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170-177(第4/9页)
开业了。”
一月后,眼镜店正式开业。
眼镜店的店长以及员工最低需要中学毕业的文凭,或者夜校结业证书。
毕竟还是要稍微学过一点物理的,才能理解眼镜的核心原理。凸透镜放大物体,可以矫正老花眼;凹透镜缩小物体,可以矫正近视眼。
并且判断度数、看视力表,也是要专门学习和培训的。
辛临便在当日迫不及待地去了眼镜店。
店员非常专业,全程微笑服务不说,还问辛临喜欢什么样的镜框。正好辛临的度数有现成的老花镜片,不用等着预定。
辛临左看看右看看,选了个深色的。
他原本看东西要隔得很远才看得清,如今将那老花眼镜一戴,顿时欢喜起来:“此物甚好,此物甚好啊!”
这下都能看清了,他可以亲自看两个孙儿寄回来的信了。
辛临买到眼镜以后没有着急走,而是在门口张望了一下。
上月《黎县月报》才科普了眼镜与眼保健操的重要性,今日倒是有许多人带着孩子来。
当然还有几个老者像他一般来配老花镜。
辛临戴上眼镜,便在门口对着看热闹的人说这眼镜有多么多么好,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眼镜店请的气氛组。
辛临十分享受戴上眼镜后的清晰感,在门口左右张望,竟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辛临与林绛互相对上目光。
他瞧着林绛这番打扮,便知他今日是低调出行,因此只称呼他为郎君。“郎君怎在此处?莫不是也要更换眼镜?”
林绛摇摇头:“辛老误会了,只是想来看看有多少人都和我一样得了这近视眼。从前安京只有我一人戴眼镜,这下眼镜店一开,戴眼镜的人也会多起来。”
辛临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确实确实,方才就瞧见几个老者戴着老花镜呢。”
林绛并没进去,而是选择和辛临一样站在门口。
不知道的,还以为眼镜店请了一老一小来迎宾了。
林绛如今不愧是戴了眼镜的人,他发现门口有几个学生模样的女郎,似乎正在犹豫。
“这眼镜好像很贵唉,就算是检查度数也要钱吧。”
“可是你不是说你觉得这段时间看东西变模糊了吗?你没看报纸上说,若是放任不管,以后视力会越来越差的。”
小女郎还是有几分犹豫,毕竟她家中就是普通百姓,光是让她读书就已是一笔开销。这笔钱她不敢和家里人说。
若是说了,阿娘和阿父一定会说他们挣钱很不容易,一个什么眼镜就要这么多钱。
她不想要听这样的话。
于是她犹豫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算了吧,我多做做眼保健操就是了。”
“几位小女郎且慢。”林绛出声道。
小女郎们眨了眨眼睛,疑惑又好奇地看着林绛。
“原来这就是眼镜啊,戴在眼睛上竟是这样的。”
“中间的镜片果然是玻璃所制的呢。”
林绛方才已听清了这个小女郎的犹豫,便指了指那个近视的小女郎:
“小女郎可是因为钱的事情所以不愿意配眼镜?”
近视的那个孩子捏着斜挎包,颇为不好意思地点头:“配眼镜,很贵的。”
林绛笑了笑:“无妨,你进去配眼镜便是,这账,记在我头上。”
小女郎与几个同行的孩子因为惊讶瞪大了双眼:“啊?”
近视的小孩先是惊讶了几秒,随后非常迅速地拒绝了:
“不行不行,这笔钱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我还是个学生,无力偿还。谢谢郎君的心意,但是我不能接受。”
林绛想了想,又说:“你们是安京小学堂几年级哪个班的?你先进去配眼镜。这钱我会告诉你们班主任和校长,以后你有了能力赚钱了再还给我,算作是借的。”
“算借的唉,阿惜,要不要考虑考虑?”
“对啊,你若是不戴眼镜,以后会越来越近视的,到时候眼睛看不见了怎么办啊。”
被唤做阿惜的小女孩纠结思考片刻,说出了自己的班级和年级:“多谢郎君好意,我将来一定加倍偿还!”
为了让小女孩放心,林绛还特地说道:“明日你大可去找你的班主任和校长问问,看看这钱我是不是通知他们了。”
说完就让自己身边跟着的小厮带着几个小女孩进眼镜店了。
辛临这时才上前,见周围没人,低声道:“世子心善。”
林绛推了推眼镜:“我从之前高度近视这么多年,深知近视没有眼镜的痛苦。若是我小时候便有了眼镜,能够加以干预,也不会变成如今这样。这些孩子年纪尚小,他们还有干预的机会。”
辛临理了理自己的胡子:“幸好陛下登基了,一切都还不算晚啊。”
林绛回到家中后,过了好一会,那小厮才回来。
“世子,那小女郎的眼镜已然预定了,过几日就能拿到。那眼镜店的人说孩童每年都要去检查度数,若是度数涨了就得换。奴已告知眼镜店,这小女郎的费用以后都由您承担。方才也去拜访了小学堂的校长说明此事。”
林绛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如今技术发达了些,他的镜片也稍微变薄了一些,不似开始那么厚,框架也更轻薄。
再加上橡胶的鼻托,比他刚戴眼镜的时候不知要舒适多少倍。
然后林绛就开始着手准备画画。
林绛如今觉得自己画技已大成,也想同慕容博博一样去大学堂当个美术西席。
故而他最近都在画各种画作,就等着到时让教育部尚书以及林肆观摩。
只要他们同意,他就能去大学堂教他们画各种花花草草了。
真是想想就令人兴奋呢。
第174章
范迎第一次觉得时间过得这样快, 她竟已经是个大二的学生了。
物理系和化学系就如同医学科一般,在大一的时候就去工部的科学司参观过,有时实操课也是直接去科学司上的。
科学司的两位技术员似乎对范迎颇为满意, 问她毕业了愿不愿意到科学司来。
对此范迎还未想好, 如今大学毕业的出路很多,能当西席、能从基层做起当小吏、物理科和化学科的学生也能留在工部。
范迎只回复自己再考虑考虑。
如今大二,科学司那边便交给物理科和化学科一个简单的科研课题。
需要两个学科的学子各自分组, 然后两两组队完成。
至于课题, 则是根据操作流程制作出一支简易的竹制硬笔。
材料上课时会发放,到时会看哪个组做出来的竹制硬笔最好。
范迎看了看操作流程,很快就搞清楚这个简易竹制硬笔的原理是什么。一个中空的笔杆作为墨水仓, 通过毛细作用将墨水从笔杆持续输送到金属笔尖。
需要制作的步骤也不少,分别有笔尖、笔舌、笔身与笔帽这四样。
最后将这四样组装起来, 再灌入调制好的墨水即可。
看起来好似简单,其中笔尖的制作非常繁琐。不光要将金属片剪成一个小铲形或菱形,还要用工具轻轻敲打,使其形成适合书写的弧形。
随后便是最关键的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