显得嘈杂,但此时他们却十分安静,许多人面露纠结紧张之色,有人直勾勾的盯着高台上的新东家。

    尽管曲花间长得白皙俊俏,看起来也面嫩,但没人敢小瞧这位新东家,毕竟地主们不用种地,个个都白净,但心肠却大多数是黑的。

    村长粗略点了点人数,这才佝偻着腰拱手向曲花间汇报,“东家,大部分都在这儿了,没来的都是家中有事出门了的,东家有何吩咐小的届时会一一转告给他们。”

    曲花间点点头,开口道,“诸位应当也知道了,李老爷已经将这个庄子卖给了我,看看诸位有没有更好的去处,若没有,可以继续和我续约。”

    佃农们在这片土地上耕种数年,有些甚至在这里繁衍几代了,自然不会轻易离去,纷纷都摇头表示要继续佃租。

    “如此,我们便来说一说租子的事……”

    曲花间话未说完,便有性子急的佃户忍不住小声问,“还要涨租吗?再涨真的活不下去了。”

    在鸦雀无声的人群里,这道声音十分突兀,惹得人群一下子炸开了锅,有人面露绝望,有人神色麻木。

    涨租,日子过不下去,只能等死,不租,无处可去,还是只能饿着肚子等死,横竖都没有好日子过。

    曲花间无奈,撇了村长一眼,示意他安抚人群,村长还算镇定,很快便呵斥着人们安静下来。

    “我何时说要涨租了,不听人把话说完可是个坏习惯。”

    少年纤细的手撑着下巴,面带无奈,温声道。

    “我是想说,八成租子太高,给你们减去两成,只收六成,但你们自留的粮食若有多余的,必须优先卖给我,我会按照每年市场价格收购。”

    一语惊出千层浪,这下子村长的呵斥都不管用了,佃户们神色激动,互相讨论着这话的真假,有胆子大的,竟然直接问曲花间说的是真的吗,得到肯定的答案,这才发出喜极而泣的惊呼。

    人们惊讶过后,又反应过来,纷纷跪下冲曲花间磕头道谢。

    曲花间最不习惯别人冲他下跪,正想让村长发挥作用让他们不许再跪,却见村长磕头磕得最起劲,脑门儿都磕青了。

    于是曲宝出马,拿出平日管理下人的气势,扯起胖墩独有的浑厚大嗓门,大喝一声:“都站起来,再跪的加租!”

    当然后一句是玩笑话,但还是让人‘唰’地一声站起来,比跪下去还快半分。

    宣布完佃租事宜,曲花间又交代了村长,让他暂时管理村子里的事务,等待新的管事来接手。

    村长自是无有不应,处理村里的大事小情本就是他的职责,至于种地的事,佃农们都是种庄稼的老把式了,什么时候育种,什么时候插秧,根本不需要人盯着,便是上一任管事,也只是在夏收和秋收时来负责收租而已。

    而且现在还是冬日,地里也没什么事。

    这个庄子交代完毕,曲花间又跑了另外两个庄子,这两个庄子规模差不多,都在三千亩左右,佃户都是五六十户,人口也相当。

    三个庄子并没有挨在一起,路上耽搁了些时间,曲花间还在其中一个庄子上歇了一晚,好在小林做事妥帖,提前携带了寝具和洗漱用品,否则曲花间宁愿连夜回城也不愿睡别人睡过的床单。

    第二日刚回杭州城,便收到了穆酒的信,送信的亲兵辗转几地,才将信送到曲花间手上,此时被小林带着去休息了。

    曲花间南下之前就跟穆酒说通信不便,暂时不用写信了,没想到他还是送来了信,以为是有什么急事,还没走到书房,便迫不及待的拆开信封。

    映入眼帘的,是银钩铁画的字迹,分外熟悉,开头也是穆酒惯用的开场白,曲花间粗略扫完整封信,很好,没什么急事。

    就是汇报一下今年有了足够的粮食,暖和的冬衣,边军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