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30-40(第5/20页)
,织女们动作熟练地分经打纬、踩踏板机,机杼声中,不多时便有一寸布织出。与咸阳官坊产布速度相比,确实有很大的优势。安和小水穿行其中,若有问题,即刻解决。
治粟内史和少府看得连连点头,时不时聚首交流意见。
“陛下,当初做出这斜织机,我想的是让更多人能吃饱穿暖。这斜织机在我手中,怕是三年五载都无法推广全国,我愿将其进献给大秦,让大秦人人有衣穿。”
嬴政还在想昨晚辒辌车的解密呢,骤然之间被如此为民为国的一招打了个措手不及。
嬴政蓦地想到昨晚二人之间的问答。辒辌车外有什么?辒辌车有的是两个对着他的尸身抱怨的人,或者说黔首。
嬴政恍然之间茅塞顿开、福至心灵。多年前他读过的书在此刻忽然展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时的他初读此句不以为然,如今想来,这是否就是他要找寻的答案?
玄鸟在此地施展仁政、不慕名利也要为此地黔首谋得福利关心民生疾苦,有恻隐之心。
这是否也是某种求得长生的手段。
嬴政的目光越来越亮。
满室之中,除了机杼声竟然一点别的声响都没有。
“自然。”嬴政负手而立,深深地看向她,像是某种保证抑或誓言:“朕与大巫同心协力,让大秦人人吃饱穿暖。”
林凤至笑了。
在始皇帝眼中,堪比天女临凡——
作者有话说:前往咸阳倒计时。
建设大秦ing
第33章 离开织室后,轰鸣的织机……
离开织室后, 轰鸣的织机、堆积如山的布匹、织女们井然有序的作业依旧停留在初次见到如此场景的众人心中,久久震撼。
儒家博士淳于越赞道:“民得其业,则盗贼不生, 仓廪自实。”他已然从林凤至招揽妇女做工的举动中看出了儒家先贤倡导的爱民。
其余人等也多有感悟,只是藏在心中, 端看始皇帝打算如何对待这似乎很有神异的女子。
始皇帝和林凤至大部分时候都有些沉默,两个人都没想好该如何对待对方。
嬴政是因为核心问题还未从林凤至处得到答案。
他不时深深地看向前方引路的林凤至, 心中暗忖, 昨夜匆忙, 又被烟花和玄鸟虚影所震慑,一时之间竟没能问个明白。
你究竟是谁,玄鸟与你是什么关系?玄鸟此前的预言如何化解?朕是否死于非命, 朕的帝国是千秋万代还是分崩离析?玄鸟自梦中飞翔西南入你之体,是神的旨意?
最重要的是, 你,是否还能提供什么预言或者神术?
林凤至能明显感觉到始皇帝的目光时不时在自己身上停留,她思索片刻,很快就知道了其中关窍。
她思索了一晚上, 如何光明正大进入骊山还未修建完工的陵墓中,思来想去,除了少府一列的官员, 恐怕只能假托鬼神之事。虽然不清楚玄鸟究竟是什么,但能利用的一定要善加利用,万万不可固步自封。
“陛下,您觉得玄鸟入您梦中,是为何意?”林凤至在一棵大树下停下脚步,不远处是学堂中传出的朗朗书声。阳光穿过树荫留下斑驳的光电, 燥热的风也似乎褪去。
来了。
嬴政心道,所谓神明的考验,在如此突兀的时机和场合来临,能否留下林凤至,就看此刻他的回答。
嬴政挥手,众人止步不再向前,威严的帝王负手而立。
玄鸟自入梦起,无论是琅琊石刻的内容,还是第二日会发生的事情,甚至于泗水九鼎的线索都被论证无疑。剩下的是继承人的隐患和死亡体验,始皇帝内心也是倾向于真。
于嬴政而言,玄鸟入梦最大的意义,是给予他窥破生死、逆天改命的机会。他渴望眼前的大巫能给出“长生之法”的明确答案,又恐惧“天命难违”的宣判。
“朕扫平六国,裂土纷争四百载之乱世终结于朕;朕废封建、立郡县,权归中央,九州如臂使指;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行同伦,黔首始知共遵一法;驰道贯通天下,长城雄镇北疆,此非独为今世之安,乃万世立极。朕定鼎乾坤,开万世未有之基业,如何不能使玄鸟眷顾?”
始皇帝一番展示功绩的话语也是说到林凤至心坎上了。当世之人对始皇帝的决议或多或少心存疑虑和质疑,就连他的部分臣子和大儿子都不支持他的政治主张。
林凤至却是清楚地知道,大一统和郡县制的含金量有多高。
什么叫百代皆行秦法。
始皇帝死后天下大乱,胡亥崽卖爷田不心疼,可劲折腾祖宗基业,三年大秦散架。楚汉争霸,这片土地的元气缓了许久才又屹立于世界之林。
如果有可能改变,林凤至不能坐视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玄鸟入梦,乃天降大秦之祥瑞。朕日夜思之,未敢或忘。朕常怀惕厉,守此宏业于不坠。神明忧心朕之身后国本动荡,故而入梦。”始皇帝猛然直视林凤至,思及方才在织室之中林凤至给的提示,他毫不犹豫地说道:“只愿安社稷、固国本。”以求长生。
林凤至微微怔愣,心想,这才是史书之上的始皇帝。以铁血铸就秩序,以强权定义历史,是非功过皆在“始皇帝”三字的雷霆万钧之中。
始皇帝向她伸出象征接纳的手,目光如炬:“还请神使为大秦黎庶,与朕共参天道。”
“自当勉励。”林凤至回握,直言不讳:“陛下圣明,然玄鸟之灵,非常人可以驾驭。我虽有感,却也并非全知全能。陛下梦中之事,我可以解惑,但若此后有何嬗变,我不知后果。如此,陛下还愿意改变吗?”
始皇帝心道,还能有比咸鱼更悲惨的死法吗?始皇帝用商鞅的话回答了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大秦从边陲之地变为如今一统六国的大秦,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骊山帝陵乃汇天地枢机之所,到了咸阳,我必须去骊山参悟天地之机。”
“善!”始皇帝扶手称赞,本来就想将林凤至带到咸阳,他生怕林凤至反悔,快速做出安排:“阁下为玄鸟神使,做出斜织机、钢铁剑等利国利民之物,当赏千金,珠玉千斛。神使生自湘山,那便将湘山一带划为神使食邑。见神使如朕亲临。”
冯县令猛然抬首,心想自己真的攀上了一条绝好的大腿。
大秦一统之后,始皇帝坚定地推行郡县制,他没有再像战国时期那样,将土地和人民作为世袭封邑赏赐给功臣或宗室子弟。对功臣和宗室的封赏,主要体现在爵位、官职、财物和荣誉上,确保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此时所说的封赏食邑,与战国之前的封邑有着本质的区别。战国时的封邑,受封者享有封邑地的完全自治权;而始皇帝说的食邑,则是将该地的赋税交由受封者,受封者无权干预该地的行政、司法和军事。
不过,即便如此,始皇帝能将湘山划为大巫食邑,也足够让围观群众震惊。
尤其是后面还有一句,如朕亲临。
王贲本来对始皇帝迢迢奔波只为某个神异而心有不满,以为和往常所谓的仙师、方士并无区别,至多是做出了令他感兴趣的钢铁剑,没想到第一面就被漫天烟火所慑。此刻听得始皇帝封赏,心中默默点头,只觉比那自称年过七十的老头好。
起码有看得出来的真本事。
林凤至微微挑眉,谢过始皇帝封赏,转头看向一旁好奇探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