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80-90(第6/15页)
技术学堂铁匠专业的院长,陶阳辉是副院长,二人教学生都是亲力亲为。
铁匠专业的学生与木匠专业的学生都一样,只要在校期间好好学习,拿到及格的成绩顺利毕业,那就包分配进作坊,直接是工人有活干。
丁蒲捧着一杯熟水一边喝一边等赵安和陶阳辉下课。
三人决定在黎县的小食肆约个饭。
现在若是熙河路哪个地方最富,那非黎县莫属,从前的黎县还只有早食摊子,如今都有食肆了,而且生意还不错。
现在许多人都觉得做饭累,麻烦,干脆就在食肆吃个便餐。
在一些寒门和商人带着孩子来黎县读学堂以后,这种风气更甚,尤其是商人。
黎县现在没有空宅子卖给他们,他们就租一些破旧的空宅子,花些钱请人修缮一下,勉勉强强住下来。
屋子窄,奴仆们的户籍在熙河路又要重新登记,没办好不能带过来,一些人为了赶着给孩子熟悉环境,先到了黎县来。
这样一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商户郎君和娘子们只能带着孩子天天外头吃。
三个人来到食肆,这周围已坐上了好几桌,都是一家人带着小孩,隐隐约约还能听到什么光复门楣就靠吾儿/吾女之类的话。
点好菜和熟水。
丁蒲率先开口,“我这次回来是来和你们技术学堂谈合作的,木匠专业那边我明日再去,今日我们三个先叙叙旧。”
陶阳辉举起熟水杯子,“我今日也要和你说一件事,你这段时间不在黎县,所以不知道,我呢,下半年便要成亲了。”
丁蒲瞳孔地震,“什么时候的事?”
陶阳辉拍了拍赵安结实的手臂,“不光我,赵安也相看了女郎,这不是响应县主的号召,自由恋爱吗。”
自由恋爱是这个月报纸的专刊,其中的观点就是反对盲婚哑嫁,鼓励年轻女郎和郎君多多互相接触,也就是即所谓的相亲。
不过成亲的年纪依旧没变。
陶阳辉难得羞涩:“我们就是县主号召的自由恋爱,不是相看的,是我拜师铁匠家的女儿,那时候她就对我有意思,觉得我上进,好学。”
丁蒲这才恍然,“是啊,我们跟着县主来到熙河路都六年了,也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了。”
陶阳辉调侃,“你前日去相看的女郎如何?”
赵安沉默了一下,“她觉得我话太少了,还问我是不是哑巴。”
陶阳辉和丁蒲被赵安这句话逗的哈哈大笑。
丁蒲嘴角的笑意正咧开,一声饱含震惊的声音就劈头盖脸砸了过来:“丁蒲?!你、你怎的在此处?!你没死!”
丁蒲浑身一激灵,循声扭头——眼前这位胡子拉碴、眼珠子瞪得溜圆的壮汉,可不正是当年他的铁匠师傅吗。
想当年,他可是捂着心口,一脸家中有八十老母病危的凄惨模样,说一定要回去,结果自然是一去不复返,杳无音信。
丁蒲都把这位给忘了,谁能想在这碰到。
丁蒲眼珠子一转,正想着如何编造借口,却见那郎君拉着他的手:”“ 我的小徒儿,你竟没死?我当时以为你出事了,交了那么多的拜师费,却没学几门手艺,我想你定不是跑了。”
丁蒲:
“我当时确实遇到了一些事,好在我吉人有天相。”丁蒲干咳两声,努力挤出一个劫后余生的笑容。
那铁匠又瞧见赵安和陶阳辉,“这不是赵院长和陶院长吗?”
赵安和陶阳辉很清楚丁蒲的性格,都不用猜便知道怎么回事,二人帮丁蒲圆话都圆了半天。
这位曹师傅是他们请来给学生讲课的,当时也不知道还有这一出。
将那位师傅哄走,几人吃完饭,才寻了个地方谈正事。
赵安难得主动发言,“以你的性子,这般主动,莫非是要开打了?”
丁蒲摇头,“不是。”
陶阳辉:“连我们你都瞒着?”
丁蒲:“真不是,是我给自己找点事干,若是又被安排去做体力活那可怎么办。”
丁蒲拿出自己绘的图纸,“我想先做几件给部曲部队试试,看他们觉得哪些好用。”说罢,便指着第一章 图纸,“其一就是这火药箭,此物制作起来颇为简单,只需将火*药放于油纸包覆,绑于箭镞后方,插入引火线,射箭前点燃即可。”
赵安和陶阳辉连连称奇,“此物好,可焚烧对方粮草啊。”
“其二便是这火球,这个就用到铁了,还有这个突火枪,这个制造出来要难许多,要摸索很久,近期是赶不上了。”
赵安挠了挠头,“我怎觉得这一个个都好使的很,那其他地方的人都还是用刀剑呢。”
丁蒲:“这可不一定,县主说了,咱们没有马,全是步兵,若是不在武器上下功夫,只怕打不过。”
三人研究讨论一番,还是决定先做最简单的火药箭。
在林肆治下过惯了好日子,再让他们回到大宸治下,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三人都感叹,“县主可千万不能输啊。”
*
部曲队也打算扩招一波,南双南乔当主考官,想要报名的自愿参加。
这部曲说是部曲,但众人也都清楚,这就是去当兵。
若说是从前的府兵,那都是没办法征去的,但现在给林肆当部曲,倒是大家都抢着去。
原因只有一个,待遇好啊,每日都能吃到肉啊!
结果部曲的招聘告示一出来,识字的县衙在上头读,下面的人通通傻眼。
“部曲还要夜校的毕业证书啊?要求如此严格。”
“你当日日都能吃肉的日子这么容易过呢。”
“我不是读书识字那块料啊,原来还打算报名的,现下看来还是算了。”
“我瞧你昨日还信誓旦旦的说不管如何,一定要进部曲队呢!”
“昨日是昨日,今日是今日。”
“好想吃肉啊。”
“那你去读夜校啊。”
“我哪有那个闲工夫。”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原来有地心思全都消散了。
毕竟读夜校要费时间,还费钱,识字还难,有这功夫不如多种地呢。
聂从冉今日轮值休息,他听闻夏季收获了棉花,纺织作坊纺织了棉布,他眼巴巴的等着去买。
家中的两个妹妹早就心心念念穿不扎人的新衣裳,三个人攒了小半年的钱,终于是在今日全款拿下棉布一匹。
聂从冉抱着棉布从告示牌路过,看得从前认识他的人分外眼红。
“这当部曲才多久,都买得起布了!”
“咱们去问问,为何当初从府兵挑选人去部曲的时候,就不要求读夜校呢,这聂郎君从前也不识字的啊。”
聂从冉抱着棉布,老老实实回答,“当时是未要求,但是后面还是上了课要识字,还要考试呢,若是不及格,那就不能留下来了。”
几人这才作罢,死心放弃。
聂从冉继续抱着布回家,他满心都想着给两个妹妹一个惊喜。
“你们瞧,我买什么回来了?”
聂从雁两眼放光,“是棉布,不是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卖吗?”
聂从冉扬了扬下巴,“我每日下班都去纺织作坊门口蹲守,这可是陵州纺织作坊产出来卖的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