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140-150(第6/14页)



    林映眨了眨眼睛,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需求。“陛下,我还是想读书。”

    “现在知道叫陛下了,行,那送你去上幼儿园。”林肆扫了她一眼。

    “什么是幼儿园?是读书的地方吗?”

    *

    各地招募出行海员,有经验的有限,至于没有经验的也能报名,但是要经过测试。

    各州各县的白直都给百姓宣传。

    张英因得当年没去成部曲队,心中一直耿耿于怀。

    如今虽是在盐矿工作,每月钱不少,但是这海员,他就想去试试。

    于是他便和有意向的去的听白直讲。

    张英听得认真,说是这一去可能得一年半载,若是有工作在身的,算是停薪留职,回来也能继续上班,让大家好好考虑,考虑好了过两日再报名。

    白直一走,张英便和有意向的百姓讨论。

    有的人本是来问问,一听要一年半载甚至更久,立刻就打了退堂鼓。

    有的人则是思考半天,想到要离开家人那么久,也有些退缩。

    张英一边思索一边往家里走,不知道要如何和父母开口。

    他的阿娘许三春如今已是盐厂的大班长,家中其实并不缺钱用,估计不会允许他去出海。

    但是张英没办法忘记自己被陛下的部曲队如何救下的。

    之前的部曲队伍招募他年岁未到,后头到了年岁,父母又死活不让。

    如今又招募海员,他是铁了心想去。

    许三春从盐厂下班回来,一回家就听到这个噩耗。

    她当然不允许,如今日子这样好过,家中人人都有工作,干嘛去当这个海员!离家一年半载的,还要出海,那么危险的一件事。

    张英和许三春解释:“白直说了,海的另一边有新大陆新国家,我就想去看看那新国家什么样。”

    许三春急的团团转。“我的儿啊,那什么新大陆新国家和你有什么关系啊,等那船队回来了,咱们自然会知道的。”

    张英这下固执了起来。他往桌子上一坐。

    “我就要去。”

    许三春因得这件事,上班的心情都不好,同事都能看出来她情绪不佳。

    张英因为这件事正和她闹脾气呢。

    张英也有工作,许三春又不能将他关在家中不让他出去。最后只能妥协。

    张英兴冲冲的去报名,发现整个陵州报名的人都不少。

    好几人都念叨着说什么新大陆很是稀奇,要去看看。

    甚至还有中学堂的学子偷偷来报名结果被自家阿娘揪着耳朵抓回去的。

    那学子走之前还在叫喊着什么他要亲眼见证新大陆。

    张英报完名回家,就发现自家阿娘已将自己穿过的衣服整齐叠好,旁边的阿父拿着一块木头正在雕刻着什么。

    张英:?

    “阿娘你这是在做什么?”

    许三春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还不是你非要去参加这出海的船队,我同你阿父商议了,万一你有去无回那可如何是好,到时候这些东西都要准备,这人讲究落叶归根!”

    张英一下子明白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你们想什么呢,海上丝绸之路好几年之前就在谋划了,陛下花费这么多时间和人力物力,怎会是冲着有去无回去的,我仔细问过了,那航线和去的国家都是选的最平静的海面,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张父这才收了雕刻的手:“当真?”

    张英无奈:“你们不信我,总信陛下吧!你们觉得陛下会让我们有去无回吗。”

    许三春这下理智了些,擦了擦眼泪。“自然是信陛下的。”

    第145章

    范迎的运气不好, 没能赶上最后一届中学堂毕业就能考公务考试的机会。

    学堂里上一届的师兄和师姐们欣喜若狂,至于他们这一届,则是有些愁云惨淡了。

    范迎天生乐观派, 她安慰自己。

    大学堂可是在安京, 那可是大安的国都,她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安京呢。

    她的同桌则是面露愁容。“你说得好听,若是没考上大学堂还怎么去安京。”

    昨日西席宣布了大学堂的诸多事宜, 以及目前开放的六个专业。

    大学堂的名字也定了下来, 就叫安京大学堂。

    范迎将这些全都记得清清楚楚,回去转述给范利以及宋盼听。

    宋盼依旧是那套说辞,“你怎得不早出生两年。”这次比起上次更多了些真情实感, 毕竟她早个一年还真能把范迎生出来。

    这政策一年一个样,做官的难度是越来越高了。

    至于范利只能安慰范迎。“现下你只能努力考上大学堂了, 就是当西席,那也是西席科的人才有资格。”

    范利和宋盼给范迎就规划一直都是这样,首选是做官,其次就是做西席。

    西席又稳定,教书育人的地位也高。

    如今两个选择都要考大学, 也实在是没办法。

    不光范迎家中关起门来说话, 如今在黎县家里但凡有孩子的,都到处打听这大学堂到底怎么一回事。

    范迎家隔壁住的是一户外来富商, 也是家中有人陪读来的。

    一家人便提着些蔬菜瓜果上门了。

    宋盼当然不收。“你们这是做什么,都是邻里邻居的, 进来坐进来坐。”

    富商家的儿子和范迎不在一个班, 但都属于中学堂上学期的孩子。

    中学堂应得只有一年半,故而分为上下两个学期。

    富商笑着坐下,直奔主题。“今日来找范郎君和宋娘子, 也是想大家一同商议商议,这安京大学堂的事。”

    宋盼回话。“我们也是正在商议呢,这政策一天一个样,这又要考大学堂,只怕难度比考中学堂难许多。”

    “说是叫高考,想必难得很啊。”

    范利说不担心是假的,从小学堂到中学堂的考试就有很大一部分人考不上来。他在技术学堂教专业课,最为清楚了。

    也不是说技术学堂不好,学了一门手艺确实能过活。但是谁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往上走呢。

    富商又说。“这六个专业,想必医科报考的人最少。”

    这一点宋盼点头认同,学医定然是不如别的科吃香的。学医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于是富商大胆发言:“依我之见,有可能这医科的分数线划的最低,倒时实在是没办法,可以先报医科,进了安京大学再说,他没规定学了医就一定当大夫啊。”

    范利和宋盼对视一眼,无声地交流。

    这做生意的脑子就是精。

    “所以,这专业并没那么重要!只要能进了大学的门槛,顺利毕业,一切都好说。”富商夫人也如此觉得。

    范利开口:“这农学竟也开设了一门专业,不就是种地吗?”

    宋盼想了想。“定然是哪里不一样的,读了书的,种地都种的更好呢。”

    富商也正准备说农学这个问题。“是这个道理,但是去学农学专业听起来多累啊,其他的专业一听就只需要在教室里上课就好,这农学专业听起来是要下地的,我儿吃不了这个苦啊。”

    宋盼尴尬一笑。“这就只能看到时候划的分数线了。”

    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