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150-160(第8/14页)
产量最多的地方,有个就地取材的好处在,这两处地方的水泥路铺的是最快的。
如今县衙招百姓做事也很好招,横竖都是要算工钱的,又不似以前,说起徭役那是家家户户都害怕。
铺路这一事百姓也能得好处,故而干起来格外卖力。
官道是最好铺的,毕竟比起巷子和州县里的人口密度少很多,铺完之后盖上涂了橡胶的防水布,就是雨天也不怕。
说起这橡胶,丁水觉得这真是个好东西,州县的牛车换成了橡胶轮胎,百姓都说坐起来很舒服,完全没有以前那种晃动感。
官道铺路,丁水作为知州,每隔几日都会去看。
如今大安剿匪计划圆满完成,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官道来往的人也多了些。
丁水在心中想了想,这物流体系早晚得到西广路来,这西广路的镖局他得全部派人去谈才行。
物流体系主要是满足百姓的寄件与寄钱的需求,在原来的驿站基础上做改良。
古代没有物流,驿站专为朝廷和官员服务,普通的百姓想寄个东西送个东西,要么选择镖局,要么选择熟知的人进行私人委托。
封凌以前就靠私人委托混一口饭吃,虽说她脑瓜子看起来不灵光,对于看路记路却是很精通的。
镖局的价格昂贵,若不是大的物件以及有钱的人家,哪里能请得起。
梁年下发的文件意思,便是将镖局们全部并入到物流体系当中。
至于如何说服这些镖局的人,那便是知州和县令需要做的事了。
物流体系一口气全部开通当然不现实,林肆与梁年先选了安京所在的京畿路与相邻的津北路做试点。
*
赵淳家的赵氏镖局是祖传下来的,传到他这里已是第四代。
但赵淳觉得这镖局恐怕要毁在他手里。
镖局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其一是押镖送镖价格本就昂贵,他们的回程没货基本就是空跑,这费用自然就高。
如今陛下登基,百姓们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山匪的扫荡工作也在稳步进行,便有不少人觉得花这个钱,不如自己辛苦点去送货。
再加之镖局这个东西总归不是官方的,总有些人想占小便宜,多收钱,或者偷偷拿值钱的货物,多有扯皮。
赵氏的镖局已一个月没接到单子了。
上个月好不容易有一商人来问,结果一看他们押货的板车没有橡胶轮胎,顿时就有些嫌弃。
“你这没有橡胶轮胎,一路上想必是颠簸得很啊,我这货可经不得这么折腾,万一在路上碎了怎么办?”
赵淳为了留住客人,解释:“郎君,如今官道都是水泥路,平稳得很,就算不用橡胶轮胎,也不会像以前那般晃得厉害,保准您家货物不会出问题。”
富商想了想,最终还是摇头。“我还是不放心,我这批货都是玻璃制品,万一碎了那可亏大了。”
赵淳当然知道橡胶轮胎好,可是换橡胶轮胎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他如今资金很是短缺,家中还有孩子在读书,将来若是考上大学堂,那都是要钱的。
赵淳接不到生意,镖师们也拿不到什么工钱。
直到赵淳决定将镖局解散,解散的前一日,他将镖师们约在一起。
“这镖局如今是接不到生意了,我想着不如早日放你们出去干别的活,如今日子好过,只要肯干,总饿不死。”
镖师们不是十几岁的年轻郎君,又没在夜校读过书,也是唉声叹气。“如今好一些的工作都要夜校毕业证书,我们几个空有力气,怕是只能去当守门的了。”
几人没钱也买不起酒,只能将将就就地举了几杯白水喝。
其中一镖师还特地问。“这水是凉白开吧,生水不能喝的。”
赵淳颇为无语。“这是自然,如今家家户户谁还喝生水,不要命吗!”
几人喝完白水,都忧愁未来怎么办。门被敲响了。
赵淳去开门,只见是一郎君和一女郎。
二人开门见山说自己是白直。
赵淳小心翼翼地问两位白直来镖局有什么事。
“我们也不说废话了,如今上头要搞物流系统,镖局要收归给朝廷进行管理,你们谁是这家镖局的负责人?你们若是还想留在物流体系做事,那便可以留下,想去别处做活的也可以走。”
赵淳的脑子一下子就蒙了,他点头。“我。”
赵淳一个劲地拍脑袋,也没懂这收归给朝廷管理是什么意思。
“二位大人麻烦稍等,我是个粗人脑子笨,我能否让我家娘子和女儿一起来听,我女儿读中学堂上学期,很聪明的。”
赵淳的娘子和女儿来得也很快。
赵淳都听不懂,镖师们更是听不懂了,一群郎君就这么在赵淳娘子石雁,以及女儿赵鸣晨的身后,试图理解四人的对话。
交谈过后,石雁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她觉得,这镖局归了朝廷管是好事啊,以后便是朝廷给镖局的人发工钱了。
因得镖局的人都有送货的经验,这才考虑将他们收编的,否则全部解散了,朝廷大可另外招人。
石雁与自家女儿赵鸣晨嘀咕了两句,又转过头和赵淳说了几句话。
一堆人围在一起商商量量的,最终将这件事定了下来。
白直拿出细支炭笔在纸上登记,而后留下一句话。“过段时间会让你们集体进行培训,识字是必须的,若是不识字,这物流体系是做不了的。”
镖师和赵淳一听这个话,在屋子里头转来转去。“这要识字,还要什么培训,我哪里学得会啊。”
几人培训完后,才深觉这套体系的方便之处。
比如这批货物要从津北路到潼川路,若是以前,那便是要镖师一路跟着走货,跨越两个路。
但是若是用这套体系便不必,因得在中间有物流点,物流点会根据上面的地址转送到下一个物流点,如此便方便快捷了很多。
培训结束后,赵氏镖局正式改名为大安物流。
赵淳接受的不光是物流知识的培训,更是十分折磨他的微笑服务,不光微笑服务,还有口号要念。
第一个来的是一个富家娘子,她带着好几个婢女,已将东西打包好。
她的女儿在安京读大学,她总是担心女儿衣裳不够穿,故而隔三差五就要去派人或者自己去一趟,给她送东西。
这送一趟东西的麻烦程度简直超乎她的想象,去安京需要的文书实在是繁琐。
这日听闻白直们的宣传,她才想着来这大安物流试一试。
赵淳立刻上去热情迎接,“娘子,可是寄东西?”
富家娘子点点头。“我听闻白直宣传,说是这东西能直接送到收件人的手上?”
赵淳如今经过了培训,已然是一个合格的派送员了,他微笑道:“安京城内也有物流点,只要您将联系人和地址写对,那便是能送到的。”
富家娘子点点头。“我送安京大学堂。”
“送大学堂那更方便了,大学堂校门口就有物流点。”
大安物流的寄件收费是按照货物、距离与克重来收费的。富家娘子这次只打算试一试,故而寄的衣裳并不算重,整体算下来才不到三十文钱。
便宜得令富家娘子咋舌。
她派人去送,一日的餐费就不止三十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