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130-140(第10/12页)
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陵州。赶上了最后几个名额,全程合理合规,哪里有门路?造谣也要讲究证据吧,还是你们觉得左尚书给我王家开了后门?那你们大可去举报。”
这事情抬上了高度,几个嘴贱的小郎君反而慌张了起来。
“我们可没有这个意思,走了走了,真是倒霉。”
王漾方才的对应沉着冷静,让几个密友羡慕。
她们眼冒星星,“漾漾,你方才真的好厉害,就好像跟着陛下来安京的那些女官一样。”
“对啊对啊,果然读了书就是会变得不一样吧。”
“漾漾,你方才那样好像梁相,真的颇有几分气势在,我上次偶然见到一次梁相,心中钦佩已久。”
王漾一下子不好意思,“我怎能与梁相相比!你们的当真是在折煞我。”
听完了这番拌嘴趣事,林肆的点心也正好吃完。
林肆正好和王漾等几个小女郎一起出店门。
王漾余光看撇到林肆的侧脸,再然后是她的背影。
“漾漾,你看什么呢?”
“对啊,不是说去你家给我们讲书迷会的事情吗?”
“对啊,你不是说书迷会可有意思了。”
王漾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方才的女郎给人的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具体是什么她也说不出来。
她回过神来,“没看什么,走吧。”
往外走了几步,林肆才慢悠悠地说:“查查方才那几个小郎君是哪家的孩子,警告一下他们注意家教。”
郭自郭寒点头:“遵命。”
林肆回过头看了一眼几个准备回家的小女郎。
如今安京的女郎都有这般觉悟和见解,等以后读了书的女郎越来越多,这个世界最终会向着她期望的样子发展。
第139章
慕容博博这些年来经历离奇, 从贵族再到黎县养马场,随后自己在闲暇之时用炭笔画画,因画得好, 还被召入安京。
在熙河路, 胡人很是常见,甚是还有胡人和汉人通婚后生下的孩子。
但是在安京就不一样了。
安京出现一个胡人可是很稀奇的事情,而且有些人消息落后, 都以为胡人在那场大寒中没熬过来呢。
慕容博博对那些奇怪的目光见怪不怪, 他今日要去世子府上教导世子作画。
慕容博博最初入安京,是因为黎县那边发现慕容博博画东西画的惟妙惟肖,便将这事层层上报了。
最后拿到林肆手上一看。
这画技确实不错, 有点素描的意思。
林肆从系统里搞了本素描绘画大全给慕容博博,让他自己好生琢磨。
慕容博博便整日在安京苦练画技,
林肆就安排慕容博博来安京画人体结构图,备着给医学院做培训。
当然,这期间慕容博博也画别的,比如花鸟,街景等。
偶尔也在街上摆摊画人像。
收的价格不高, 主要是锻炼自己的画技, 且一天只画几个人。
而今教导世子作画,能在教导别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林绛如今已完全沉浸自己自己的艺术世界中, 他很珍惜现在能将东西看清楚的机会,故而他格外的爱画风景。
尤其是他宅子里的树。
林绛眼睛看不清的时候, 绝大多数都是在自己的屋子里待着, 而他的屋子里的窗户正对着这棵树。
他一直都是模模糊糊的看着这棵树长大的。
林绛将这棵树上下左右,正面侧面,各种角度通通画了个遍。
慕容博博斟酌着询问, “世子,这棵树已将各种角度都画过了,不如画些别的吧。”
林绛抱着炭笔不肯撒手,“既已将各个角度都画过了,那为何不改变一下思路,画叶子,画枝干,画树根呢?”
“好吧。”
画画间隙,林绛问起慕容博博还会在安京待多久。
慕容博博摸了摸脑袋,“这便不知道了,陛下只说让我好好磨炼画技,好好教您画画,别的还未说呢。”
林绛语气瞬间变得兴奋。“那便太好了,等这棵树画完,慕容西席再教我画花园里的花吧,那么多朵花呢,我要一朵一朵的画下来。”
慕容博博:
当然,此刻的林绛并不知道他会在后世被评为抽象派画技第一人,并且他的画这些植物会成为博物馆的文物。
*
自从玻璃被烧制了出来,林肆就一心惦记着海上丝绸之路。
卖给南诏和西平那点体量才多少?若是能开辟海上丝绸之路,那些其他国家的人自己过来进货,那便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因此除了造船,港口的修建也提上了日程。
水泥需求大,水泥厂的工人们干的热火朝天,每个月一结工钱,拿在手里那是欢欢喜喜。
西广路石灰石多,就开设了好几个水泥厂。
九月,正是炎热的季节。
阿久拿着自己昨日发的工钱,正在吃食摊子上熟练的比划着。
吃食摊子上的人对于黢黑的山民,嘴里说着奇怪口音的汉话,亦或者直接比划的场景已是见怪不怪。
水泥需求大,工序多,不管是运石头敲石头以及后头的活都需要人,而且最好是力气大的人才好。
这些住在山上的山民自然就成了严玄清和丁水的劳动力。
在语言不通,且这些山民只知道一昧地换吃食的情况下,他们二人用了好长的时间,才取得他们的信任。
随后又用了更长的时间,让这些山民愿意下山干活。
水泥厂全是体力活,基本不用带脑子,这些山民们做了几日,便很快上手。
山民不认识铜板,最初发钱一个劲的摇头,只想吃东西。
县里的白直拿着钱,亲自带他们去吃食摊子买了食物,如此几次,这群没开智的山民才搞懂钱的用法。
由于山民们的特殊性,不适合月结工钱,他们的工钱是日结。
毕竟只要一拿到工钱,这群山民们就去吃吃吃,一定要将钱花光吃饱才好。
阿久付了钱,眼巴巴的盯着端上来的三碗汤饼。
山民的食量普遍都很大,一个人吃个两三碗是常事。
阿久很喜欢在山下的日子,山下的食物实在是太好吃了,一旦吃惯,谁也不愿意吃以前那没滋没味的食物。
阿久刚吃完一碗,只见另外两个山民在摊子面前付钱。
这两人他是认识的。
是阿米和阿文。
阿米是个女郎,女性山民负责选石头,而男性山民则负责运石头和敲石头。
阿米是这三人之中年纪最长的,起初她也是和阿久一般拿了工钱就去吃饭,然后剩一点,买些吃的带回山里去。
她家中还有一个年迈的阿婆,阿婆年纪大了不能下山来做活,需得她买吃食回去。
现在山上凡是能动弹的都下山来做干活了,阿米也是下了山才发现山下的世界如此精彩,他们精心制作的弓箭以及各种打猎的工具在这里简直和过家家没有区别。
阿米对着阿久用山话说道:“阿久,工钱不要每日用完了,要留一些存起来。”
阿久吃的头也不抬:“阿米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