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60-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60-70(第8/14页)



    有的没上夜校不识字的,就让旁边的人给念。

    众人抬眼望去,出声道:“第一名,文兰娘,200分!”

    “这200分是满分吧,一分没扣啊?”

    “这是谁家女儿,这么厉害?”

    “文家那个,他娘子在纺织作坊上班,家里还有两个小的,你不记得了?”

    “这是真厉害啊。”

    “阿姊,你是满分!”月娘垫着脚,一脸崇拜的望着兰娘。

    周围全是对她夸奖的声音,搞的她有些不好意思。

    从小到大,她从未被父母夸赞过,也就是到了学堂以后,才被西席夸,被同学夸。

    而现在,她被好多陌生人夸,原来被许多人夸奖的感觉是这样的。

    大家惊讶完了第一名,又往下看,第二名石头,197分,第三名徐言,196分。

    “石头我知道!那个纺织厂石班长的阿弟。”

    “这不康娘子的儿子吗。”

    “石头小时候那么调皮,现在也是出息了啊。”

    “第三名的徐言是?”

    “就前几年来县里的胡人,那个眼睛特别大的小娘子。”

    “记起来了记起来了,那时候他们连汉话都不能说呢,现如今也考第三名了?”

    众人说着都很羡慕康竹青一家,现在是两个孩子都出息了。

    这放榜,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比起升学分数线,许多家长和孩子更关心那技术学堂到底过线没。

    众人往下看,却发现没有分数,只写了技术学堂合格的名字。

    有人看到名字开心的大喊,“我考上了! 我考上了!阿娘,我考上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考上前三名了呢。

    “我名字在这呢,太好了,吓我了怎么放最后一排,差点以为没过。”甘安拍了拍胸口,他方才吓的要死,他若是技术学堂都没考上,那才是真的完了,他一定会被阿兄暴打一顿的。

    对于百姓来说,技术学堂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只要好好学,毕业了直接进作坊就有工作。

    要知道在古代,铁匠木匠都属于祖传手艺,以前可是被世家垄断的呢。

    江娘子与她丈夫王郎君不识字,只能问自家儿子:“考上没有啊,这上面有没有你的名字?”

    王家儿子已看了三遍,技术学堂的合格名单上根本没有他的名字,他只能缩了缩脖子,小声说:“没没有。”

    一家人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此次考试前三有一笔丰厚的奖学金,算是林肆对他们的鼓励,也让黎县的百姓知道,让孩子读书是有好处的。

    石头看到成绩松了口气,与他估分的分数相差不大,幸好没狂妄自大说199或者200,不然可就丢大脸。

    康竹青看到石头第二名,高兴的差点跳起来,她既替石头高兴,也替兰娘高兴,也替徐言高兴。

    三个都是她认识的。

    康竹青又往下头技术学堂合格名字看了一圈,都未看到隔壁的名字。

    果然没考上,康竹青想。

    回到家,康竹青终于可以畅所欲言,“你今日想吃什么,阿娘都给你买。”

    石土也附和,“对对对,不管是羊肉还是五花儿,只要你想吃,今日不管多少钱都给你买。”

    “我待会去学堂领奖学金和毕业证,我用奖学金买,我买些肋排回来吧,阿姊爱吃。”

    “好好好,我儿真是长大了。”

    夸完了石头,康竹青又忍不住说起隔壁,“这次技术学堂都没考上的有几人啊?”

    石头回忆了一下,“不多,不超过十个反正。”

    石土:“这技术学堂都没考上的,确实不是块读书的料子哈。”

    石头说了句实话,“那是没认真学,那些题又不是说多难,平时只要认真听了不至于技术学堂都考不上。”

    兰娘在学校领了奖学金,第一名有足足半贯钱。

    兰娘已不是以前的兰娘,她现在学聪明了些,她先是将一百文递给左莜,表示暂时放在这里,算是升学以后的学费,以防万一,剩下的才拿回家。

    还剩下四百文,她也不会全部上交,自己留了两百文,打算时不时的给自己和月娘买些肉吃。

    只要阿娘和阿父不满,她都不用搬出县主,只需要说出左西席的名字,他们瞬间就能老实。

    兰娘揣着钱来龚静秀的摊子上买肉,这是她第一次来买肉。

    龚静秀的女儿步伊也过了升学的分数线,兰娘平时没少帮忙讲题。

    龚静秀死活不愿收钱,还是兰娘硬塞,“您就收了吧,也让我试试用自己挣的钱买肉的滋味。”

    龚静秀这才愿意收钱。

    收了钱,她问兰娘,“兰娘,升学以后你有想过做什么呢,升学以后的选择可多了呢。”

    兰娘含蓄的笑了笑,“大概先从白直做起。”

    左西席与听雨西席同她聊过,从白直做起算是在基层锻炼,将来有的是机会提上来。

    龚静秀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步伊信誓旦旦地说。

    她要学医。

    龚静秀愁啊,她家女儿怎么想学这个呢,升学毕业以后那么多的选择,西席,管事,白直。

    怎么就想去学医呢。

    学医多辛苦啊,要背的书那么多,到时别人都毕业了,她还在医院里学呢。

    龚静秀甚至搬出学医要解剖尸体的事情来吓步伊。

    谁知道步伊完全不为所动,“阿娘,我从小看你杀猪,怎么会怕解剖尸体呢,都是骨头和肉,对我来说没有区别。”

    龚静秀:这倒也是。

    步伊上前一步抱着龚静秀的手撒娇,“阿娘,你就让我去学吧,我想学医,我真的想学。”

    第67章

    寒潮有火炕, 棉衣可抵御,粮食短缺尚有土豆红薯充饥。

    但唯独这瘟疫,林肆将书中的症状写了下来交给祝时溪, 到现在才终于有了判断。

    古代出现过的瘟疫有四种, 鼠疫、伤寒、天花、瘴疫。

    各自的症状皆不相同。

    但《烽火逐鹿》的作者显然没在这方面仔细考据,导致寒潮时期的瘟疫又像伤寒,又像瘴疫。

    也许是为了圆回来逻辑, 还真让祝时溪找到了此病的名称。

    祝时溪称此病为伤疫。

    祝时溪带着唐行, 手里拿的是五更天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古籍医书,对着林肆款款而谈。

    上面的字写的密密麻麻不说,甚至都没有标点符号, 林肆看的有些头脑发胀。

    林肆听也听的昏昏欲睡,“应该用什么法子来治?抗生素?又或者是别的?”

    祝时溪这才停了, 说:“用黄莲、葛根,外加陈醋服用,可治,病从口入,主要是因为污染的水源和食物传播。”

    这倒是实话, 寒潮让百姓颗粒无收, 为了生存什么都吃,自然也不会将水烧再喝。

    说起是瘟疫, 但绝大部分人并非因瘟疫而死,而是营养不良, 没能抗住。

    林肆松了一口气。

    幸好是可控的。

    确定了病因, 以及治病的法子,准备工作就好做许多。

    从外面大量收购葛根以及黄莲,再烧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