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110-120(第8/14页)
身上吊死吗!”
“阿姊有工作又是大班长,女儿又中学堂毕业,和离了过的不要太舒服好吧。”
蒙诺这才满意,自言自语道,“看到大家都支持和离,那我就放心了。”
蒙诺出了书迷会,正打算去食肆试试新菜品暖锅。
她昨日吃烤肉的时候,那店家便说如今天气凉了,会推出暖锅来吃。也是县主同款。
蒙诺对林肆别的不说,但对林肆的这些同款美食,那是一万个肯定。
然后蒙诺就看到了一个熟人。
其实她对这个熟人的记忆并不深刻,还是大宸那边传来消息说要她放人的时候她才记起来自己的书房还有这么个抄书的。
那时蒙诺还特地回忆了一下张代的长相。
这不是长的平平无奇吗。
看来不是要过去当男宠的。
如今再见张代,蒙诺很自然的说了一句。“好久不见呀。”
公主二字在张代嘴里转了一圈,“女郎安好。”
二人在食肆走廊相遇,周围有人,但不多。
蒙诺似笑非笑:“没想到还能在这碰到你,我当时就很好奇,你到底有什么能耐,能动用这么大的面子。”
张代讪讪一笑。
他能有什么能耐,全靠抱师妹大腿啊!
就在他思考怎么回答之时,窗外传来了一阵幽幽地声音:“你们在说什 么?”
蒙诺身边的婢女被这声音吓了一跳,蒙诺的护卫则是快速进入备战状态,直接掀开窗户就跳了出去。
婢女惊恐道:“女郎,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都市传说吗?”
侍卫很快就回来。他摇摇头:“窗外没人。”
蒙诺的脸色这下也变了。“那方才说话的是?”
蒙诺这下逗弄张代的心思也没了,她往身后左看右看,快步走进了包厢。“走快些,别让脏东西跟上了,我怎么这么倒霉。”
蒙诺发誓自己回到南诏一定要找大祭司驱邪才是。
封凌这才从窗户翻了进来,“师兄,方才那个漂亮女郎是谁啊?”
张代头疼:“县主不是让你不要装神弄鬼吗?”
封凌委屈:“我没有啊,是那个侍卫自己轻功太差,他找不到我我有什么办法。”
第116章
晏生光发现最近与他交接情报的人变了, 比之前都要小个两三岁的样子。
晏生光对林肆的体系不太了解,故而也只是好奇的看了两眼。
人人都叹晏生光从熙河路回来一趟以后改了性子,不光不玩物丧志, 早朝时还认真得很。
对此晏生光表示, 间谍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他如今每日忙的很。
上朝的时候要将太子与群臣的话记在脑子里,最近林肆还对他做出了指示, 如果可以, 尽可能在总结上将那句话是那个臣子说的也给细分一下。
晏生光从前只知吃喝玩乐,家中又是书香世家,这辈子遇到最大的挫折便是去熙河路请林肆和亲。
他哪里知道这些?
他从前也看过些话本, 上面写的探子一般都是一句话,或者一句暗号。
他还以为很轻松呢, 甚至他第一次去还颇为精简的就写了一句话。
然后直接被打了回来,说他写的不规范,得按照格式来。
晏生光疑惑:“什么格式?”
到了如今,晏生光已十分熟练,他先是写标题。
标题是日期加上朝议主要内容。
随后首行空两格, 这是他第一次学到的规矩, 如今已习惯。
最近上朝太子与百官的神情都略微轻松很多,因为这两年粮食收成在逐渐增加, 国库在慢慢充盈。军饷也是能发的起了。
军队最近也在操练,准备一举将卓正初打败, 再夺回地盘。
至于林肆, 大家都默契的没有再提,只说将卓家那逆贼杀了再说。
唯有那安和,因得被梁年讽了一句当年殿试一事, 日日孜孜不倦的说林肆大逆不道,让太子一定小心。
林猷已听得有些烦。
卓正初和林肆都是大逆不道的人,但目前显然卓正初比林肆更需要铲除。
毕竟卓成初不光放言要杀光皇室,还说当年那些判案的官员他都记在心里,一个都不会放过。
这件事是与整个大宸的政治系统为敌。
晏生光第一次记谁说了什么话时,还记的不是那么牢固,故而在情报里记不清的都写存疑。
一开始存疑一大片。
到了现在,他已能将谁说了什么话完美的复刻下来,只需在心里给这些官员们分门别派即可。
安和,典型的恨县主党,只要从他嘴里吐出来的话,每一句是好的,成日里不是说县主不好,就是骂梁年。
看起来对梁年是纯恨的样子。
辛御史,偷偷告了病假在熙河路治好了病,说话中立并且偏向县主,一般安和说的过分了都会忍不住怼两句。
王侍郎,只知道说太子三思,不管太子说什么都是太子三思,老油子一个。说的话没太大记录意义。
陈侍郎,美男计失败后就失了太子的宠爱,故而每次上朝也不敢再有什么提议,反正太子都不会听。
写完情报,晏生光落款上自己的名字,随后照常出门。
至于另一边,卓正初的消息也传来回来。
林肆与梁年看着两份情报,互相看了一眼。
林肆:“如果能用最小的代价,拿下最大的利益,自然是最好的。”
梁年沉思道:“卓正初是个十足的逆贼,若是他杀入安京,我们再尾随其后,主持大局,便是稳妥了。”
林肆对此表示赞同。
“那就先让卓正初大闹特闹一场吧。”
*
今年冬天对于段高兴和吕云英来说一点也不冷,因为他们买了棉布和棉花,制了两件棉衣穿在身上。
不光如此,吕云英还在街坊邻居哪里买了毛线的手套和围巾,早上上工的时候戴上手套,围上围巾,就跟多穿了一件衣服似的。
天气一冷,便有那还没活做的女郎和妇人们自己组队去买羊毛,买回家搓成毛线,用木签子勾成手套和围巾,买的人还不少。
吕云英下班回到家里,喝上在蜂窝煤温着的热水,便急忙告诉丈夫。‘今日我们作坊早晨开大会了,说是过段时间县主会有大动作,让我们相信县主,跟着县主走。”
段高兴将声音放低。“县主所说的大动作,莫非是?”
吕云英也将声音放低,“我也觉得是。”
“我们自然是跟着县主走的,若不是县主,我们哪能活到现在。”
段高兴和吕云英就是乱世之中最简单的百姓的缩影,他们可不管什么当权者是不是篡位来的,只要谁让他们吃饱,他们就认谁。
虽说二人都猜到了这所谓的大动作是什么,但两个人却没有之前那么慌张和慌乱。
他们知道,就算有大动作,那百姓的生活也是不会受影响的。
这大动作一事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来,百姓们的情绪倒是比林肆还高涨。
更有甚者,一个县里的人组队跑到陵州来,也不做别的,就趁着夜深人静摸到训练基地去,将那些县里的百姓筹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