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

1、巫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1、巫(第1/2页)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嬴政一统六国的第二年,这一年他40岁。

    他率领百官,从咸阳出发,一路向东。即为巡视,也为威慑、安抚六国臣民,宣扬大秦的功德、稳定统治。这一路途径峄山,又至泰山进行封禅。

    泰山封禅,闹得并不是很愉快。秦始皇自忖要给齐鲁儒生一个进入大秦体系的机会,也为了宣扬大秦威严,要效仿前人登临泰山,进行封禅。封禅,是上古帝王受命于天的仪式。秦始皇作为开天辟地的第一个皇帝,来到齐鲁大地当然也要封禅。

    但封禅的仪式早已失传,齐鲁儒生又各自争辩,他们又拿不出一个令秦始皇满意的答案。秦始皇遂自创了一个仪式祭祀天地,封禅途中,又遇风雨。齐鲁儒生讥讽秦始皇“德不配天”,嬴政不悦,自然驱逐这些儒生。*

    封禅后,嬴政号令文武百官加强了东方郡县的管理。

    那些儒生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已经不重要了,秦始皇威慑六国余孽和宣扬大秦国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近日来到琅琊,也许是从未见过大海的波澜壮阔与幽深险阻,也许是怀揣着某种隐秘的、向往神明的心思,他在琅琊停留了。

    嬴政已经四十岁了,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体力、精力的流失。他习惯性地想要掌握一切,却不像年轻时那般年富力强。他开始力不从心了。

    他的阿父不到四十就死了,他的大父五十四岁死了。他的曾大父昭襄王虽然长寿,可天命谁又能知晓呢?

    即便是坐拥天下的皇帝,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也同普天之下的每一个寻常百姓一样畏惧。越是拥有权势的人,面对死亡越是畏惧。

    秦始皇如此,此后许许多多的君主也不能免俗。

    嬴政想要长生的心思并不掩盖,也无需掩盖。自古以来,手握权力富贵的人谁不想长生?燕昭王、齐宣王、齐威王,不都追求长生和神仙方士吗?去年,他就已经开始接触神仙方术的思想。

    他手中握有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力,无数人会为了他的青睐、为了他能赋予的权力而前赴后继。他才在琅琊停留没有多久,手下人投其所好献上了一位名为徐福的方士。

    嬴政有点兴趣,听说那徐福似有仙缘,在茫茫大海中驾一小舟也能返航。他还自称自己见到了海上的神仙,海上天边那如梦似幻的蜃楼便是乘入海上仙山的工具。他在海上往返多次,若不是神明垂怜,又怎么会得知海中有三座神山,甚至连神山的名字都牢牢记住。

    始皇在海边居住几日,也曾乘船在无尽的大海上航行,尽管并没有多远,他也被大海的浩瀚和广阔所震撼。尤其是夜晚的海洋,无边无际的黑暗笼罩下恐惧滋生。徐福在海中来去自如,还不算是有仙缘吗?

    听闻此人研究阴阳五行,还擅长医术,不知同夏无且谁更胜一筹。

    出行在外,嬴政当然让医者同行。

    嬴政近来想在琅琊建个琅琊台观望大海,又觉得琅琊是个风水宝地,他着丞相王绾协同治粟内史调三万户徙琅琊。这些迁来的黔首,将免除赋税十二年。琅琊东南有一山名郎山,琅琊台就预备修在那儿。*

    想到此处,嬴政内心昂然,畅想琅琊台建好后自己日夜观海,手下却诚实地批阅奏折,他在竹简上挥墨写下一道道政令,心下感慨一番毛笔的好用,不愧是他的心腹大臣蒙恬献上的好物。

    他一日要批阅一百二十斤的竹简,此次东巡也不例外。出巡在外,他也要掌握天下的大小事,所谓“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正是如此。

    赵高悄无声息地上前,更换掉始皇手中的竹简,将批阅完的竹简放到铁权称重。他盯着上面的数字,毕恭毕敬地道:“陛下,今日您已批阅一石奏章公文,可否要歇息?”

    烛火噼啪作响,有宫女上前,拿起烛剪,拨弄油灯中的烛芯,让灯火越发明亮。宫女悄无声息退下,低头顿首站在墙边,犹如一道影子,察言观色,随时等待上位者的吩咐。

    嬴政快速地阅览一遍文书上的内容,心中有了成算,下笔就更快。听见赵高的问话,他无可无不可。

    赵高侍候始皇多年,体察上意是他在众多竞争者中杀出青云路的秘诀之一。他向后使了个眼色,立时就有宫人上前,侍女跪坐下给嬴政按肩捶腿缓解疲劳,其余人等安静又有秩序地撤下奏折文书案台。

    赵高见始皇眉目舒展,上前说道:“陛下,今日下边儿献上一条大鱼,滋味鲜美。膳房将其做成了鱼脍,陛下您看?”

    嬴政闭目养神,感觉肩颈处的酸涩滞胀被一点点疏通。嬴政想,年轻时他批阅公文不会耗到夜深,身体也很少酸痛。

    思及此,嬴政心中不悦,嗯了一声。

    赵高躬身行礼:“唯。”

    下一瞬,一群宫人井然有序地鱼贯而入,不多时,始皇面前已经摆放好了一桌美食。

    金灿灿的青铜器皿盛放着片得极薄的鱼片,一旁的小鼎内烤肉散发着香味。梳仙髻,贴五色花子的侍女掀开冰鉴的盖子,里边是时令的水果和浆饮。

    眼见始皇不自觉多用了些鱼脍,赵高心下安定。自泰山封禅后,始皇帝心情不大愉悦,饭食也用得较少。来到琅琊直面大海的波澜壮阔后心中烦闷渐少。

    如今秦并六国不过两年,天下尚未归心,陛下一路东巡,除了震慑之外,未尝没有检阅当地官员是否能担大任,是否推行了秦制的心思。一路上虽有些小波折,但总体来说,嬴政对治下臣子的能力还算满意。

    膳食用毕,赵高毕恭毕敬地捧着一个锦盒,赵高将其掀开,一枚红色朱砂金丹静静躺在盒中。

    始皇掀起眼皮淡淡地瞧了一眼。

    赵高心领神会,立刻着人给始皇送水服用金丹。

    金丹下肚,始皇闭目体味金丹的效用。一股灼热自丹田升起,嬴政只觉疲惫顿消,他的精力、他的智慧仿若又回到了最鼎盛的时候。

    嬴政倏地睁开眼,那是一双威严的、闪烁着精光的眼睛,仿若能看穿世间一切虚妄,在一片乱麻中揪出最致命的一点,然后——斩草除根。

    赵高永远被这样的始皇帝折服、震慑。

    是夜,星光漫天。

    一颗流星落入秦始皇梦中,化为玄鸟,眺望西南。

    -

    林凤至睁开了眼。

    林凤至闭上了眼。

    她捂着胸口在心里呐喊,这是什么啊?为什么会有披头散发满脸彩纹的人围着她跳舞啊?好怪,再看一眼!

    火把的光源随着舞蹈移动,这回林凤至看清楚了。对方脑袋上插着色泽鲜丽的羽毛,衣服宽大飘飘欲仙,嘴里嘀咕着她听不懂的话语。

    像是在做什么神圣的祝祷。

    林凤至忽然和其中一人对上视线,那人惊喜上前,头上色泽艳丽的尾羽随着她的动作震颤,她抓着林凤至的手,温热的体温伴随着稍显黏糊的触感传过来:“巫!巫醒了!”

    所有人都停下动作,惊讶又不乏喜悦地注视着林凤至。

    人群之中忽然爆发出欢呼。

    “巫!我们有巫了!”

    “太好了!我们有救了!”

    林凤至呆愣茫然地被女人握着手,她稀里糊涂的被这些人欢欣雀跃地围起来。他们手拉着手,唱着她听不懂的、具有神韵的歌谣。她感觉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明明是语调语音与她认知中任何一种语言都不相符的话,为什么她能听懂?

    林凤至闭上眼睛,急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